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持球体验 课件全国通用(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体育持球体验 课件全国通用(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7-04 12:3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持 球 体 验《持球体验》一、单元教学计划
二、设计思想
三、教案
四、上课图片一、单元教学计划二、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的目标,以人为本,身体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二、设计思想 二、教材分析
水平一教材第三部分第6章球类活动的教学内容与建议:“适应低年级学生动作发展的实际,尽量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球类运动的乐趣……,尽量避免把简单的动作方法教得过细,使教学过程复杂化,影响锻炼效果……”教材第一节小篮球游戏内容也强调了 “通过多种方式的小游戏,使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一些篮球项目的简单知识和技术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这项活动奠定基础”。二、设计思想 基于这个教学内容建议,可以归纳为初步建立“球感”“乐感”等,对篮球而言,我理解的“球感”主指“手对球的感应控制能力”,即我们通常讲的“手感”或“球性”,而“持球感知与调控”是“球性”的重要环节。既然是初步的,那就是基础的,开始阶段的,低端的,这就要求玩球动作大多数学生基本能够完成的。“乐感”我的理解是学生在体验动作过程中很开心,很欢乐,包括个人做动作成功的欢乐,也有与同伴合作成功的欢乐,还有老师表扬的高兴。
二、设计思想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对体育活动有较高热情,对新见到的项目运动都充满好奇、尝试和期待。但在篮球方面基础较差,对篮球技术动作了解较浅,在知识的理解,技术的掌握和学习的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二、设计思想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逐步建立“球感”、“乐感”、“成功感”。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运用模仿和自创动作体验形式,玩中学,学中玩,熟悉球性。
3.通过相关练习,培养学生自信、合作、勇于创新、敢于展示自我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验多个持球两人组合动作。
教学难点:体验中不断调节自己动作,逐渐有效控制篮球。
二、设计思想 五、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启发引导法,拓展法,游戏法。
二、设计思想 六、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导入本课) → 准备部分(热身操、专项动作练习) → 基本部分(熟悉球性、持球创意展示、持球移动体验) → 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小结)
二、设计思想 七、本课特点
1.接近实际。本课是一节重在反映真实情况的常态室外体育课,没有按公开课或教研课的标准进行过细的准备。
2.以持球趣味动作模仿与创意为主线展开展开本课教学活动。
二、设计思想 3.有效驾驭。由于低段年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有易受伤的安全问题,为此,采取了应对措施:(1)教师强调动作模仿中能控球不要求快,降低学生因速度过快失控或踩球受伤的可能性。(2)练习活动点只占人数的1半,两人自由组合,1人控球做动作,另1人相对静态配合。避免互相碰撞和干扰。二、设计思想 (3)动作选择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控制能力和安全性。(4)课中时刻关注可能的安全隐患苗头,及时叫停排除,全体强调,个别告诫。发现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安排见习或其它处理。(5)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课中找准时机切换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过渡,预判课中实情发展趋势,努力对课的灵活调控始终保持在正确的选择上。
二、设计思想 八、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120—125
练习密度:25%—30%
强度指数:1.2—1.4三、教案 四、上课图片 课中图片-1 课中图片-2课中图片-3课中图片-4课中图片-5课中图片-6课中图片-7课中图片-10课中图片-8课中图片-11谢谢领导专家们指导!请提出宝贵改进意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