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Word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7-04 20: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实验中学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  )
A. 胎儿出生 B. 排出精子 C. 排出卵子 D. 形成受精卵时
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 婴儿期 B. 童年期 C. 青春期 D. 成年期
在怀孕时,母亲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
A. 子宫内膜 B. 脐带 C. 胎盘 D. 卵黄
某人因车祸大量失血,已知他的血型为A型,则应该给他输入什么血型的血?(  )
A. A型或O型 B. O型 C. A型 D. AB型或A型
在“探究面粉成分的实验”中将面团裹在纱布里放在清水中揉捏,揉捏后纱布上会留下黄白色物质,请问这种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淀粉 C. 脂肪 D. 无机盐
食物的营养成分中,下列哪项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维生素 D. 糖类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分别是(  )
A. 动脉、静脉 B. 静脉、心脏
C. 心脏、毛细血管 D. 心脏、肺
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胃 B. 大肠 C. 小肠 D. 口腔
与右心室直接相连的血管是(  )
A. 主动脉 B. 肺静脉 C. 肺动脉 D. 上腔静脉
人体的血液中,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作用的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小王同学近期刷牙经常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应该建议他补充(  )
A. 维生素A B. 铁元素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
李刚同学为家长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其中营养最合理的是(  )
A. 米饭、鱼、鸡、猪肉、鸡蛋 B. 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
C. 米饭、青菜、萝卜、芹菜、菠菜 D. 鱼、青菜、萝卜、苹果、桃
脂肪在人体内最终被分解为(  )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甘油和脂肪酸 D. 麦芽糖
老年人易发生骨折的原因是(  )
A. 骨中无机物含量超过 B. 骨中有机物占,无机物占
C. 骨中无机物含量超过 D. 骨中有机物含量超过
小刚上了初中后,发现自己逐渐长出了胡须,声音也发生变化了,与出现这些第二性征有直接关系的物质是(  )
A. 前列腺和子宫 B. 睾丸和卵巢 C. 精子和卵细胞 D. 雄性激素
下列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器官是睾丸 B. 形成②的场所是卵巢
C. ①是卵细胞 D.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清明小长假,同学们出门踏青,身体得到了锻炼的同时身心也得到了愉悦。调节这一活动的主要系统是(  )
A. 运动系统 B. 呼吸系统 C. 循环系统 D. 神经系统
吃饭时,要充分咀嚼的好处是(  )
A. 能将食物彻底消化 B. 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C. 增加食物的营养 D. 便于食物与酶充分接触
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  )
A. 豆腐 B. 米饭 C. 肥肉 D. 瘦肉
关于人体的吸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地方没有吸收功能
B. 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C. 小肠是靠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结构进行吸收的
D. 胃能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下列不属于“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的一项是(  )
A. 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B. 小肠长5-6米
C. 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突起 D. 小肠内有许多肠腺
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如图,静脉血管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和乙



如图是萌萌同学体检时的血涂片和化验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 ①具有运吞噬的功能
B. 图中的③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C. 当出现炎症时,细胞②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D. 该同学有贫血
下列关于青春期心理变化和心理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心积压的烦恼用恰当的方式宣泄
B. 有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时又有依赖性
C. 男孩和女孩性意识开始萌动是不正常的
D. 男女同学相处要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
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下列饮食方法中,科学合理的是(  )
A. 只吃水果和蔬菜保持身材苗条
B. 用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代替水
C. 刚过期的食品还可以食用
D. 谷类为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菜搭配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如图是“探究骨的成分与特性”实验示意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用镊子夹住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持续燃烧,燃烧掉的是______,煅烧后剩下的
是______,前者维持骨的______,后者维持骨的______。




图A、B两试管装入2毫升淀粉糊,再分别加入等量的唾液和清水,振荡使其反应充分,整个过程保持在37℃的条件下进行,据图回答:
(1)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
(2)淀粉糊不变蓝的是______试管。
(3)B试管的作用是______。
(4)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对消化有抑制作用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消化。
(5)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是从______开始(填消化道部位的名称)。淀粉在其中被消化成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结构,根据图回答问题:
(1)1号血管的名称是______,其中流的是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图中4号和7号代表的名称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
(3)某同学上肢发炎,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_____(填代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人体的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受精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如人、动物、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般由受精卵开始的。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动物还形成系统,进而构成植物体或动物,据此解答。
此题是基础性的题目,较容易,明确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
2.【答案】C
【解析】
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也都迅速发育。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是关于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思考作答.
关键是掌握青春期生理的发育,理解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
3.【答案】C
【解析】
解: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母亲与胎儿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胎盘。
故选:C。
此题考查胎儿的发育和营养。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胚胎发育最初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着床后来自母体。此时胎盘只是交换的场所。
4.【答案】C
【解析】
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此人是大量失血,因此不能输入大量的异型血。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的知识,据此答题.
