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试卷
出题人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40小题,每题1.5分,总计60分)
1.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
2.下列关于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时加入陈泡菜汁会缩短泡菜腌制时间B.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C.腌制泡菜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D.可通过与标准溶液比较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3.吃腐乳时,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由什么形成的( )
A.腐乳外层蛋白质凝固形成 B.细菌繁殖形成C.人工加配料形成 D.霉菌菌丝繁殖于表面而形成
4.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制备标准显色液是为了进行目测比色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也会影响其含量
5.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B.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C.产物积累使发生改变D.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
6.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都是异养需氧型B.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C.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D.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 防止杂菌污染
7.如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 )
A.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B.氮源和维生素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10.有关倒平板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
11.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旁灭菌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2.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的是( )
A.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B.涂布了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5和260,取平均值238C.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D.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13.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适宜条件下培养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14.在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菌落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 B.硝化细菌C.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D.乳酸菌
15.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 )
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
16.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17.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将选择培养后的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培养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出的纤维素分解菌少C.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D.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
18.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19.下列有关果胶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度B.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C.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D.果胶酶能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20.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果胶酶的用量三个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 )
A.温度、酶活性、酶用量B.苹果泥用量、、果汁量C.反应时间、酶活性、酶用量D.温度、、酶用量
21.下列关于酶和细胞的固定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分子很小,宜采用包埋法固定B.酶分子很小,宜采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固定C.细胞个大,难被吸附或结合D.细胞宜采用包埋法固定
22.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
23.下列有关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
24.下列关于加酶洗衣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的效果总比普通洗衣粉的效果好B.加酶洗衣粉效果的好坏受很多因素影响C.目前加酶洗衣粉中常用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D.加酶洗衣粉比普通洗衣粉有利于环保
25.某洗衣粉中有一生物活性物质,为验证其性质,进行了下述实验,据实验图解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洗衣粉中的生理活性物质是蛋白酶B.实验甲:纱布上蛋白膜消失的原因是洗衣粉中的酶催化蛋白质水解C.实验乙:纱布上蛋白膜未消失的原因是煮沸使酶变性失活,不能水解蛋白质D.上述实验表明使用加酶洗衣粉时一般先用沸水浸开,然后调至适宜温度
26.下列不属于果胶酶的是( )
A.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B.果胶分解酶C.果胶酯酶 D.半乳糖醛酸酶
27.使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洗涤红细胞、释放血红蛋白和透析过程中,分别使用下列哪些试剂( )
①蒸馏水
②生理盐水
③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
④清水
⑤柠檬酸钠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④①③ D.②①③
28.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的原因是( )
A.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B.气泡阻碍蛋白质的运动C.气泡能与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D.气泡会在装填凝胶的时候使凝胶不紧密
29.下列是有关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可采集猪血作为实验材料B.用蒸馏水重复洗涤红细胞C.血红蛋白释放后应低速短时间离心D.洗脱液接近色谱柱底端时开始收集流出液
30.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分离红细胞时需去除上层透明的黄色血浆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时只需加入蒸馏水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D.洗脱时,待红色蛋白质下移即开始收集流出液
31.有关缓冲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C.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D.生物体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 下进行的
32.工业生产上,植物芳香油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原因是( )
A.利用水蒸气可将挥发性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B.水蒸气蒸馏法可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C.植物芳香油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D.操作最简单,成本较低
33.制取橘皮精油的过程,需先后进行两次过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过滤使用的是滤纸,其目的是除去残渣和固体物B.第二次过滤使用的是普通布袋,其目的是除去较小的残留固体物C.第一次过滤所得滤液,可直接利用滤纸进行第二次过滤D.静置处理第一次过滤得到的滤液,所得上清液与第二次过滤所得滤液均是橘皮精油
34.有同学想研究萃取胡萝卜素的最佳温度,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 )
A.不用考虑萃取时间是否相同B.使用不同的萃取剂,但量要相同C.原料颗粒大小应相同D.除温度外,其他因素相同,以保证单一变量
35.柑橘、柠檬芳香油的制备通常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是因为( )
①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
②柑橘、柠檬芳香油易溶于水
③会使芳香油的有效成分水解
