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2.1 温度与温度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 12.1 温度与温度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04 11: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投影仪、挂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我们学习过简单的声现象,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属于热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关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的粗略.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就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学生活动】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1.温度
【教师讲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
2.温度计
【学生实验】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会儿,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并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教师说明】对于同一杯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而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这如同我们前面讲过的为什么要测量一样,人的感觉并不总是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要使用温度计.
【教师演示】自制温度计.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水柱的位置.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水柱高度变化的原因.
【教师讲述】温度计的原理: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摄氏温度
【学生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2)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3)摄氏温度的单位是什么?该怎么写又该怎么读?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生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或过低,超出了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
(2)观察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它们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分度值各是多少?为什么这样设计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
【教师演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读数,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指出其中哪些操作是正确的,哪些操作是错误的?如果是错误的操作错在哪里?
5.体温计
【学生观察】体温计并将之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进行比较,思考并回答它们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哪里,这样特殊的构造导致了体温计有怎样特殊的用法?
【教师讲解】体温计特殊构造的作用.
【学生交流】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学生完成随堂测评部分.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原理、分类.
3.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
4.体温计的使用.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学生完成课时作业部分.
板书设计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一、温度计
1.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二、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有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三、温度计的使用
1.看清:量程、分度值
2.测量液体温度
四、体温计
1.量程:35-42 ℃;分度值:0.1 ℃
2.特殊的构造:有一个缩口
3.使用: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消毒,须把液柱甩回玻璃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