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1.3.有理数的加减法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04 11:24:31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七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能够运用加法法则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1.同号两数相加,取 ,并把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
相同的符号
绝对值
绝对值较大
减去
0
这个数
一个物体做东西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西为负,向东为正,向东运动5m 记作 5 m ,向西运动5 m 记作 ( )。
求下列各题的运动结果:
①如果物体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5 m
③如果物体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Zxx``k
(-5 ) + (- 3 )
②如果物体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④如果物体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5 ) + (+ 3 )
(+5 ) + (- 5 )
⑤ 如果物体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5m ,你能列出式子吗?
(- 5 ) + 0
⑥如果物体第一秒向西运动5m , 第二秒原地不动 ,你能列出式子吗?
你能算出以上各种运动情况的结果吗?
①如果物体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 +8
(-5 ) + (- 3 )
②如果物体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 - 8
+5
+3
+8
-3
-5
-8
③如果物体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④如果物体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5 ) + (+ 3 )
+2
+5
-3
= + 2
+3
-5
-2
= - 2
(+5 ) + (- 5 )
⑤ 如果物体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5m ,你能列出式子吗?
⑥如果物体第一秒向西运动5m , 第二秒原地不动 ,你能列出式子吗?
(- 5 ) + 0
+5
-5
= 0
-5
= - 5
③ (-3)+(+5)= +2
④ (+3) +(-5) =-2
① (+5)+(+3)=+8
② (-2)+(-3)=-5
同号型
异号型
相反数型
与0相加
0+(+5)=+5
⑤ (-5) +(+5)= 0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分析特征 强化理解 总结步骤
( - 4 ) + ( - 8 ) = - ( 4 + 8 )= - 12
↓ ↓ ↓ ↓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符号 两个加数的绝对值
相加
( - 9 ) + (+ 2) = - ( 9 - 2) = -7 z````xxk
↓ ↓ ↓ ↓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 两个加数的绝对值
的符号 由大的减去小的
同号两数之和——这是名符其实的和,做加法。
异号两数之和——表面上叫“和”,其实是减法。
知识点1 有理数加法法则
1.(2014,温州)计算(-3)+4的结果是 ( )
A.-7 B.-1 C.1 D.7
2.(2013,自贡)与-3的差为0的数是 ( )
A.3 B.-3 C.13 D.-13
3.两个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数 ( )
A.同为正数 B.同为负数
C.一正一负 D.至少有一个为负数
C
B
D
知识点2 加法法则的简单应用
4.(2013,河北)气温由-1℃上升2℃后是 ( )
A.-1℃ B.1℃ C.2℃ D.3℃
5.A地的海拨为-24m,B地海拔比A地高5m,则B地的
海拔为 m.
B
-19
例1:计算:(1)(?3)+( ? 9);
(2)( ? 4.7)+3.9.
解析:(1)是两个负数相加,取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是异号两数相加,?4.7的绝对值大,所以和取负,并用?4.7的绝对值减去+3.9的绝对值.
解:(1)(?3)+(?9)=?(3+9)=?12;
(2)(?4.7)+3.9=?(4.7?3.9)=?0.8.
例2:一个数是11,另一个数比11的相反数大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为 ( )
A.24 B.-24 C.2 D.-2
解析:11的相反数是-11,则另一个数是-11+2=-9,这两个数和为-9+11=2.本题还可以依据互为相反数和为0来求得结果.答案:C
C
例3: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在下列情况中,不可能的是
( )
A.这两个数都为正数
B.这两个数为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C.这两个数为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D.这两个加数一个为0,一个为正数
解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为正数时,若这两个数同号,则一定同是正数;若这两个数异号,则一定是正数的绝对值较大;若这两个数中有一个为0,则另一个数一定为正数.答案:C
C
例4:如果a>0,b<0,且a+b<0,比较a、-a、b、-b的大小.
解析:由a>0,b<0,且a+b<0,根据加法法则来确定a、b绝对值的大小,再利用数轴来比较大小.
答案:b<-a<a<-b.
6.(2013,龙岩)计算:5+(-2)=( )
A.3 B.-3 C.7 D.-7
7.小马虎在下面计算中只做对了一道题,他做对的题目是
( )
A.(-3)+5=-2
B.(-7)+(-7)=0
C.(-6)+(-3)=-9
D. 8+(-9)=1
A
C
8.+8与-12的和取 号;-6与-7的和取 号;
+3与-1的和取 号.
9.一个数是9,另一个比9的相反数大2,则这两个数之和为 .



