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练习(打包8套)苏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课件练习(打包8套)苏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7-07 07:20:20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

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有较大差异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
C.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D.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
解析: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秋冬季节与夏季相比,蝗虫的种群密度有较大差异;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在同一环境下差异很大;性别比例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是种群密度。
答案:D
2.某一生物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可能是(  )
A.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B.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C.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
D.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
解析:年轻个体非常少,成年和老年个体较多,此种群的年龄结构应为衰退型,其出生率应小于死亡率。
答案:B
3.有关样方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数目一定为10个
B.一般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样方的大小一般为1 m2
C.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是固定的
D.对乔木的调查取样与双子叶植物的调查取样完全相同
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的选取并不是固定的,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大小一般为1 m2,而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应更大一些。另外样方的数目也不是固定的,一般来讲,所取的样方数目越多,调查结果越可靠。
答案:B
4.在对某地的麻雀种群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将这些麻雀腿上套好标志环并放掉,数日后又捕获麻雀40只,其中有标志环的为5只。则该地的麻雀大约有(  )
A.2 000只 B.400只
C.200只 D.500只
答案:B
5.在调查动物物种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其中需注意的一点是标记不能过分醒目,这是因为(  )
A.要使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B.要注意色素应无害
C.在调查研究期间标志不能消失
D.不能导致动物产生疾病、感染等
解析:标记醒目与否与标记消失的难易、标记物有害无害无直接联系,而与动物在被捕过程中被捕的机会相关,标记过于醒目会增加动物被捕获的可能性。
答案:A
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少,该种群密度下降是因为(  )
A.雄性个体数量的减少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成年个体大量迁出使幼年个体数量比例减小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影响,雌性个体数量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解析: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导致种群中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影响种群出生率,使种群的密度下降。
答案:D
7.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中,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D.合理密植农作物时,其种群数量可以大于K值(环境容纳量)
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在“S”型增长曲线中,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同的,在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将保持相对稳定。种群数量的最大值是环境容纳量,不会因合理密植与否而改变。
答案:B
8.甲、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解析:图甲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种群密度将增大。图乙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种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B
9.下图表示某种昆虫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湿度的影响
B.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受温度的影响
C.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D.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只与种群大小有关
解析:由图示可知,同一湿度不同温度时,种群数量不同,说明昆虫种群数量变化受温度影响,同理,同一温度不同湿度条件下,昆虫种群数量也不同,说明昆虫种群数量变化受湿度影响。
答案:C
10.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答案:D
11.下图表示在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S”型曲线中,是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的时候,而K值是种群增长速率几乎为0的时候,即种群数量不增长。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答案:C
12.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2时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B.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2时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C.甲图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在t1时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D.甲图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在t1时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结构
解析:从甲图可知,幼年个体多于老年个体,所以为增长型,而乙图的t1时期增长率>0,t1后种群数量继续增大,所以从年龄结构上来看也属于增长型;而t2时增长率为0,所以年龄结构应为稳定型。
答案:C
13.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后回答问题。

(1)如果种群处于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没有资源和空间的限制,种群内个体数量的增长曲线是  。?
(2)如果将该种群置于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内的个体数量增长曲线是  。?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种群的   和   、    和    。?
(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
解析:在理想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符合a;而在有限的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受到食物、空间等条件的限制,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出生率要下降,死亡率上升,所以种群不可无限增长,呈“S”型曲线,如b。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阴影部分为a曲线的种群数量与b曲线的种群数量差,为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量。
答案:(1)a
(2)b
(3)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
(4)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
14.下列是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着重要意义。试举一例:      。?
(2)如图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各调查小组对苦荬菜调查的结果统计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 0 2 3 3 4 6 4 2 3 3
(3)上表是该班级10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则该地块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    。?
解析:植物的取样调查常用样方法,就是在被调查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并计数所有样方内个体数(注意样方内部及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个体均计数),计数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求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答案:(1)害虫防治
(2)将样方内部及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均涂黑
(3)3株/m2

