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导学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导学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04 17:5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
3.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1.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教学重点】
1.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解释有关光的折射现象.
导学学案
教学流程
我会自学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课本图4-26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 .
3.光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 而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 入射角.
我能参与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1.如图所示,MN为两种物质的界面.光线AO为______光线,光线OB为______光线,光线OC为______光线.∠AOD是______角,∠DOB为______角,∠QOC为______角.从图中可知入射角为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折射角为______.
2.在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是 ( )
A.人在平静的清澈的湖水中看到自己的像
B.日食和月食
C.看到插入水中的直尺出现了弯折
D.小孔成像
3.筷子放在盛有水的碗里,侧面看去筷子发生曲折,这是由于光的( )
A.折射现象 B.反射现象
C.漫反射现象 D.镜面反射现象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4.当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 )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
B.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
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减小
5.光由空气斜射向水面上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图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6.如图,作出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7.在岸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
8.若水中的鱼能看到岸边的人,它看到的人其实是( )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 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9.如图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不动 D.无法确定
我能解决
例题: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是法线.
我会解决
1. 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某透明介质上,在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已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4°,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_____,折射角为_____.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B.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3.用汽枪射击池水中的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 ? )
A.看到的鱼 B.看到的鱼的上部
C.看到的鱼的下部 D.看到的鱼的左边
4.如下图所示,哪个图正确的表示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情况 ( )
5.在海上旅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实际大海上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 )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光从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6.画出图中光线AO过O点以后的折射光线的大约方向.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由某介质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已知∠1=∠2≠∠3,试指出图中的界面和法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我会总结:
我能迁移
1.如图所示,光线射到由玻璃制成的三棱镜上后经玻璃和空气的两个界面折射后形成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2.如右图所示,为什么池塘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若要用竹竿去击中它,应瞄准哪一点?若要用一束光线去击中它,又应瞄准哪一点?
答案:
我会自学
1.发生偏折 2.入射角 折射角
3. 同一 法线的两侧 改变 改变 小于 大于
我能参与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1.入射 反射 折射 入射 反射 折射 55 55 20
2. C 3. A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4. B 5.D 6.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7.高(或浅) 折射现象 8.D 9.A
我能解决
例题:AO; OC; OB; NN’
我会解决
1. 56° 34°2. A 3. C 4.C 5. D
6.
7.
我能迁移
1.D
2. 石块从池底A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A′发出来的.A′就是A的虚像,A′比A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池塘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若要用竹竿去击中它,应瞄准A
若要用一束光线去击中它,又应瞄A′.
创设情景
演示或分组实验: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移动碗,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共建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问题一:演示或分组实验: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的玻璃砖最好用半圆形的),用激光灯将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再由玻璃砖斜射入空气,让学生观察现象,光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
问题二:演示或分组实验: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激光灯将光由空气斜射入水,让学生观察现象,光的传播方向是否改变?
进行全班交流活动.根据观察现象,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得出光的折射的定义.
小结: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在两种透明介质的交界面上,并且进入了另一种介质;必须是斜射.发生折射的同时,也一定发生反射.
请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哪些折射现象,教师做补充.
1.教师把刚才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2.从图中介绍,什么是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问题三:演示或分组实验(利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1:把旋转光屏分别向前、向后折,让光以某一角度射向水面,大家能否看到水中的光线,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折射光线?
实验2:使光屏在同一平面上,让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改变入射角,再做两次.演示或实验过程要让学生观察:
(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折角和折射角哪个大?
(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折射角将如何改变?
(3)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能在法线的同侧吗?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1、2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3: 让光垂直射向水面观察一下进入水中的光线沿什么方向?传播方向是否改变?
引导学生实验或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各是多少度?
实验4:先让光由空气射入水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折射光线的位置.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观察光线是否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小结:①掌握光的折射规律,首先弄清一点(入射点);二角(折射角、入射角);三线(法线、折射光线、入射光线).②在确定折射角、入射角时,法线是关键.③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④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和折射角都是0°.
知识点三: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问题四:如图所示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变弯折了?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画图分析得出结论.同时分析创设情景的问题.
问题五:引导学生读课本图4-27弄清公路上的海市蜃楼现象.
小结:从一种介质看另一种介质中的物体,所看到的都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的虚像,(1)从水面上观察水面下的物体比原位置变浅了;(2)从水面下观察水面上的物体比原位置变高了.
知能应用
出示题目,学生讨论、交流,寻找方法.
小结:明确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由反射现象是在同种介质中,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界面,从而确定法线,由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确定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
诊断评价
出示评价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