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八课《发现美丽》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湘版六年级下册第八课《发现美丽》的第二课时,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发现美丽》的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寻远古神怪艺术形象的表现特点,加以创造制作出新的艺术作品。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材料的特性,再运用合适的方法将平面图形制作成立体形象,让学生感受二维造型到三维造型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感知体验,让学生能从抽象绘画作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运用适当的材料及方法,将平面图形设计制作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立体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感知作品、尝试体验,小组讨论等形式有效的解决本课的重点。教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建立立体造型意识,通过师生合作及教师示范让学生掌握方法,制作出喜欢的立体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对抽象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如何将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形象,教学难点是不同材料制作方法的运用。
第二部分:说教法
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创设、观察发现、微课、教师示范等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助手实时分享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见的问题,真正的实现高效课堂。
第三部分: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通过感知作品,然后尝试体验、探究学习逐渐找寻制作方法,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学习中,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的作品展示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让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及时反馈,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及艺术技巧。
第四部分: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首先以一位五岁小朋友的绘画作品导入,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童真童趣,再出示小朋友的妈妈根据画中形象制作的立体布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立体形象,切入主题。
二.感知身边的各种材料,发现方法
在这个探究学习过程中,以学生最常用的纸、泥、布这三种材料为例,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教师引导,微课等形式逐渐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性,发现制作方法。
三.分组学习,交流
学生小组内看一看,说一说作品的制作材料及方法,再请各组学生说一说你的收获,这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有一个学习反馈,并归纳小结出不同的材料所用的制作方法就不同,为后面学生制作理清思路。
四.教师示范
师以书中阴山岩画中的人脸像为例,将其制作成立体形象,以视频直播的形式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制作方法,并提示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学生创作,教师进行辅导
在辅导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讲解及指导,可结合学生情况进行单独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完成后的作品放到前面的展台上。
六.作品展示及讲评
教师先带全班学生集体到展台前欣赏作品,清晰直观的欣赏到每一件作品,充分感受立体形象的美,然后回位请学生说一说喜欢的作品及原因,学生评价完后教师做补充,教师引领学生感知作品的艺术美感。
七.知识拓展
欣赏外国大师们的雕塑作品,感受抽象元素在雕塑作品中的运用,并思考其制作方法,丰富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对今天所学知识有一个知识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