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 分,共36分)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美好的愿望,利用化学可以实现的是( )
①开发新的能源 ②研制新的材料 ③开发功能强大的电脑软件 ④合成高效的医用药物 ⑤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场景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焰火表演 B. 霓虹闪烁
C. 音乐喷泉 D. 气球腾飞
3. 下列现象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是( )
A. 物质体积收缩 B. 物质种类增加
C. 发光放热 D. 颜色改变
4.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 猜想或假设 B. 提出问题
C. 制订计划 D. 得出结论
5. 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
A.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 能溶于水
C. 易挥发 D. 能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使其变红
6. 下列仪器中属于计量仪器的是( )
A. ①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 在化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发现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量取 B. 熄灭酒精灯 C. 将铁钉放入试管内 D. 取用少量硫酸溶液
8. 胆矾(硫酸铜晶体)是一种蓝色晶体,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 物理性质 B. 制法 C. 用途 D. 化学性质
9.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2
B.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C.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水扑灭
10. 下列做法中可取的是( )
①用手取锌粒 ②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 ③实验时品尝氯化钠的味道 ④不说明用量时,固体取1~2g ⑤有毒的药液溅进眼睛,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A. ①② B. ⑤ C. ③④ D. ④⑤
11. 在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所示。此操作说明该气体( )
A. 极易溶于水 B. 易溶于水
C. 不易溶于水 D. 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
12.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以下做法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
A. 焚烧生活垃圾 B. 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长江
C.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 将废电池丢入垃圾桶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35分)
13. (8分)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常温下它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够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
14. (6分)小红同学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为黑色固体;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质量,发现煤块的质量大;③把木炭放入水中,浮于水面上;④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了二氧化碳;⑤把木炭砸碎。
(1)上述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
(2)由此推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用文字叙述,下同);化学性质有 。
(3)由此可知木炭的用途有 。
15. (5分)写出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1)用手拿药品: 。
(2)把块状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 。
(3)用一支滴管取不同的药液: 。
(4)取用液体试剂时,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
(5)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
16. (8分)如图所示,将若干克发芽的种子放入广口瓶中以测其呼吸作用。已知二氧化碳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发芽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 ,放出 。所以,呼吸作用属于 变化。
(2)测定过程中,U形管 (填“A”或“B”)端液面下降。
17. (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f的名称是 ,h的名称是 。
(2)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读取示数时,视线要 。
(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先对试管进行 ,然后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对实验剩余药品要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你的选择是 (填序号)。
A. 放回原瓶,防止浪费 B. 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
C. 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22分)
18. (11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在一个门窗紧闭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提出猜想】小林认为:刚下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实验探究)】用 集气法分别收集教室内和操场上气体各两瓶。进行如下探究:
比较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二氧化碳
的含量
将 分别滴入盛有教室内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
教室内的空气瓶中 ;操场上的空气瓶中 /
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操场上的
/
氧气的含量
将 分别伸入盛有教室内的空气和操场上的空气的集气瓶中
教室内的空气瓶中 ;操场上的空气瓶中 /
教室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操场上的 /
【拓展应用】根据实验探究结果,你认为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时应注意什么? 。
19. (11分)小华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选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1)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选用哪一层火焰?
(2)作出猜测:你的猜测是 。
(3)活动过程和记录: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
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cm处加热;
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③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处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时间:
实验记录
第①种情况
第②种情况
第③种情况
所需时间
87s
54s
25s
结论
/
(4)问题和讨论:
①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了3mL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 。为什么? 。
②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有其他方法吗?若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 。
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7分)
20. 小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至少写出三种)
参考答案
1. C 2. A 3. B 4. A 5. D 6. A 7. B 8. B 9. B 10. B 11. C 12. C
13. (1)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溶解碘和酚酞等多种物质 (2)易燃烧 (3)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4)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4. (1)⑤ 只是木炭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 ④ (2)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和水都小、不溶于水 木炭具有可燃性 (3)作燃料
15. (1)腐蚀手或污染试剂 (2)砸破试管底部 (3)污染试剂 (4)腐蚀实验桌或污染试剂 (5)腐蚀标签
16. (1)氧气 二氧化碳 化学 (2)B
17. (1)漏斗 燃烧匙 (2)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3)均匀预热 (4)B
18. 【实验探究)】排水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高 燃着的木条 木条燃烧火焰小,燃烧时间短 木条燃烧火焰大,燃烧时间长 低 【拓展应用】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
19. (2)应用外焰给物质加热 (3)用外焰给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最短,由此说明酒精灯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4)①不行 因为所取的水量也会影响加热所需时间,在探究实验中,必须控制仅有一个因素不同,即加热位置不同,而其他因素相同,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②有其他方法。点燃酒精灯,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拿出观察,处在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变黑(炭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给物质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