2
10.把收入记为正,若收入130元,又支出50元,
那么结余用算式怎样表示?结果为多少元?
解:(+130)+(-50)
结果为80元。
有理数加法法则,在进行运算时,
首先应先判断类型,
然后确定和的符号,
最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共28张PPT)
·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加法及其运算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
1.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不变,
即a+b= .
2.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 相加,和不变,
即:(a+b)c= .

b+a
后两个数
a+(b+c)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法则
问题1:在小学中我们学过哪些加法的运算律?
问题2: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
数范围?
请完成下列计算
(1)(-8)+(-9) (-9)+(-8)
(2) 4+(-7) (-7)+4
(3) 6+(-2) (-2)+6
(4) [2+(-3)]+(-8) 2+[(-3)+(-8)]
(5) 10+[(-10)+(-5)] [10+(-10)]+(-5)
=
=
=
=
=
问题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试一试
问题4: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有理数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1)计算:16+(-25)+24+(-35)
解:原式=16+24+(-25)+(-35)
=(16+24)+[(-25)+(-35)]
=40+(-60)
=-20
(2)(-1.75)+(+7.3)+1.7+(-2.25)
解:原式=(-1.75)+(-2.25) +(+7.3)+1.7
= [ (-1.75)+(-2.25) ] +[(+7.3)+1.7]
=(-4)+9
=5
比一比,谁答的快!
[点拨3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
(3)(-8)+(+2.8)+(+8)+(-2.8)
[点拨4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负分别相加
凑整
互为相反数的相加为0
同分母的相加
(1)(+28)+(-17)+5+(-16)

(2)(-1.75)+(+7.3)+1.7+(-2.25)
(3)(-8)+(+2.8)+(+8)+(-2.8)
常用的三个规律:
1、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
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
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知识点1 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1.计算(-2.29)+8+(-7.71)时,下列简便运算正确的是 ( )
A.[(-2.29)+8]+(-7.71)
B.(-2.29)+[8+(-7.71)]
C.(-8)+(2.29+7.71)
D.[(-2.29)+(-7.71)]+8
D
2.计算:(-1.75)+(+7.3)+(-2.25)+(-8.5)+1.5 =[(-1.75)+(-2.25)]+[1.5+(-8.5)]+(+7.3),这一步运算运用了 ( )
A.加法的交换律 B.加法的结合律
C.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D.以上都不对
3.若a=-98.125,b=12.5,c=-178,
则a+b+c= .
C
?87.5
知识点2 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4.某地一天早晨的气温是-3℃,到中午升高了5℃,下午又降低了3℃,到晚上又降低了5℃.则晚上的气温是 ( )
A.6℃ B.10℃ C.-6℃ D.-8℃
5.某村有几块麦田,今年的收成与去年相比(增产为正,减产为负)的情况如下(单位为kg):+32,-17,-32,+13,+15,+4,-15.则今年小麦的总产量与去年相比 ( )
A.增产2千克 B.减产2千克
C.增产12千克 D.与去年的产量相同
C
D
解析:第1个等号交换了加数的位置,
第2个等号将前两项、后三项分别结合在一起,
第3个、4个等号将有理数进行了运算.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析:(1)正数与正数、负数与负数分别结合,可使计算简便;
解:(1)0.2+(-5.4)+(-0.6)+(+ 6)
=[0.2 +(+ 6)] + [(-5.4)+(-0.6)]
=6.2 +(-6)=0.2;
解析:(2)前三个数结合相加为零;
解:
解析:(2)前三个数结合相加为零;
解:
解析:(3)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第二个数与第五个数相结合凑为整数;
解:
(3)(+3.15)+(-2.64)+(-6.31)+(+2.85)+(-9.36)
(+3.15)+(-2.64)+(-6.31)+(+2.85)+(-9.36)
= [(+3.15)+ (+2.85)]+[(-2.64)+(-9.36)] +(-6.31)
= - 12.31
解:
解:
例3:某出租司机某天下午营运全是在东西走向的人民大道进行的,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他这天下午行车里程如下(单位:千米):+15,+14,-3,-11,+10,-12,+4,-15,+16,-18
(1)他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距下午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若汽车耗油量为a公升/千米,这天下午汽车共耗油多少公升?
解析:车所处位置与行车方向和里程都有关系,而耗油量只与所走的路程有关.
解:(1)15+14+(-3)+(-11)+10+(-12)+4+(-15)+16+(-18)
=[15+(-15)]+(14+10+4+16)+[(-3)+(-11)+(-12)+(-18)]=0,
所以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该司机回到了其出发点,
距下午出发点距离为0.
(2)(|+15|+|+14|+|-3|+|-11|+|+10|+|-12|+|+4|+|-15|+|+16|+|-8|)·a
=118a,
即共耗油118a公升.
6.计算(-2)+8+(-10)+2的结果是 ( )
A.-2 B.2 C.-18 D.-22
A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8.绝对值小于10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
0
解:
(2)(-18.63)+ ( -6.15 ) +18.20+ ( +6.15 ) + ( +1.63 ) ;
解:
(-18.63)+ ( -6.15 ) +18.20+ ( +6.15 ) + ( +1.63 )
=-18-0.63-6-0.15+18+0.20+6+0.15+1+0.63
=(-18-6+18+6+1)+(-0.63-0.15+0.20+0.15+0.63)
=1.20
解:
(4)(+0.7)+(-0.9)+(-1.8)+1.3+(-0.2).
解:
(+0.7)+(-0.9)+(-1.8)+1.3+(-0.2)
=(0.7+1.3)+(-0.9)+[(-1.8)+(-0.2)]
=2+(-0.9)+(-2)
=[2+(-2)]+(-0.9)
=-0.9
10.10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重记录如下:
+0.5,-1,+0.5,+1,-2,0,-1.5,+1.5,-0.5,-1.
求这10袋大米的总重量是多少?
解:
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
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
同分母的分数相结合,
能凑整数的数相结合,
正数负数分别相加,
从而使计算简便.
(共25张PPT)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能够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在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过程中,体验转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运算.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即a-b=a+( ).
2.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的符号是 号.
-b