关键点: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5.【答案】A
【解析】
解:通过分析可知,揉捏时会从纱布中渗出白色物质是淀粉,面团洗后剩下的是黄白色物质蛋白质。
故选:A。
种子的成分实验过程如下:
1.水分:取数十粒干燥的小麦放在干燥的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的地方,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观察试管内壁出现许多小水珠。
2.无机盐:用解剖针把一粒小麦种子串起来,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燃烧,种子先变成黑色的碳,碳继续燃烧尽后剩余少量灰烬。
3.淀粉: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团,用纱布包好后置于玻璃杯内的清水中揉洗,观察清水变成乳白色液体;取洗液5毫升放入试管中加热煮成糊状,冷却后加几滴碘酒,观察颜色变蓝色。
4.蛋白质:继续揉挤面团,直到面团基本上消失,纱布内有淡黄色的具有粘性和延展性的物质。向黄白色的面筋滴加双缩脲试剂,发现面筋变成红褐色,说明种子里含有蛋白质。
5.油脂:取小麦籽粒用火烘烤干后,切下胚,放在纸上挤压,纸上出现透明的油迹。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鉴定种子成分的实验。
6.【答案】D
【解析】
解: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A不符合题意;
B、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7.【答案】C
【解析】
解: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时刻在收缩和舒张,为血液的运输提供动力。因此,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是心脏。
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它有许多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如数量多、管壁薄、管腔细、血流慢等。故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
故选:C。
根据心脏的结构特点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分析解答.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毛细血管.
8.【答案】C
【解析】
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
故选:C。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9.【答案】C
【解析】
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故选:C。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各腔与血管的连接。
10.【答案】D
【解析】
解: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血液的成分及各组成的功能.
11.【答案】C
【解析】
解:维生素C的作用是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会患坏血病。坏血病的症状是皮下、牙龈出血。根据题中叙述的症状可以判断小王体内应该是缺乏维生素C而患上了坏血病。
故选:C。
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但作用却很大。据此解答。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维生素C的作用以及缺乏症。
12.【答案】B
【解析】
解:平衡膳食指南要求合理营养要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所以,B选项的午餐设计营养最合理。
故选:B。
我们所吃的食物能为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为了做到台理膳食,我们每天应均衡地吃含有这些营养的食物.
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
13.【答案】C
【解析】
解: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选:C。
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该题考查了脂肪的消化终产物:甘油和脂肪酸。
14.【答案】C
【解析】
解:少年儿童的骨成分有机物超过1/3,无机物不到2/3,这样的骨柔韧,弹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变形。
中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约为1/3,无机物约为2/2,这样的骨即坚韧,又有弹性。
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
综上所述,可知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骨的成分的应用解析知识.骨的成分随不同年龄阶段而发生变化,同时骨的物理特性也发生改变.
有机物的作用是使骨变得柔韧,无机物的作用是使骨变的脆、硬,记住两类物质的物理特性有利于我们识记这部分知识.
15.【答案】D
【解析】
解: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睾丸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
故选:D。
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洪亮而低沉的变声现象等.
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性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16.【答案】B
【解析】
解:睾丸能产生精子,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因此a是睾丸,①是卵细胞;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完成受精,因此②是受精卵;受精卵不断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初具人形,称为胎儿。
A、a是睾丸,正确;
B、形成②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错误;
C、①是卵细胞,是生殖细胞,正确;
D、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正确。
故选:B。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
17.【答案】D
【解析】
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神经构成。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运动系统的活动,同时也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所以,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故选:D。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是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18.【答案】D
【解析】
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的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在人的唾液中有消化淀粉的酶,食物咀嚼的时间越长,食物就会被研磨得越小越细,食物中的淀粉与唾液混合的时间就越长,就越能使食物与酶充分的接触,使更多的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大部分麦芽糖在小肠里被消化吸收。就餐时如果狼吞虎咽,食物没有与唾液充分混合,严重影响食物中淀粉的消化。此外由于食物在口腔内没有得到充分咀嚼和搅拌,还会加重肠道的负担。
故选:D。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有充足的时间被消化;如果狼吞虎咽,则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随食物一起进入胃中
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
19.【答案】C
【解析】
解: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其乳化作用,即将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加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了脂肪消化。选项中,豆腐、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米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淀粉,肥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脂肪,因此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肥肉的消化。
故选:C。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其中,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加大了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称为机械消化;通过消化酶的作用,把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的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称为化学消化。
此题考查了胆汁对脂肪消化的促进作用。
20.【答案】A
【解析】
解:A、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地,大肠无消化功能,但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A错误;
B、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B正确;
