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花的学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认“荒、笛、罚、假、裳”5个生字,正确书写“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像,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像。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按要求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好,向你们打听几个人,好吗?(好呀)那你们可要实话实说喔。认识易烊千玺吗?(认识)认识王俊凯吗?(认识)。 那认识李白吗?学过他的什么诗? 认识金波吗?读过他的什么作品? 认识泰戈尔吗? 《飞鸟集》是谁写的?(师相机出示资料介绍泰戈尔),古住今来,有这么多杰出的诗人及儿童作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来自印度的诗人泰戈尔,共同学习他的优美散文《花的学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预习任务 我们先来看看第2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 (1)正确认读本课的5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用“____”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能够将学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指名读预习任务。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 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 (课件出示) 第一关:汉字大本营。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新词,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获得“写字之星”。 第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 第三关:智慧少年。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智慧少年”。 (一)汉字大本营 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出示预设的带拼音的词语(还可在黑板上补充学生认为难读的词)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衣裳 猜出 扬起 双臂 能够 放假、互相、狂欢 落下、所住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 注意读准平舌音“猜”,翘舌音“裳”,后鼻音“荒、狂、扬”。 “假”是个多音字,本文读“jià”,组词为“放假”,还有一个读音是“jiǎ”,组词为“真假”。(相机出示课件)齐读 (3)(出示去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读,齐读。 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落 荒 笛 舞 狂 罚、假 互、所、够 猜 扬 臂 (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加一加:“艹+洛=落”“?+由+笛”“犭+王=狂”。 换一换:“霞”把“雨”换成“亻”就是“假”,“杨”把“木”换成“扌”,就是“扬”。 猜谜语:“舞”的谜语是“四十年隔别,惟一夕相逢”。“带角的虫子”就是“触”。 扩展组词 :“荒山 降落 足够 猜谜 手臂” (2)联系前置性预习要求,同位互批练写的生字。 出示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二看写规范了吗?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3)汇总错别字:请将同桌写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有重复的错字便不再写。 (4)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 “落”:上面的草字头要写宽一些,横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洛”。 “荒”: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是“芒”,不要在竖折上再多加一点。 “舞”注意中间是四竖,不宜写长,要写短一些,下面的部分右面不是“牛”。 (5)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请同桌授予“写字之星”,送上第一颗五角星。恭喜大家。继续勇闯下一关。 (二)阅读展示台 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出示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再练练,读出自己的感受。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好难读的句子。(课件出示预设的句子)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展示读书成果,并抓住关键词语谈淡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预设:诗歌的语言好美,花儿好可爱!) (三)智慧少年 1.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生字词,能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而且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 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四人小组内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 班内交流。 根据发言,师在黑板一侧板书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课文中学习。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花真的有自己的学校吗? 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4)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四、总结提高,交流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小能手”? 2.师总结:语文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去读、去画、去思、才能获得真知,课下请同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出示字词,分男女读词。 上课前,咱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字词吧。 出示生字 路旁的花儿可真美啊,连生字们都忍不住躲进美丽的花朵里了,咱们去找找它们吧。开小火车领读。 出示词语 看到花上的蝴蝶那么可爱,生字带着好朋友躲进了蝴蝶的翅膀里,再来呼唤它们的名字吧。 2、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这些花儿这么地漂亮,怪不得蝴蝶和生字词们围着它们转。你们知道吗,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妈,有自己的学校呢。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校》。 (板书:2、花的学校) 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真的有自己的学校吗? (3)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4)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过渡语: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已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像充满了童真童趣。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自由朗读,想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花儿的欢乐和热闹的氛围?(一、二、五、六自然段) 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预设:雨水的浇灌,让花儿们开始快快地生长) 师:(出示句子: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听过雷云的轰响声吗?谁来模仿下?(是的,轰隆隆)“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咱们来听听大自然的交响曲吧。(点击音频) 雷声里裹着雨,雨里夹杂着风,此时——(出示句子)“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一读,说说看,有什么感觉?(风儿就像调皮的小孩子,轻快地走着,还吹着响亮的口哨) 师:运用这种拟人的手法让我们读来真是倍觉有趣呀。谁能模仿东风吹吹口笛?指名模仿表演。 师:能把你的这份惬意洒脱送进句子中来读一读吗?请你来读一读第一段吧。 师:阵雨滴答,口笛嘹亮,大自然的奏鸣曲真有意思,一起来读一读。(齐读第1段) 师:像听到了风儿雨滴的召唤一般,(课件出示第二段)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地跳舞、狂欢。 齐读 师:花儿们都开始干嘛呀?(相机板书:跑出 跳舞 狂欢 ) 师: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 师:“跑出、跳舞、狂欢”通过这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花儿的心情怎样?(开心、雀跃)猜猜看,它们为什么这么开心欢畅呀?(预设:下课了,它们尽情享受自由;下雨了,它们尽情地享爱甘甜的雨滴,让自己更茁壮地成长) 师:在作者的笔下,这些花儿们就像你们一样:活泼、可爱、美丽、昂扬向上)(相机板书:美丽 活泼 可爱 向上) 师:如果你们现在就是一朵朵美丽可爱的花儿,在六月的阵雨中,你们笑着跳舞,尽情地狂欢,那你们可能在想什么、会说什么?你们会跳着什么样的舞蹈呢?引导学生自由想像说一说。(预设:我可能会大声欢呼:“雨滴雨滴,再多下一点,让我多汲取营养,长得更快一些; /我的心里别提多开心呀,我会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跳摇摆舞,随风摇曳自己娇美的身姿。) 这一段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无比欢乐)那请你带着这份快乐来读一读第二段吧。(根据回答指名读出相应的感觉) 来,花儿在邀请你们这些小伙伴啦,一起加入它们开始狂欢吧。(齐读第二段) (出示三四段)指名一生读三、四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的学校长什么样呀?谁会是它们的老师?它们上课的情景是怎么样的?老师为什么要让花儿罚站? (预设:和我们的学校一样,“花的学校”有桌椅有讲台,“向日葵”老师给它们上美术课,教它们妆扮自己,用美丽的容貌装点大地;树根老师给它们上生活课,教它们怎么汲取营养、尽快成长;“鼹鼠老师”教它们学外语,学会跟风交流、和雨聊天;如果花儿上课不认真,偷偷地和小蚯蚓聊天,老师就会批评它们,让它们站在墙角反省一下。) 学生可以大胆想像,用自己的儿童语言来进行描述。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你们可真是富有想象力呀,花儿们的校园生活听起来可真是缤纷多彩!当然,他们也和你们一样,期盼着愉快的假期呢。(课件出示)“雨一来,他们就放假了。”谁来雀跃地读读这一句。 师:为什么说雨一来,花儿们就放假了?(雨水的浇灌让它们汲取营养,长得更茂盛了,一夕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泥土,写得很有情味呀) 师: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咱们也能当当小诗人,照样子写一写花儿们的生活吧:(出示题目)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 ,蒲公英飞过,他们( ) 学生练写,师生共点评。 师:风一刮,雨一下,树林里是一片欢腾呀。相 机出示句子:“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师读句子。 师:东风吹着口笛,变成了调皮的孩子,那树枝和雷 云在你眼里又是什么样的?(预设:树枝像亲密的小伙伴互相挠痒痒,电闪雷鸣的自然现象,看起来却是雷云在热情地鼓掌欢迎花孩子们。) 师:之所以能写得这么有意思,正是得益于作者“拟人手法”的运用。 师:“簌簌”地响是怎样地响?(标红词语)(绿叶彼此磨擦发出的声音)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象声词) (3)师:狂风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这时—— 学生接读 出示句子: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师: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们来猜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紫丁香)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郁金香)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百合) 师:想象一下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们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那画面美不美?(美) 的确如此,咱们来欣赏一下(配乐点击雨后鲜花遍地的图片) (出示五六段)真美啊!我们再来读一读五六自然段,感受作者语言的灵动和优美吧。齐读。 师:风大雨大,而娇嫩的花孩子们却无惧风雨,仍执着地盛放,你们对它们还有新的认识吗?(是的,花儿们有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 请带着你的理解再来读一读五六段(指名读)。请同学们像他一样用朗读来夸夸花孩子们吧(齐读)。 5.(出示七八段)自由朗读七、八自然段,看看放学后的花孩子们又将回哪去呢? 师:花儿的家在哪里?(天上)是什么样的?(在星星所住的地方)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 师:作者又是怎么知道花孩子的家在天上呢?指名读第8自然段。 指导读好问句“你没看见他们怎样地着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引导孩子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板书:急急忙忙) (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提问:你们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从这一段你还读出了什么呢?(玩得再疯狂也不忘回到妈妈的怀抱,不忘回到自己的家) 师:在泰戈尔的诗歌中,除了其中的宗教内容外,最主要的是就是描写自然和生命,赞美宇宙、儿童和母爱,读来倍觉温馨。在这首诗歌中,咱们也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生命和母爱的赞颂(板书自然、生命、母爱)。 8、让我们再来齐读这首诗歌,感受他语言的灵动与温暖吧! 四、小结 1.请将你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背一背,最好是抄写下来积累在你的摘抄本上。 2.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2 花的学校 跑出 花孩子 跳舞 狂欢 美丽、活泼、可爱、向上 急急忙忙 自然 生命 母爱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