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会用弹力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会应用测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增强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导学学案
教学流程
我会自学
1.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这个力叫 ,拉力、压力都属于 。
2.测量力的工具叫 ,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测量力的工具是 。
3.弹簧测力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 ______(选填“匀称”或“不匀称”)的。
4.测量前要了解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要明确______。
5.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 方向一致。
我能参与
知识点一:弹力
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 。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这个力叫 ,拉力、压力都属于 。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 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 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3.下列事例中,不是应用弹力工作的是( )
A.撑杆跳高
B.跳远
C.玩具弹簧枪射击子弹
D.守门员用力扑住射向球门的足球
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
4.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5.关于弹簧测力计上零刻度的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是?(??? )
A.弹簧的长度为零???? ?
B.弹簧的伸长为零
C.弹簧所受的拉力为零???
D.指针的初始位置
知识点三: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6.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A.试试弹簧的弹性??????
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7.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 ,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N.
我能解决
例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例2:小红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拉力/N
0
5
10
15
20
25
30
40
指针的
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分析实验数据,写出你能得到的结论。
(2)举出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实例
。
我会解决
1.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
我会总结:
我能迁移
1.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
D.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2.小刚在“自制测力计”的实践活动中,想知道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于是他取了原长lo=5cm的一条橡皮筋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次数
拉力
F/cm
橡皮筋
长度L/cm
橡皮筋伸长(L-L0)/cm
0
0
5.0
0
1
0.1
5.5
0.5
2
0.2
6.0
1.0
3
0.3
6.5
1.5
4
0.4
7.0
2.0
5
0.5
7.5
2.5
请你分析表中数据并填空:
F2∶F1=2∶1 (L2-Lo)∶(L1-Lo)=2∶1
F3∶F1=3∶1 (L3-Lo)∶(L1-Lo)=3∶1
F4∶F1=4∶1 (L4-Lo)∶(L1-Lo)=
F4∶F2= (L4-Lo)∶(L2-Lo)=2∶1
F5∶F4=5∶4 (L5-Lo)∶(L4-Lo)=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两次的伸长之比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橡皮筋两次所受拉力之比.
创设情景
出示橡皮筋,拉橡皮筋变长,发生形变,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请同学们利用你身边的东西试一试,看还有哪些物体有类似橡皮筋的特性。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自主学习
出示导学提纲,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共建
知识点一:弹力
问题一:你利用弹簧或塑料尺用力让其发生形变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小结:让弹簧发生形变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力。这种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问题二:两个物体间要产生弹力,必须要互相接触吗?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那些力是弹力?
小结:两个物体间要产生弹力,必须要互相接触,并且互相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才行。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是弹力
问题三: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有弹力的应用?例跳水的跳台、撑杆跳撑杆、弹簧测力计等。
小结: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知道弹力的产生及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点二:弹簧测力计
问题一:弹簧测力计是测力大小的工具,它有几部份组成?
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主要由弹簧、挂钩、外壳、刻度盘指针组成。
问题二: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性质制作的?
小结:利用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大的性质制作的。注意引导弹簧的弹性范围与伸长量的理解。
知识点三: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问题: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小结:
①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②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③使用前要先看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回零。
④测力时被测的力要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
学生分组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⑴感受1N、3N、5N、10N的力
⑵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
⑶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相拉时,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小结:各小组同学分别感受力的大小。拉头发时注意读数,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知能应用
出示题目,学生讨论、交流,寻找方法。
诊断评价
出示评价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根据反馈的情况进行补偿。
教学反思
参考答案
我会自学
弹力、弹力
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大、匀称
量程、分度值
被测的力
我能参与
形变、弹力、弹力 2.D 3.D
4.力、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量就越大
5.B 6.B 7.C 8.0—5N 、1.5N
我能解决
例1 :B
例2:弹簧在一定的范围内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
我会解决
1.C 2.B 3.A
我能迁移
1.B
2.4∶1 2∶1 5∶4 等于 点拨: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