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05 08:0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 1.时间:
2.过程:
3.七雄:
4.战役: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1)分晋:
(2)代齐:韩、赵、魏齐、楚、燕、韩、赵、魏、秦田氏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参战兵力:秦军约60万
赵军约45万
交战时间:三年
战争结局:赵军大败,
40万军队被活埋。参战兵力: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交战时间:一年
交战区域:邯郸、桂陵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问题: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何特点?结果:魏、齐、赵、秦先后崛起,秦国最强。庞涓孙膑围魏救赵赵魏齐桂陵救命啊!魏齐桂陵之战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马陵之战齐魏赵长平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公元前260年秦 1、原因 (阅读教材35页第一段,分析原因)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二、商鞅变法开明奴隶主的烦恼我是开明奴隶主,受封三百亩, 开垦荒地一百里,收租也无数。 无奈普天之下皆王土,私田要惩处。 谁把土地改一改,保护我财富?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取胜。战国的主要变法二、商鞅变法战国七雄实力比较秦国,初时偏处西边,
国小力弱,不受各国重视 。秦孝公
下诏求贤姓名:商鞅(原名公孙鞅,或称卫鞅)
出生地:卫国
居住地:秦国
个人简介:
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便投奔秦国,并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二、商鞅变法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4、支持者:公元前356年 3、时间:秦孝公二、商鞅变法5、变法内容:削弱守旧势力,有利于变法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二、秦国——商鞅变法
5、内容(结合变法内容,分析影响)军队战斗力增强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1、废除井田制,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经济】度量衡
度——长度
量——容积
衡——重量量度衡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战国时期,某国有两个村子的百姓为争夺水源,私斗打死了几十人。按照法律,相关人员700多人要被处死,孝公于心不忍,找商君求情。于是有了下面对话:“不能变?”“法立如山。”“不能缓?”“法贵时效。”“不能减刑 ?”“减刑溃法。”“不能特赦?”“法外无恩。”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不畏强权;公平无私,严格执法。战国七雄实力比较使秦国的国力在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6、意义:秦的政治图强-商鞅变法地主农民士兵贵族 商鞅变法后……情

剧太子傅 材料一:《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并联系当前改革,你有什么启发?
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大家来发言:它是什么时候,由谁修建的呢?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修建3.功能4.影响2.构成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防洪、灌溉、水运等。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反映我国人民的智慧。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协助排洪,减少泥沙淤积。引水灌溉农田
秦的经济发展-修建都江堰
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秦的经济发展-修建都江堰 2000年11月29日,在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的都江堰还在为四川8个市、42个县的3000多万人提供着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灌溉面积达1010万亩。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 盛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美世界各地无与伦比。曾于1872年在《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中设专章介绍都江堰。李希霍芬是把都江堰详细介绍给世界的第一人。1.战国初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是( )
A.晋国 B.齐国 C.宋国 D.吴国
2.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是下列哪件事(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修建都江堰 D.修筑长城
3.七(1)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中,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扮演县令到地方就任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丁同学扮演秦王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ABD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5.小丰同学参加“历史智多星”竞赛活动,抽取的一道试题为“为什么能推动秦国壮大的商鞅,自己却不能趋利避害,最终被车裂?”这里正确的解读是(  )
A.触犯旧贵族的利益 B.改革违背历史潮流
C.秦孝公不再重用之 D.推行法令流于形式A6.有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建造于战国时期,2008年经受了8级大地震的考验。2200多年来,它一直造福于人民。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建造者是( )
A.吕尚 B.周公 C.管仲 D.李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