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美术)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精细的描写
设计者
领域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学
准备
教师
教材,静物图片
学生
教材、2b铅笔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发现静物线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
学习写生用线进行精细描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正确的观察习惯。
重点
掌握抓住物象的特征用线进行精细的描写的方法。
难点
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物象的特征。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欣赏分析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门采尔:德国文艺复兴丢勒之后最伟大的画家。19世纪的素描巨匠,而且是伟大的油画家、版画家、水粉画和水彩画大师。异常勤奋,岁月有朝夕,艺术无黄昏,直到暮年他仍作画不辍。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板书课题《精细的描写》。
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线条丰富。
认识了解门采尔。理解素描的含义。
直观感受精细的描写。
二、讲授新课
1、再次欣赏《两个中国香炉》
这幅画给你什么感受?
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这幅画的线条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画家怎样的感情?
板书:构图丰满
线条丰富
刻画精细
2、欣赏精细的描写其他作品。
(1)通过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2)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 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5)教师示范两种线条的组织形式,请学生再画出几种。
(6)能否对物体的细节使用想象中的线条?
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作品。问:你喜欢哪位同学的组品呢?为什么?
4、教师示范
画得很精细,线条丰富,有多样的线条,线条有粗细轻重的变化。这幅画表达了画家对中国艺术的浓厚兴趣……
疏密的变化。
线条有秩序又有变化,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画面构图方法及物体前后关系的表现。表现出物体特点,注意线条的变化与精细的描写。
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
解决重点难点
三、学生作画
布置作业:提示学生画的大一些。注意线的疏密变化。
学生写生
培养学生的线造型能力。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发现静物的美感,练习用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
完成精细的描写。
难点
在创作中,线条的组织与排列,对物体特征的表现。
教学流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
回忆上堂课的学习内容
强调上课堂绘画出现的共性问题。
巩固学习内容。
二、学生作画
辅导要点:画面的构图
特征的描写
线的组织
学生用线进行精细的描写。
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观察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三、欣赏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
学生之间互评
教师点评
学生观察、分析并发表看法。
培养评价能力。
四、课后拓展
欣赏其他的静物写生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练习。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板书设计
3.精细的描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