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联盟微课配套测试题
课题
登飞来峰
编号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学期
八年级上学期
教师
章节
5.20.4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知识点
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写作背景,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
2.千寻的意思( )
A.一千里
B.寻找
C.形容高耸。
D.千里寻找
3.不畏的意思( )
A.害怕
B.担心
C.不畏惧
D.不可以
4.浮云的意思( )
A.肤浅
B.云彩
C.沉不住气
D.暗喻奸佞的小人。
5.缘的意思( )
A.边缘
B.源头
C.出处
D.因为。
6.眼的意思( )
A.观察
B.眼界
C.视线。
D.眼睛
7.塔的意思( )
A.观察
B.远望
C.铁塔
D.峰顶
8.最高层的意思( )
A.高楼
B.有文化的人
C.最高处
D.有境界
9.只的意思( )
A.仅仅
B.口语
C.单独
D.只有
10.下列作品是王安石的( )
A.伤仲永
B.游褒禅山记
C.春夜
D.春望
答案:
王安石 考点:文学常识 解析: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
C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一说为七尺),形容高耸。
C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不畏:不畏惧。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D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缘:因为
C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眼:视线。
C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塔:铁塔。
C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最高层:最高处,有两层含义。一指千寻塔的最高层、二指政治的最高层。
A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只是仅仅的意思。
10.C 考点:课文内容 解析:春望是杜甫的诗。
课件17张PPT。[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703010201R720520YLT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夏青 登飞来峰学习目标了解作者王安石及写作背景梳理诗的内容把握诗的主旨了解作者杜甫及写作背景壹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谥文。写作背景:《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祐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梳理诗的内容贰诗内容:登飞来峰①飞来峰上千寻②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④遮望眼, 自缘⑤身在最高层⑥。?不怕。?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像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诗内容:登飞来峰①飞来峰上千寻②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④遮望眼, 自缘⑤身在最高层⑥。⑥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强的实力 。⑤因为。 ④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内容:译文: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登飞来峰①飞来峰上千寻②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④遮望眼, 自缘⑤身在最高层⑥。叁把握诗的主旨诗句解析:飞来峰上千寻塔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句解析: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 诗句解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诗句解析:自缘身在最高层表明了自己可以保持政治上的高瞻远瞩,是因为自己站得高,富有哲理,引人深思。思想感情: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梳理诗的内容学习小结把握诗的主旨了解作者王安石及写作背景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