④所需实验装置复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36.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提取植物芳香油有三种基本方法:蒸馏、压榨和萃取②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④萃取法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37.使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是因为( )
A.其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B.其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C.其化学性质不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D.其化学性质不稳定,难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不能随水蒸汽一同蒸馏
38.下列有关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的顺序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②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静置→橘皮油
③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39.如图所示为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也可以用于提取柑橘和柠檬中的植物芳香油B.提取胡萝卜素时,1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C.提取胡萝卜素时,2中可以加入酒精来提取D.提取胡萝卜素时,为了提高温度,可以不要水浴锅直接用酒精灯加热
40.如图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C、D 4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A和D, 提取样品的样点是B和CB.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圆点要小,每次点样时都要保持滤纸干燥C.图中①和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其他色素和杂质、β-胡萝卜素D.该层析的目的是鉴定提取的β-胡萝卜素粗品
二、填空题(四道大题,总计31分)
41(12分).在中国,利用酵母菌发酵酿酒历史悠久,利用乳酸菌生产泡菜、利用毛霉等生产腐乳和利用醋酸菌生产食醋等的方法更是家喻户晓。
1.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其通过__________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和酒精。
2.某同学欲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果醋的发酵,图中对充气口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排气口排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
3.酵母菌利用大米可酿制米酒,待发酵成熟产生大量酒精后,还要将米酒与酒糟分离以提高米酒的度数,下图是农村家庭常用的装置,该装置构思巧妙,使用方便。
①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__________装置,铁锅1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若用此法提取玫瑰精油,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后,需加入,目的是__________。
③橘皮精油一般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提取,胡萝卜素一般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提取。
4.在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它们产生__________的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产生的__________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42.(7分)石油是人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其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陆地和海洋造成污染,下图是科研工作者分离能分解石油污染物的假单孢杆菌的过程。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取样→A→梯度稀释→涂布到培养基上→筛选目的菌株(假单胞杆菌)
1.A过程为__________,目的是增加假单胞杆菌的浓度,该培养基中应当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该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已经明显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2.实验中需要用__________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用__________(器具)涂布均匀并进行培养,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若实验中用103倍的0.1mL的稀释液分别涂布三个平板,培养后分别形成了98、100和102个菌落,则每毫升原样液中含有假单胞杆菌__________个,实际只一般要比该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
43(8分).为了进一步增强洗衣粉对血渍、奶渍、油污、土豆泥等衣物上常见污垢的去除能力,洗衣粉中常常会添加各种酶类。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根据衣物上常见的污垢,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类有碱性蛋白酶、__________。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
3.如下表所示为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的产品说明,根据你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释注意事项②③。
注意事项:
①请将本品置于阴凉、干燥处,避热、避湿、避光。
②不慎溅入眼中,及时用水冲洗。
③水温以30~50℃为宜,切忌用70℃以上的热水。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44(8分).某植物园中种植的有菊花、玫瑰等花卉,还有葡萄、橘子等水果,其中玫瑰、橘子都可以作为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__________、压榨和__________等。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2.玫瑰精油适合用__________提取,其理由是玫瑰精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蒸馏时收集的蒸馏液不是纯的玫瑰精油,而是__________。经冷凝管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__________层和水层。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精油提取量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3.橘皮精油的提取原料是橘皮,但橘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____法提取橘皮精油,其中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其目的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45(9分).如图所示是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的装置图,请据图补充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完成有关问题。
1.实验步骤:
(1)安装好如图所示的装置,特别要注意将冷凝器夹好。
(2)将薄荷叶尽量剪碎,取适量的薄荷叶放入__________瓶内。
(3)向__________瓶内加水,至容积的__________左右,为防止出现水碱,可加入数滴稀硫酸。此时应向瓶中放入几粒__________以防过度沸腾。
(4)向冷凝器中通入__________。
(5)放好连接管,将连接管的出口放在接收瓶中。接收瓶口中盖一小块铝箱或牛皮纸。
(6)将蒸气发生器加热,至瓶中的水沸腾,然后调节火的大小,以维持水稳定地沸腾。
(7)当接收瓶内漂在水上的油状物(即精油)不再增多时即可停止实验。
2.完成有关问题:
(1)蒸馏瓶通入蒸馏瓶中的连接管为什么插入蒸馏瓶底部?
(2)冷凝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接收瓶口上盖一小块铝箔或牛皮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2 .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D 12.D 13.D 14.C 15.B 16.C 17.A 18.D 19.C 20.D 21.A 22.D 23.A 24.A 25.D 26.D 27.D 28.A 29.A 30.A 31.A 32.D 33.D 34.D 35.B 36.D 37.A 38.C 39.B 40.C
二、填空题
41.答案:1.酵母菌; 无氧; 2.通入无菌空气; CO2和多余的空气3.蒸馏; 冷凝; 分层; 压榨; 萃取; 4.毛霉; 蛋白; 脂肪
42.答案:1.扩大培养(或选择培养); 石油; 多于; 2.无菌水; 涂布器; 3.1×106;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43.答案:1.碱性脂肪酶、淀粉酶、纤维素酶; 2.多肽(氨基酸); 3.洗衣粉中含有碱性蛋白酶,溅入眼中会损伤眼角膜; 酶的催化效果受温度的影响,30~50℃是洗衣粉中酶的适宜温度范围
44.答案:1.蒸馏 ; 萃取; 2.水蒸气蒸馏法 ; 油水混合物; 油 ; 部分玫瑰精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3.压榨; 提高出油率
三、实验题
45.答案:1.B; A; 2/3; 沸石或碎玻璃、碎砖瓦; 自来水2.(1)让水蒸气由下而上进行蒸馏;(2)使混合气体冷却分层;(2)薄荷油具有挥发性,以减少薄荷油的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