(1) 4 + 16 =
(2)(–2) +(–27) =
(3)(–9) + 10 =
(4) 45 + (–60) =
(5)(–7) + 7 =
(6) 16 + 0 =
(7) 0 + (–8) =
复习有理式加法: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0
–29
1
–15
16
–8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0

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

-(-5)= +(-7)=

-(+8)= -(+2)=

+(-3)= -(-9)=
+5
-7
-8
-3
-2
+9
4 –(- 3)= ?
提示:
由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要求4 -(-3)
等于多少,也就是问什么数加上(-3)等于4, 即 ? +(-3 )= 4。
乌鲁木齐的最高 温度为 4 度,最低 温度为 –3 度
(1)这天乌鲁木齐的温差为多少?列出算式。
4℃比-3 ℃高多少?
7℃
4 -(- 3)= 7
4 + 3 = 7
变成相反数
结果相同
比较这两个式子,你能发现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关系么?
不变
减号变加号
问题 2
(1) ( –2 )+ (–8)=
(2) (–10)–(–8)=
(3) (–10)+ ( +8 ) =
–10
–2
–2
于是得到:(–10)–(–8)=(–10)+(+8)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等式:
(+10)–(+3)= (+10) +(–3)
(–10)–(–8) = (–10) + (+8)
+ –3
+ +8
怎样进行减法运算?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以 转化为 加法运算.
字母表示为:
a–b=a+(–b)
注意:在运算时有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2
1 减号 加号
2 减 数 它的相反数


