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05 10: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所产生的非凡神奇.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4.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环节和物理知识的应用.
难点: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
【新课导入】
物理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近代和现代,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是物理学的突破.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巨人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园地、科学探究方法及不朽的科学精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课堂探究】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
活动1:课本P8是两幅航天照片,科学家利用掌握的知识,成功地把人类送入太空.你知道是利用什么方法把宇宙飞船送入太空的吗?
 利用火箭燃烧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
活动2:阅读课本P8~9,说说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物理学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和能源领域 .?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请你叙述一下什么是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
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
活动2: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一个装满沙,另一个空着,放在同一斜面上滑下,哪个瓶子滚得比较快?动手做做,并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轻的玻璃瓶一定比重的玻璃瓶滚得快吗??
(2)猜想与假设: 轻的玻璃瓶和重的玻璃瓶可能滚得一样快 .?
(3)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让两个玻璃瓶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你打算怎样去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写出你的计划.
 通过记录两个玻璃瓶滚动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来比较 .?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做一做,看看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两个玻璃瓶滚动到斜面底端所用时间相等 .?
(5)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物体在相同斜面上滚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 .?
(6)交流与评估:你觉得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应该如何做?
 不可靠,应多做几次实验 .?
总结:通过以上探究,请你概括科学探究包括哪些主要因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
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
活动3: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留下高扬的科学精神,请根据下列文段中介绍的情况,填写后面的空格.
1.面对罗马教会的强权,哥白尼顽强地说“自己终于推动了地球”;伽利略坚持认为地球在转动.这体现了科学家们的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规律 、 不迷信权威 、 敢于质疑 、 敢于坚持真理 的精神.?
2.居里夫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这些伟大的成功皆源于她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长期勤勤恳恳的努力工作.她和丈夫发现的“镭”是在简陋的棚屋里辛苦工作四年提炼出来的.这体现了科学家们 孜孜不倦 、 刻苦认真 、 锲而不舍 的精神.?
3.爱因斯坦和玻尔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量子力学大论战,而这种学术之争并未影响两位科学泰斗的友谊.在解答爱因斯坦提出的一个个难题的过程中,玻尔等人逐渐完善了量子力学体系.这体现了科学家们善于 合作与交流 ,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也敢于 修正或放弃 自己的错误观点.?
1.“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我们( A )
A.继承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扬科学精神
B.跟着古人的脚印,对科学重新探索
C.学习更多的古人的主张和学说
D.多学习历史,了解古人
2.物理学就是研究 自然界的物质 、 相互作用 和 运动 规律的自然科学.?
3.我们学习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生产,“信息化”的今天,物理知识已经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通信、 交通 、航天、材料及 能源 等领域,例如:交通路口的红、绿灯就运用了物理电学知识.?
4.物理科学探究是其乐无穷的,在探究时,我们首先要 提出问题 ,明确方向,接着进行合理的 猜想与假设 ,再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接着对实验结果进行 分析论证 ,最后进行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
5.
如图所示的是科学探究的( D )环节
A.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B.评估
C.猜想与假设 D.交流合作
6.介绍伽利略的落体实验,让学生尝试填写探究环节名称.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提出问题)
b.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轻重无关.(猜想与假设)
c.伽利略找来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只是一个大,一个小).(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d.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e.人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方法是合理的,只做一次没有很好的说服力.(分析论证与评估)
f.后来波意耳用真空容器证明了铅弹与羽毛下落一样快,进一步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交流合作
1.伽利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不一定慢.因此,伽利略和他的两个学生,带着两个不同重量的铅球登上了比萨斜塔塔顶.在同一时刻,伽利略让他的两个学生从同一高度扔下轻重不同的两个球.结果,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两个球在同一瞬间砸向地面.这个简单的实验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人们证实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并且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第一次受到的挑战.后来,波意耳用真空容器证明了铅弹与羽毛下落一样快,进一步证明了伽利略观点的正确.
2.居里夫人
居里夫妇和亨利·贝克勒尔他们在放射性元素上的发现和研究,于1903年共同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1911年,居里夫人又因为成功分离镭元素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出乎意外的是,在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她并没有为提炼纯净镭的方法申请专利,而将之公布于众,这种作法有效地推动了放射学的发展.
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两项诺贝尔奖的人,而且是仅有的两个在不同的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之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