15.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共4组实验,用1 000 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糖 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1)图中曲线①、②和③分别是  组、  组和  组的结果。?
(2)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                      。?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                  。?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和             。?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气且营养物质丰富的情况下,繁殖速度较快,如A和B实验组营养物质浓度一样,但培养液体积不一样,B组中培养液多,对锥形瓶来说,气体交换面积减小,种群获得的氧气少,不利于酵母菌的繁殖;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取样时注意将酵母菌悬液摇匀,同时视待测菌液加无菌水适当稀释;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干净,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损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放入盒内保存。
答案:(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质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浸泡和冲洗







PAGE



7



(共31张PPT)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构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生物群落的构成

1.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
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
C.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响尾蛇与全部植物
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
解析:蛇、鸟都是一类生物的总称,如蛇包括眼镜蛇、蝮蛇、响尾蛇等,鸟包括喜鹊、麻雀等。森林中的全部植物不能构成群落,未包括森林中其他生物,如动物和微生物等。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构成种群,某池塘中全部生物构成群落。
答案:A
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解析:在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布从上到下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这种分布是由阳光的强弱引起的,而动物的垂直分布是由食物的垂直分布导致的。
答案:D
3.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解析:在生物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群落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片甘蔗田被弃耕以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有了一年生杂草的覆盖,土壤的条件会得到初步改善,一些多年生杂草接踵而至,此时物种的数量要比种植甘蔗时多得多。
答案:C
4.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物种组成及比例
解析:森林中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说明群落在垂直方向具有分层现象,属于垂直结构。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属于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点,为水平结构。
答案:A
5.下列关于“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解析: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也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答案:A
6.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概率很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种群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斗争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
解析: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复杂关系,它们是相互适应的,从而使得这两个物种能够长期保留下来。如果捕食者将猎物全部捕食掉,则捕食者会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答案:D
7.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水池中原有的两个物种甲与乙之间符合捕食关系的曲线,其中甲为藻类,乙为浮游动物。当在水池中加入物种丙后,改变了原来的种间关系,其中丙专食浮游动物。当投入大量物种丙后,乙会因为丙对它的捕食而消失,而丙也会因为乙的消失而缺乏食物也消失,甲会因为乙消失而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增加。丙和乙可竞争空间和氧气等资源。
答案:C
8.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单独培养(甲)和混合培养(乙)时的种群增长速度。从该图所示的结果可以推断(  )

