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2.3 汽化与液化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2.3 汽化与液化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04 11: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3 汽化与液化
                  
1.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2.认识液化是放热过程,了解液化的两种方法.
3.从科学探究过程中,感知水沸腾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
【新课导入】
导入1:实验导入
学生实验:手背上涂酒精.教师:手上有什么感觉?提问酒精哪里去了?
学生:手上很凉.跑到空气中去了.教师: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证明?
学生:设计实验:在温度计玻璃泡上涂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证实猜想正确.
导入2:知识导入
冷冻治疗是用低于人体体温的冷水、冰或蒸发某些物体降低温度的办法,使病人的全身或局部温度下降,有病的组织首先受到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最近几十年来,冷冻治疗在医院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像用液态气体治疗上皮瘤和红斑狼疮,用干冰治疗浅表的血管瘤、严重癜痕瘩等.20世纪60年代,用液氯治疗垂体肿瘤成功,使人们对冷冻治疗更加关注了.
导入3:问题导入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课堂探究】
1.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某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1)由表中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答案:如图所示
(2)实验中得到水的沸点是 99 ℃ ;由图像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 不变 .?
(3)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 气泡 ;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 变小 ;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 变大 ,到达水面时气泡 破裂 .?
(4)从上面数据可以分析出:当水达到沸点时开始沸腾,如果在沸腾的过程中停止对水加热(水不能继续吸热),那水还能不能继续沸腾? 不能 .所以水(液体)沸腾的条件应该是 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 .细心的同学在做完实验时还发现熄灭酒精灯后水还会沸腾一小会儿是因为 石棉网的温度很高,水还能继续吸收热量,继续沸腾一会儿 .?
2.实验探究:液化
如图所示,在试管A未放入容器B前,先测量出B中水的温度;再将试管A放入容器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会 液化 为水.过一段时间,再测量容器B中的水温,发现水的温度 升高 了.?
实验结论:容器B中水的温度升高是因为水蒸气在试管中液化时放出了热量,然后传给容器B中的水,使水的温度升高.因此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气体在液化过程中 放出 热量.?
1.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D )
A.一直升高 B.一直下降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盛夏,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些“白气”是( D )
A.冰熔化后产生的小水滴
B.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C.冰熔化后,先蒸发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D.冰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3.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C )
A.会沸腾的慢一点
B.同时沸腾
C.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
D.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
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C )
A.把蔬菜装入塑料袋后放入冰箱
B.给墨水瓶加盖
C.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D.把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
5.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A )
A.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6.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图(1)中A,B两套装置来完成实验.
(1)图(2)中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b (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 103 ℃ ,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 A (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 A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B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 ?
过热现象
水在容器中经长时间沸腾后,继续不停地对水加热,水温已达到沸点以上,但水并不沸腾,这种现象称为过热现象.这是由于沸腾是在周围进行的汽化过程,这些小气泡称为汽化核.长时间沸腾的水缺少汽化核,沸腾减弱.液体从外界吸收的热大于液体汽化散失的量,便产生过热现象.但液体的过热状态并不稳定,稍有扰动或加入少量的水,液体便会立即沸腾,使温度降低到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