知识点1 有理数减法法则
1.计算:-2-5的结果是 ( )
A.-7 B.-3 C.3 D.7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16)-(+6)=-10 B.0-(+2)=2
C.(-6)-(-6)=-12 D.0-(-4)=4
3.比-4小5的数是 .
A
D
-9
知识点2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简单应用
4.某市1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是 ( )
A.-2℃ B.8℃ C.-8℃ D.2℃
5.甲地海拔高度为-27米,乙地海拔高度为12米,那么甲地比乙地低 米.
B
39
解析: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其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解:(1)(-32)-(+5)=(-32)+(-5)=-37;
(2)(-2.7)-(+2.3)=(-2.7)+(-2.3)=-5;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①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②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③有理数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或差大;④两个相反数相减得零;⑤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⑥减去一个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解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故①错;
零减去一个数,等于零加上它的相反数,应得这个数的相反数,故②错;
有理数相减,若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差为负数,故③对;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被减数的2倍,故④错;
当减数为正数时,差一定小于被减数,故⑤错;
当减数为负数时,相当于加上一个正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故⑥对.
答案:A
A
例3: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计算:
(1)一个加数是1.8,和是-0.81,求另一个加数;
(2)-13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23的相反数的差;
解析:①可根据“另一个加数=和-加数”列算式;
②-13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13|,23的相反数是-23,
将前面的式子与后面的式子用减号连接即可得出算式.
解:①另一个加数为-0.81-1.8=-0.81+(-1.8)=-2.61.
②-|-13|-(-23)=-13+23=13.
例4:若|a|=8,|b|=3,且a<b,求a-b.
解析:先根据题意求出a、b,然后求a与b的差.
解:由题意知
a=±8,b=±3,且a<b,
故a=-8,b=3或-3,
所以a-b=-8-3=-11或a-b=-8-(-3)=-5,
即a-b=-11或-5.
6.计算2-(-3)的结果是 ( )
A.5 B.1 C.-1 D.-5
7.下列算式中计算错误的是 ( )
A.(-3)-(-4)=1 B.(+5)-(-3)=8
C.(-6)-(-3)=-3 D.(+7)-(+2)=-5
8.甲、乙两数的和为-16,乙数为-9,甲数是 .
9.-2的绝对值与3的相反数的差是 .
A
D
-7
5
10.计算:
(1)(-8)-(-4); (2)-10-(+3);
解: (-8)-(-4)=(-8)+[-(-4)]
=(-8)+4
=-4
解: -10-(+3)=(-10)+[-(+3)]
=(-10)+(-3)
=-13
解:
解:
(6)-(-7)-[-(-9)].
解:
解: 原式=7+[+(-9)]
=7+(-9)
=-2
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
减号变加号的同时
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而被减数不变.
(共28张PPT)
七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1.3.2 有理数的减法
(第2课时)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2.会利用加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
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1.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运算,
即a+b-c=a+b+ .
2.算式(-20)+(+3)+(+5)+(-7),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算式中的 和 ,
把它写为: .
3.算式“-3+2-1”可以
读作“ ”,或
读作“负3加2 ”.
(-c)
括号
加号
-20+3+5-7
负3、正2、负1的和
减1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3.叙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4.小学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例 计算:
这个算式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它改写为学组卷网
科网
分析:
例 计算:
解: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
算式
是-20,3,5,-7 这四个数的和,为书写简单,可以省略算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
例 计算:
解:
大胆探究:
在符号简写这个环节,有什么小窍门么?
在数轴上,点 A,B 分别表示 a,b.利用有理数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 A,B 之间的距离;
a=2,b=6;a=0,b=6;a=2,b=-6;
 a=-2,b=-6.
你能发现点 A, B 之间的距离与数 a,b 之间的关系吗?
1.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什么运算?

2. 你能说说使用加法结合律时遵循什么原则么?
知识点1 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的写法与读法
1.把(-8)-(+4)+(-5)-(-2)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 )
A.-8+4-5+2 B.-8-4-5+2
C.-8-4+5+2 D.8-4-5+2
2.算式-4-7不能读作 ( )
A.-4与7的差 B.-4与-7的和
C.-4与-7的差 D.-4减去7
B
C
知识点2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D
C
例1:把(-6)-(-3)+(-2)-(+6)-(-7)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是 ,读作


或 .
解析:首先应把这个式子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然后再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6+3-2-6+7
负6、正3、负2、负6、正7的和
负6加3减2减6加7
解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先把减法变为加法,
再写成省略加号与括号的形式,然后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尽量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解:(1)原式=21-13+25-28-4
=(21+25)+(-13-28-4)
=46-45
=1;
解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先把减法变为加法,
再写成省略加号与括号的形式,然后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尽量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解析: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先把减法变为加法,
再写成省略加号与括号的形式,然后运用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尽量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解:(3)原式=-5.13+4.62-8.47+2.3
=(-5.13-8.47)+(4.62+2.3)
=-13.6+6.92
=-6.68.
例3: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蜗牛从水面沿井壁往井口爬,每一次爬行情况如下表所示:(每一次上爬的距离用正数表示,下滑的距离用负数表示)
问:蜗牛第六次上爬后有没有爬出井口?
解析:先求上爬与下滑的距离之和,再与3米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0.5)+(-0.1)+(+0.42)+(-0.15)+(+0.7)
+(-0.15)+(+0.75)+(-0.1)+(+0.55)+0
+(+0.48)=2.9(米),
因为2.9<3,所以没有爬出井口.
6.将式子-8+4-7还原成加号的和的形式是
( )
A.(-8)+(+4)+(-7)
B.(-8)+(-4)+(+7)
C.(-8)+(+4)+(+7)
D.(-8)+(-4)+(-7)
7.计算(-10)-(+3)+(-5)-(-7)+1,
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
A.-10 B.-24 C.-4 D.-6
A
A
负7、负3、正1、负5的和
负7减3加1减5
10.计算下列各题:
(1)-3.7+5.2-10-(-8.4);
解:(1)原式=-3.7+5.2-10+8.4
=(-3.7-10)+(5.2+8.4)
=-13.7+13.6
=-60.1
解:原式=
解:原式=
解:原式=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它的运算步骤是:
(1)把有理数的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2)根据需要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代数和的形式;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和加法运算律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