A.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个体大
B.双小核草履虫是大草履虫的捕食者
C.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大草履虫比双小核草履虫个体大
解析: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时,两者都能良好生存,但培养相同的天数后,双小核草履虫的个体数比大草履虫个体数要多;而把两者放在一起混合培养时,两者为了共同的生活资源而竞争,结果大草履虫减少直至消亡,双小核草履虫获胜并得到充分的生活条件而生存,可见双小核草履虫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答案:C
9.有关探究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的活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探究活动一般都采用样方法
B.该探究主要针对大型动物进行,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
C.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D.若完成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大型动物还存活,最好再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解析: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而最好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实验彻底结束后,还存活的大型动物最好放回原地,因它们对土壤中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答案:C
10.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物种进入该生态系统后,开始都表现出了增长的现象,一段时间后,a种群的数量变化表现为“S”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数量后逐渐减少,最后全部死亡。所以两个种群之间可能是竞争关系,但竞争程度是由弱到强再到弱。
答案:C
11.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的营养级高
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解析:一般说来,先递减的是被捕食或寄生的对象,所以种群①为被捕食者,种群②为捕食者。
答案:D
1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个)。
物种 1 物种 2 物种 3 物种 4 物种 5 物种 6 物种 7 物种 8 物种 9 物种 10
甲 类 群 样本1 55 10 0 15 12 0 42 0 21 10
样本2 52 30 0 23 13 0 41 0 22 12
样本3 48 20 0 20 15 0 39 0 20 11
乙 类 群 样本1 33 40 12 40 0 10 25 11 15 22
样本2 35 60 10 41 0 12 30 14 17 21
样本3 34 50 18 35 0 11 26 12 16 19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甲类群中物种种类比乙类群中物种种类少,因而可确定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乙类群中物种7的种群密度较甲类群中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而物种4在甲类群的种群密度较乙类群的种群密度小。
答案:C
13.下图中,表示a、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请根据四幅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你认为用哪个图的曲线表示白蚁与其肠道内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最合适?  。?
(2)你认为图①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   ,其中a表示     ,b表示    。?
(3)你认为哪个图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  。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  。?
(4)图④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图中a代表     ,b代表   。?
解析:图①曲线表示捕食关系,因为两曲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数量变动关系,其中b曲线的数量变动随a曲线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是被捕食者,b是捕食者;图②表示竞争关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生态位重叠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若生态位完全重叠会出现竞争排斥现象,图②曲线反映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竞争结果;图③曲线表示互利共生关系,如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白蚁和其肠道中的鞭毛虫等生物间的关系;图④曲线表示寄生关系,寄主种群数量增加时,寄生生物感染的机会也增加,开始往往是寄主种群在发展,但寄生生物种群也随之发展,由于寄生生物会对寄主造成伤害,使寄主的死亡率提高,导致寄主种群数量下降。对寄生生物抵抗力差一些的生物被淘汰了,抵抗力强一些的生物能继续生存下去,在寄生生物与寄主之间的生存斗争中,寄生生物也在尽可能地减少对寄主的伤害,因为寄主全部死亡对寄生生物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进化过程中,寄生生物与寄主之间有一种动态平衡关系。
答案:(1)③ (2)捕食 被捕食者 捕食者 (3)② b
(4)寄生生物 寄主
14.下图甲所示是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乙所示是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调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2)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3)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     株/m2。?
(4)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    结构。?
(5)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① ;?
② 。?
解析:(1)应根据统计结果(如图乙)反推出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关系,进而命名。如该研究的课题可命名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是样方法。(2)分析图乙曲线的变化,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最后保持稳定。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选取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时的最小面积,为S0 m2。(3)估算种群密度,取单位面积内各样方中物种数的平均值,即株/m2。(4)导致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强度。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因为森林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5)调查群落的结构应从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着手。①垂直结构: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答案:(1)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的研究 样方法
(2)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稳定 S0 (3) (4)光照强度 垂直 (5)①垂直结构:植物、动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 ②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
15.根据“统计大型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无数动物的家园,这些动物对         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土壤中大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                   。?
(3)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如白天或晚上)同一块土壤中的大型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请你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
解析: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是无数大型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动物有蚯蚓、鼠妇、马陆等,这些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所以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答案:(1)动植物遗体的分解
(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3)如表
第一罐丰富度 第二罐丰富度 第三罐丰富度 平均值
白天
晚上









PAGE



1



(共20张PPT)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演替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1 2 3 4 5