C、小肠是靠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结构进行吸收的,C正确;
D、胃能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D正确。
故选:A。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不同的器官功能不同,解答即可。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D
【解析】
解: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和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了。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而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有消化作用,应和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小肠适合吸收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应结合者小肠的结构特点理解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2.【答案】B
【解析】
解: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甲中的血液流动方向可知:甲是动脉血管,丙是毛细血管,乙是静脉血管。 可见B正确。
故选:B。
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此题考查了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3.【答案】A
【解析】
解:A.①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A错误;
B.图中③血小板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B正确;
C.当出现炎症时,②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加,C正确;
D.表格中萌萌同学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比正常参考值低表明萌萌同学患有贫血,D正确。
故选:A。
(1)血液的成分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
项目 血细胞类型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形状 面凹的圆饼状 球形 形状不规则
有无细胞核 无(成熟的红细胞) 有 无
大小、数量 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 最大
(4.0-10.0)×109个/L 最小
100~300×109个/L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止血和加速凝血

(2)血液内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导致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形成贫血
(3)图中,①数量最多无细胞核,是红细胞;②体积最大有细胞核,是白细胞;③体积最小是血小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以及贫血的原因和预防。
24.【答案】C
【解析】
解;A、内心积压的烦恼用恰当的方式宣泄,正确;
B、有独立意识,但遇到挫折时又有依赖性,正确;
C、男孩和女孩性意识开始萌动是正常的,错误;
D、同学相处要有礼有节,建立真诚的友谊,正确;
故选:C。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琉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
熟记掌握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变化及其卫生。特别注意掌握青春期的卫生清洁问题,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各项变化,寻求父母、老师等的帮助,树立正确的观念。
25.【答案】D
【解析】
解:A、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要做到合理膳食。只吃水果和蔬菜,只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脂肪是备用能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A不符合题意;
B、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因此人体要及时获取充足的水分,不用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代替水。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容易造成营养过剩,而且饮料中的添加剂对人有害,B不符合题意;
C、过期的食品不可以食用,如果食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C不符合题意;
D、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谷类为主,水果蔬菜和肉类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合理。能保证人体营养的需要,D符合题意。
故选:D。
合理膳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每日的食谱要健康合理,尽量低油低盐,一日三餐,按时就餐,营养合理均衡,据此解答。
按照我国营养学家设计的“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搭配食物,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26.【答案】有机物 ? 无机物 ? 柔韧 ? 硬度
【解析】
解: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一般不能燃烧,因此在煅烧骨的时候,骨中失去的是有机物,剩下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这种成分与骨的硬度有关。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其中无机盐主要是钙盐,因而骨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它是骨具有柔韧。这两种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故答案为:有机物;无机物;柔韧;硬度
(1)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骨胶原蛋白)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常用煅烧法和盐酸脱钙法来验证。
(2)盐酸脱钙法:将鱼的肋骨浸泡在15%的盐酸中,无机物在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是能被溶解出来,剩余的物质是有机物,骨这时会变的柔韧,骨能对折弯曲,称为骨的脱钙。
(3)煅烧法:将鱼骨用火烧,有机物能燃烧,且有焦糊的味道,剩余物为无机物不易燃烧,骨会慢慢变成灰白色,变得脆硬,用镊子轻敲煅烧后的骨,骨会碎裂,为骨的煅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骨的成分以及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
27.【答案】碘液 ? A ? 形成对照 ? 减少 ? 口腔 ? 麦芽糖
【解析】
解:(1)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在实验中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淀粉的存在。
(2)A、B一组对照实验中,A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在适宜条件下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淀粉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会变蓝。
(3)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该实验中,B试管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4)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对消化有抑制作用,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会作适应性调整,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而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就减少,结果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因而影响消化。
(5)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在口腔里,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初步消化作用,因此淀粉的消化始于口腔。
故答案为:(1)碘液;(2)A;(3)形成对照;(4)减少;(5)口腔;麦芽糖。
从题干中的图示可以知道,这是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做该类题时要注意综合考虑。
28.【答案】主动脉 ? 动脉血 ? 房室瓣 ? 防止血液倒流 ? 一
【解析】
解:(1)1号血管的名称是主动脉,其中流的是动脉血;
(2)图中4号和7号代表的名称是房室瓣,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某同学上肢发炎,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药物经上下腔静脉首先进入右心房。
故答案为:
(1)主动脉;动脉血;
(2)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
(3)右心房。
观图可知:一是右心房、二是右心室、三是左心室、四是左心房、1是主动脉、2是肺动脉、3是肺静脉、4是房室瓣、6是下腔静脉、7是房室瓣、9是上腔静脉,解答即可。
掌握心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