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6 神奇的眼睛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4.6 神奇的眼睛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7-05 10:5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6 神奇的眼睛
                  
1.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
2.通过实验模拟,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的方法.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
4.通过对光学仪器的介绍,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视力的矫正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难点: 眼睛的视物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新课导入】
大家都知道,眼睛是我们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多彩的世界,都是因为有一双能够正常工作的眼睛.那么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呢?有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了,要配戴眼镜进行矫正,眼睛是怎么近视的?为什么配戴眼镜就可以看清黑板上的字呢?远视眼又是怎样形成的,又该怎么矫正呢?
【课堂探究】
一、眼睛
1.人眼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活动1:观察图,可知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倒立、缩小 的实像.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瞳孔,经过 晶状体 成像在 视网膜 上,再经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处理,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其中,眼睛中的 晶状体 相当于凸透镜, 视网膜 相当于光屏.?
2.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
活动2:阅读教材P75,观察图446、图447,思考讨论下面问题:
(1)正常的眼睛具有很强的 自我调节 本领,可以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都成像在 视网膜 上.因此,正常人的眼睛既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又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2)近视眼只能看清 近处 的物体,远视眼只能看清 远处 的物体.有哪些因素会造成近视眼或远视眼??
(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自我调节范围大大 缩小 ,近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 前方 ,远视眼将像成在视网膜 后方 .?
(4)如何保护眼睛?
二、视力的矫正
活动3:探究视力的矫正
(1)制作眼睛模型
如图,在水中加入数滴牛奶,使烧瓶内水呈淡乳白色,便于显示光路.其中用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瓶内的水相当于玻璃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
观察教材P76图448,其中图(a)是 近视 眼模型,图(b)是 远视 眼模型.?
(2)研究近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近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什么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并说出选择的依据.记下透镜的类型和焦距.
(3)研究远视眼的矫正
取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作为镜片,在远视眼模型的“晶状体”前选加一个什么透镜,使光束会聚在视网膜上?并说出选择的依据.记下透镜的类型和焦距.
活动4:阅读教材P77“信息窗”,并调查自己或周围某同学的眼镜的度数,算一算对应的焦距是多少.
三、放大镜
活动5:做一做
(1)用擦镜纸垫着摸镜面,它中间 厚 、边缘 薄 ,它是 凸透 镜.?
(2)用凸透镜观看课本上的字,并不断改变字与凸透镜的距离.
思考:
①你看到的字体有什么变化?(比较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
②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观察到放大的像?
 小于1倍焦距 .?
四、照相机
活动6:阅读教材P78内容并观察图454,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胶卷相当于 光屏 .其工作原理是: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2倍焦距 之外时,成 倒立 、 缩小 的 实 像.?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活动7:阅读教材P78内容并观察图455,了解显微镜的知识:
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凸透镜 ,其作用是把微小物体进行 放大 .?
活动8:阅读教材P79内容,了解望远镜的知识,并把你课前收集的关于望远镜的种类和应用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D )
A.潜望镜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甲)是近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B.(甲)是远视眼,用(乙)模型矫正
C.(甲)是近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D.(甲)是远视眼,用(丙)模型矫正
3.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B )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4.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照相机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小 .?
5.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 望远镜 (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放大镜 (填“放大镜”或“照相机”).?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摄像机等合理即可)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 D )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 近视眼镜 (选填“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将蜡烛向上调节(将凸透镜向下调节或将光屏向上调节) .?
1.罗马皇帝和单片眼镜
大约两千年前,罗马帝国有个名叫温纷的暴君,他很凶残,特别喜欢拿奴隶们在角斗场里的互相残杀来开心.可是他眼神不好,坐在看台上看不清那些凶暴残忍的场面.他命令工匠为他磨一副可以
看清楚远处的眼镜.有位灵巧的工匠用绿宝石为他磨出一片凹透镜片,虽然粗糙一些,把它贴近眼睛,看远处的东西却清楚多了.这片罗马皇帝专用的单片眼镜,要算是近视镜的祖先了.
眼镜和眼睛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16世纪末,天文学家开普勒揭开了眼睛的秘密,他发现眼睑里的黑眼球是个凸起来的透明水晶体,能调节射进去的光线.水晶体的边缘肌肉有吸缩和弛张的能力,随着所观看物体的远近,水晶体能变得凸起一些或扁平一些,使物体的像正好落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上,这样,人才能看到清晰的物体.
可是,眼球的这种收缩和弛张有一定的限度.有的水晶体已经变得很凸出,就成了近视,要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东西.有的水晶体因为过于扁平就成了远视,需要配戴凸透镜才能看清近处的东西.
本世纪初,出现了科学的检查眼睛视力的方法,叫做“验光”.经过验光,查出合适的度数,就能配到最合适的眼镜.
2.一分钟成相
少年朋友,你看过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庐山恋》吗?影片中,华侨姑娘周筠在庐山游览拍照时,只按下相机的快门,随后就从照相机里取出了一张纸片,晃了几晃,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竟是她刚刚拍摄景物的彩色照片.这是不是一种电影特技呢?不是,这正是我们要介绍的“一步摄影法”.
我们知道,用普通照相机拍照后,要在暗房中先把拍照完的胶片通过显影、漂洗、定影、干燥等工序加工成为底片,然后把底片的影像印在相纸上,再通过上述的工序才能得到照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教授兰德于1974年发明了“一步摄影法”,完全省略了普通摄影的加工过程,可以随拍随看拍摄效果.从按快门到看到照片,连一分钟都不到.因此,也称之为“一分钟成相”.这种“一步摄影法”要用专门照相机和特制的胶片.目前,“一步摄影法”除用来拍摄生活照片外,已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医学、地质勘探和科学考察等各个方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