生物群落的演替

1.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次生演替 D.初生演替
解析:在原林地上有植物生存的土壤和留下的植物繁殖体,通过群落演替形成了现在的针叶林,这种演替叫次生演替。
答案:C
2.下列关于弃耕农田和裸岩上的演替,说法正确的是(  )
A.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B.裸岩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C.这两种演替过程完全相同
D.这两种演替过程不完全相同
解析: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除了群落内部的环境变化、外界环境的变化等外,人类活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在影响着群落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这两种演替的过程不完全相同。
答案:D
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解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分布的变化,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群落演替。光照是影响群落演替的条件之一。
答案:D
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C.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
D.在人类干预下群落可按一定进程发生演替
解析: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A
5.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
A.地衣使土壤中的有机物增多
B.有机物越丰富,土壤的透气性越差
C.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随有机物的增加而增加
D.灌木容易得到阳光而取代草本植物
解析:在光裸的岩石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是初生演替。地衣阶段使土壤中微生物群落越来越丰富。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进一步丰富,且土壤的透气性越来越好。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逐渐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发展到灌木阶段。
答案:B
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群落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
解析:群落演替应是其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使没有受到干扰或破坏,群落也是会发生演替的。在自然状态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答案:B
7.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干涸池塘阶段 ②灌木阶段 ③乔木阶段 ④草本植物阶段
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解析:废弃池塘中发生了次生演替。在池塘塘泥中有机物丰富,草本植物种子容易发芽生根,使土壤表层有机物质逐渐增多,保水能力也逐渐增强,几年后,一些小灌木便长起来,形成灌木丛,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便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优势种,灌木渐少,乔木逐渐蔚然成林。
答案:D
8.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解析: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在不断变化,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快;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
答案:D
9.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一定是破坏性的
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人类活动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解析:群落演替是有规律的,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不能任意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否则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答案:C
10.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答案:D
11.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该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其最初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人类活动的影响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该岛屿一定发生过较为漫长的初生演替。
答案:B
12.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中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解析:乙的物种丰富度从0开始,故是初生演替,而甲是次生演替。气候适宜的情况下,甲、乙均可演替为森林,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答案:C
13.云杉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是我国西部和西南部亚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下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采伐消退”过程说明了              。?
(2)“复生”过程对于生物群落的变化来说属于      。?
(3)云杉林被采伐后所发生的变化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因素有                  ,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有           。(各举两例)?
(4)新生的云杉林和采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了,原因是什么?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既受群落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植物种子的数量及散布、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生物繁殖、迁徙等,同时也会受来自外界环境的干扰,如人类活动、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由于受这些内外因素影响,导致新生云杉林与原云杉林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
答案:(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次生演替
(3)植物种子的数量和散布、生物繁殖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
(4)演替需要时间长,期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14.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类的许多活动,却对群落的自然演替产生负面的影响。仔细阅读以下事例,回答问题。
事例一: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65年为25.7%,1974年为18.7%,1981年仅为8.35%,并且因地面遮盖程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了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绝灭,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面积在1967年为4万多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另外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物种也濒临绝灭。
事例三:一种原产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乏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事例四: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
(1)以上事例可以说明人类的哪些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的演替?
 。?
(2)你认为在草原地区,从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出发,应如何合理利用草原?
 。?
(3)以上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和    进行。?
(4)(多选)下列属于人类不良活动所造成的群落演替趋势的是    。?
A.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B.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C.有些物种可能绝灭
D.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5)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下列不是群落演替特点的是    。?
A.有规律        B.可预测
C.有一定的方向 D.永远进行,无终止
(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人们的乱捕滥伐、掠夺式开发利用、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活动可能导致现有群落的破坏而引起群落演替。在草原地区,为防止草原群落的演替,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如果载畜量过大,就会造成牧草的过度消耗,引起群落演替,优质牧草逐渐减少,甚至消耗殆尽,杂草就会取而代之。题中事例可以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群落演替的特点是有规律、可预测和有一定的方向。进行“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1)乱捕滥伐、掠夺式开发利用、引入外来物种、过度放牧、围湖造田等
(2)在草原地区,应该科学地分析牧场的载畜量,做到合理放牧。如果载畜量过大,就会造成牧草的过度消耗,引起群落的演替——优质牧草逐渐减少,甚至消耗殆尽,杂草就会取而代之。因此,应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出现这种有害的群落演替趋势
(3)速度 方向
(4)CD
(5)D
(6)D
15.探究水体中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如下。
①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冷却至室温后,在大烧杯中加入3/4容积的干稻草溶液,取一滴溶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将此烧杯放置在一个不受干扰、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让它滋生大量的细菌。
②放置3天后,用池塘水加满烧杯,混合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③每隔3天,用滴管分别取烧杯表层、靠近烧杯侧壁的表层以下、烧杯底的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对照原生动物的图谱,识别你观察到的每一种生物,同时估计一下你的样本中每种生物的相对密度,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④当你观察到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可结束实验,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溶液。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因素会影响这个群落的演替?
 。?
(2)你观察到的这些生物来自哪里?
 。?
(3)请你预测一下,烧杯中的群落将如何演替?
     。?
解析:群落中的有机物、温度、酸碱度、水质等都会影响到群落的演替;能观察到的生物主要来自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来自空气;随着水体中有机物的消耗,异养型的原生动物数量会越来越少,最后趋于消亡。
答案:(1)有机物、温度、酸碱度、水质等
(2)主要来自加入的池塘水,也可能来自空气
(3)原生动物消亡







