春--- 文艺复兴的颂歌 课件(25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春--- 文艺复兴的颂歌 课件(25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7-03 15: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你能描述春天的感觉吗? 春暖花开 , 春风拂面 , 满面春风 , 春光明媚 ,
春华秋实 , 春晖寸草 , 春回大地 , 春兰秋菊 ,
春色满园 , 春深似海 , 春意盎然 , 枯木逢春 ,
鸟语花香 , 莺歌燕舞 , 雨后春笋 , 姹紫嫣红 ,
繁花似锦 , 百花盛开 , 万木争春 , 万紫千红 ,
和风细雨 , 欣欣向荣 , 东风送暖 , 春风宜人 ,
草长莺飞 , 百花争艳 , 百花齐放 , 百鸟争鸣 …… 文艺复兴的
颂歌《春》重点:理解作品与文艺复兴所倡
导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关系
以及作品的形式美。
难点:了解作品中神话人物的象
征与寓意关系。作品取材于当时的著名诗人波利希安的寓言诗———一个早春的清晨,在优美雅静的果林里,端庄妩媚的爱与美之神维纳斯位居中央,正以闲散幽雅的表情等待着为春之降临举行盛大的典礼。她的右边,动人的美慧三女神身着薄如蝉翼的纱裙,沐浴着阳光,正携手翩翩起舞———“美丽”戴着人间饰物珠光闪耀,“青春”羞答答背过身去,“幸福”愉快地扭动腰肢,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她们一旁的是众神使者———身披红衣、带佩刀的墨丘利,他挥舞神杖,正在驱散冬天的阴云。在维纳斯的左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头戴花环,身披饰花盛装的花神弗罗娜正以优美飘逸的健步迎面而来,将鲜花撒向大地,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而维纳斯上方飞翔的小爱神,蒙住双眼射出了他的爱情金箭。作品展示了充满着春的欢欣的众神形象,这种对于人性的赞美,具有非凡的美感。但在那些庄重而自信的形象里,总不免带着画家内心深处所埋藏的一种无名的忧伤。 众神的信使墨丘利美惠三女神小爱神丘比特西风神赛非尔尚未变形的花神 克罗丽丝花神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介绍作者: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文艺
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在
他的全部创作中,有相当多部分采用的是
古希腊与古罗马神话题材。蛋彩画:
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用蛋黄或蛋青调和颜料绘成的画。多画在敷有石膏表面的画板上。盛行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为画家重要的绘画技巧。蛋彩运用在壁画上称为湿壁画,有不易剥落,不易龟裂,色彩鲜明而保持长久的特点。 “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在14-16世纪的欧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复兴。实际上,这一时期并非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艺术简单的复兴,而是由于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引发的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对于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的束缚,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欧洲的科学、文化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这一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美丽”、“青春”、“幸福”的美惠三女神,这是一组最为生动、优美的人物形象。她们姿态绰约,且走且舞使人感受到她们修长均匀的腿不是在地面上行走,而是在舞、再飘。你能说出画中人物与春的关系吗?作者通过对罗马神话中唤醒春天的诸神的富有想像力的描绘,
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寓意。 形容维纳斯女神从爱琴海中诞生,风神把她送到岸边,春神又从右边急忙迎来,正欲给她披上用天空的星星织成的锦衣,纷飞的鲜花加强了这种诗的意境。画家处理这个场面时,把美神安排在一个极幽静的地方,背景是平静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维纳斯忧郁地站在象征她诞生之源的贝壳上,她的体态显得娇柔无力,对迎接者以及这个世界似乎缺乏热烈的反应。它告诉观者,女神来到人间后对于自己的未来,不是满怀信心,似乎充满着惆怅。维纳斯这个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期艺术家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惊惶与不安。 古代希腊人想象中的维纳斯,是成人般地从海中诞生的,即生下来就是个少女。 文艺复兴时期其他艺术大师的作品西斯廷教学在顶画是米开朗琪罗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最大杰作。它分布在教堂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整个屋顶长36.54米,宽13.14米, 平面达480平方米,实际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乃是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椅中圣母》是拉斐尔一系列圣母像中最精致的一幅作品。在这一作品中,一位善良、和蔼的母亲取代了神圣、庄严的圣母。她像普通的母亲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抱在膝盖上,静静地用脸颊亲着孩子,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的一片温情。据说这一画中的圣母的形象,是拉斐尔根据自己的恋人弗尔娜丝创作的。拉斐尔通过对恋人的描绘,创造了理想美的典型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红与蓝两大鲜明的色块之间,恰好是小耶稣的位置所在。小耶稣的衣服是黄色的,《西斯廷圣母》为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这幅作品塑造了一位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圣母决心牺牲自己的孩子,来拯救苦难深重的世界。画面像一个舞台,当帷幕拉开时,圣母脚踩云端,神风徐徐送她而来。花神原为希腊神话中的女神芙罗拉。意大利人把每年的 4月28日至5月3日定为花神节,在节日期间人们欢聚在一起尽情地嬉戏乐,人们用各种鲜花来装饰自己和动物,环境也布满花草,集会时有花神出现,往往是手持鲜花的年轻貌美的女子装扮。  达.芬奇(1452-1519) 他把科学灌注于艺术思想之中,在解剖学、透视学、明暗法构图学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树。主要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自画像》等。
  米开朗基罗(1475-1564) 在文艺复兴画家中,他是最擅于通过人体肌肉的描绘来传达情感的画家。主要作品有《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最后的审判》等。
  拉斐尔(1483-1520) 吸收佛罗伦萨画派与威尼斯画派的长处,形成独有的优美秀雅风格,擅于以世俗化形象描绘宗教题材。主要作品有《雅曲学院》《大公爵圣母》《椅中圣母》(奥尔良圣母)等。文艺复兴三杰佛罗伦萨画派 形成于13世纪末,以乔托为奠基人,是意大利最大的艺术流派。   15世纪产生了进一步学习古典、彻底抛弃中世纪传统的革命性变化。其盛期的众多画家都继承、发扬了马萨乔首倡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传统,着重空间透视和人物的坚实造型,呈现出白花齐放的景象。   15世纪中期以后,随着佛罗伦萨工商业的停滞和贵族势力的加强,文艺复兴出现低潮,佛罗伦萨画派也随之衰退,最终,样式主义的流行宣布了佛罗伦萨画派的结束。 威尼斯画派 形成与15世纪后期,繁荣于16世纪,开创者是贝里尼。   色彩是威尼斯画派的灵魂,一代色彩大师提香的作品,画面绚丽、人物健美,在西方艺术中树立了新的典范。   16世纪后期,佛罗伦萨等地的文艺复兴逐渐沉寂,而威尼斯画派依然保持繁荣,这与威尼斯城市的政治独立性有关,但也归功于威尼斯画派本身的魅力。色彩鲜艳、富于乐天情趣的威尼斯画派一直倍受青睐。其偏重色彩、注重感觉的特点,对日后一切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艺术家都具有启发意义。 请选择正确答案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般指:
2、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是:
3、以下这些画家是文艺复兴时期成绩卓著的画家,但被称为“三杰”的画家是:
4、《春》的作者是:
A、13 - 14世纪B、15 - 16世纪C、17 - 18世纪A、法国B、意大利C、德国A、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B、提香、乔尔乔涅、勃鲁盖尔C、丢勒、荷尔拜因、扬·凡·爱克A、提香B、波提切利C、拉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