PAGE



1



生物群落的演替测评A
(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B.任何区域初生演替的结果都是形成森林
C.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解析:垂直结构是群落所具有的特征。若是干旱环境,演替的结果就不是森林。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如草原生态系统中蛇与鹰的关系是竞争和捕食。
答案:D
2.生物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
解析:群落空间结构的分化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是非常有利的。如在森林中,乔木分布在群落的最上层,直接接受强烈的太阳光的照射,有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乔木层并没有把所有的阳光都吸收掉,还有很多光透射到林下,所以在乔木层下面还有灌木层和草本层,这是对光资源的充分利用。
答案:C
3.“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
A.食物(养料)充足 B.没有敌害
C.没有竞争 D.资源、空间有限
解析:在自然环境下,由于资源、空间有限,种群的增长不会呈现“J”型曲线,而是呈现“S”型曲线。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会呈现“J”型曲线。
答案:D
4.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因素,主要是(  )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③出生数量和死亡数量 ④迁出率和迁入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对未来的种群数量有预测作用。
答案:D
5.下图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

解析:如果幼年个体比例大,老年个体比例小,种群密度会变大,反之会变小。
答案:A
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可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可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
解析:蔓生或丛生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对昆虫卵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宜采用样方法。
答案:C
7.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 ②吸收果树中的水分和养分 ③竞争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 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菟丝子吸收果树中的水分和养分,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因此,菟丝子与龙眼、柑橘为寄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
答案:D
8.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性有关
D.群落中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
解析:竹林中的竹子组成的是一个种群,而垂直结构是针对群落而言的。
答案:A
9.下图中E、F分别代表两种生物,H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则下列四图依次代表的生物关系是(  )

A.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竞争
B.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竞争
C.寄生、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D.竞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
解析:由图示含义及箭头代表的营养流动方向推出E、F间的关系:①中E和F互惠互利;②中E和F为寄生生物从寄主获取营养;③中E被F捕食;④中E和F都以H为食物。
答案:B
10.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和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解析:①②③④分别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
答案:D
11.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败者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解析:从曲线上看出,两曲线发生周期性变化。每一周期总是N1种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之后也随之增长,说明N2以N1为食。
答案:B
12.下列有关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繁殖体的传播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
B.群落演替的动力是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
C.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群落演替的催化剂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会引发群落演替
解析: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过程。
答案:D
13.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结构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
年龄期 个体数
甲 乙 丙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
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解析:甲种群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种群各年龄段个体数量相当,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丙种群幼年个体较少,老年个体较多,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答案:A
14.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解析:跳蝻活动范围很小,一般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对于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运用标志重捕法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且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答案:C
1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的这首《归园田居》中第一句隐含的种间关系及第三句反映出的生物学知识是(  )
A.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无影响
B.竞争关系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C.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会发生变化
D.捕食关系和撤去人类活动后群落演替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豆苗和草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项正确。
答案:B
1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解析: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主要的区别在于演替起始的条件不同。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是也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B
17.生态学家高斯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将此数值定为K值。下列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他培养条件下
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有可能不同
解析:K值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容纳某种生物的最大数量,因此依据题意可知,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只适用于该培养条件下。
答案:A
18.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年)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种群数量(个) 25 46 208 440 770 1 380
A.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1 380个
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
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
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仅统计到1942年,以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无法得知,故无法确定该岛屿的环境容纳量,A项错误;种群数量增加导致种内斗争逐渐增强,B项错误;在此期间的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C项错误;种群数量增加是由于环境阻力较小,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D项正确。
答案:D
19.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裸露泥滩 米草群落
招潮蟹类 物种数 5 3
个体总数 18 12
厚蟹类 物种数 1 2
个体总数 14 9
沙蚕类 物种数 2 0
个体总数 12 0
泥螺类 物种数 1 1
个体总数 10 10
蛤类 物种数 2 0
个体总数 14 0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低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裸露泥滩的物种数为11种,米草群落物种数为6种,所以A项错误;从表中看出除泥螺外,其他生物的密度都是裸露泥滩高,所以B项错误;只要是常规底泥采样器采取的结果都会得出正确结论,所以C项错误;不同的生物都会有不同的活动时间,比如说蟹类多会晚间活动,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所以D项正确。
答案:D
20.下列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解析: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种群才呈现“J”型曲线;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仍然是“S”型增长;“S”型增长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的K值不同。
答案:B
21.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解析:一块田地中的玉米是一个种群,不存在群落特征,合理密植是为了削弱种内斗争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答案:C
22.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B. 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解析:t3时种群的增长速率已经由最大逐渐变小,但种群数量仍然在增长,因此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t4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数量达到了最大值(K值),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比较稳定。从该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t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最大,种群的数量为K/2。
答案:D
2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木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据图中数据可以看出,40年间,物种数量增加,灌木和乔木的出现使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变化,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B
24.下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解析:从曲线上看这三种鱼的食物存在重叠,即它们之间存在食物竞争,在浮游生物区,丙在种群数量上占了优势,说明在这一区域,丙的竞争力强于乙,甲在这一区域的竞争力最弱;在底栖生物区,乙在种群数量上远远大于甲和丙的种群数量,说明乙在此区域竞争力强;在最下方一区域,甲的种群数量最大,从种群数量上来说这三种鱼类在空间上存在分层现象,分层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与食物有关。
答案:D
25.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
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
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
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解析:若A点环境因素变化,增长的过程可能会有所变化,但由于食物量不变,A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最终还是符合“S”型增长;从图中个体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系统,若出生率提高,种群密度增大,环境阻力增加,种群数量会随之下降,仍在K值附近波动,不会大幅超过B点;种群数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天敌,当种群被大量捕食时,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数量波动,但环境容纳量基本不变,所以,种群数量也是围绕K值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9分)下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    。?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A图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         。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     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结构变为三图中  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会变成  图曲线所示。?
解析:A图曲线表示年幼个体多而年长个体少,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我国70年代时人口就属于增长型,表现为人口大幅增长。B图曲线中表示各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相当,年龄结构属稳定型。C图曲线中老年个体相对较多,年龄结构属于衰退型。在捕鱼业中只有通过合理的政策使种群的数量稳定,才能实现可持续捕捞。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年龄结构将成为衰退型。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比例上升,年龄结构将成为增长型。
答案:(1)A、B、C (2)人口密度越来越大 计划生育 (3)C (4)A
27.(8分)如下图所示为某一经济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   。?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一点是   。?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   点所代表的水平上。?
答案:(1)D (2)B (3)B
28.(10分)下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枯草浸出液和枯草杆菌,过几天放入大草履虫,再过几天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都是以枯草杆菌为食的。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

(1)枯草杆菌和草履虫的关系是   ,两种草履虫的关系是   。?
(2)a和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和      的数量变化的情况。?
(3)曲线a在AB段下降的原因是                           。?
(4)曲线c在CD段下降的原因是                          。?
解析: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竞争关系,而不是种内斗争关系。
答案:(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 双小核草履虫
(3)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减少
(4)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大草履虫在竞争中失败被淘汰
29.(11分)某生物学习小组为了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特征,来到一片芦苇丛中进行考察。
(1)为了调查该区域的主要生物类群丰富度,请你设计一张表格,并命名。
(2)在考察生物群落特征和结构时,需要调查生物类群的丰富度,其目的是了解生物群落的     和         特征。?
(3)通过调查,他们在该芦苇丛中发现芦苇、香蒲、泥炭藓、水绵等31种植物和青蛙、东亚飞蝗、蜘蛛、螳螂、蚯蚓等19种动物以及草菇等3种大型真菌。这说明生物群落具有       特征。在这些生物中,属于该群落的优势种的是   。?
(4)有的同学提出芦苇长势整齐,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案:(1)芦苇丛生物丰富度调查表
编号 生物名称 种群密度





(行数可多可少,但需有“生物名称”“种群密度”等项目)
(2)物种组成 物种的相对数量
(3)物种的多样性 芦苇
(4)不对。因为在该群落中上层为芦苇等生物,中层有香蒲,底层有葫芦藓等生物,同样具有垂直结构。
30.(12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酵母菌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时,在资源和空间充裕的环境中,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        ?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
 。        ?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
(4)试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
解析:(1)在有限的空间培养酵母菌一定时间后,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改变,种群数量从“J”型增长转为“S”型增长。(2)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形成前后自身对照,所以无需设置对照实验。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实验,且每次计数也要重复3次,求得平均值。(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增大培养液稀释倍数后再计数。(4)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有营养物质、代谢废物、pH、溶氧等,可选取其中任一因素再进一步探究。
答案:(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增大培养液的稀释倍数 (4)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pH或溶氧等)的变化关系







PAGE



13



(共6张PPT)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专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