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课题
离子反应
单元
1
学科
化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电解质。
熟悉电离的概念并能判断物质是否能电离。
掌握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电解质、电离的概念,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
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重点
能正确区分电解质
掌握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难点
掌握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大人总是教育我们不要用湿手触碰电器电源,这是为什么呢?(展示插图)
教师和学生互动并总结:当我们给电气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总是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我们的手上常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学生回答:( 从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阴离子来看,属于碳酸盐。)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学生经过讨论,回答老师的提问。
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答案进行总结。
从生活情景出发,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课堂学习。
简单的问题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
讲授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教师:
一、电解质
概念: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有哪些物质可以导电呢?我们通过以下材料做一个实验。分别将石墨电极的两端插入NaCl固体,KNO3固体,蒸馏水,NaCl溶液,KNO3溶液,观察电极反应。并完成下表。
【总结】实验表明,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都不导电,蒸馏水也不导电。但是NaCl溶液、KNO3溶液却都能导电。
【思考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导电呢?
答: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等都能导电。NaCl、KNO3、NaOH等固体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
【思考讨论】为什么NaCl、KNO3等电解质,在干燥时不导电,而溶于水或溶化后却能导电呢?
答: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电解质的水溶液(或溶化而成的液体)能够导电,说明在水溶液(或液体)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NaCl固体中有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由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间的相互作用,Na+和Cl-按一定规则紧密排列。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ppt展示图片)
当将NaCl固体加入水中时,在水分子作用下,Na+和Cl-脱离NaCl固体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的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ppt展示图片)
当为NaCl溶液通电时,带正电荷的水合钠离子向电源负极移动,带负电荷的水和氯离子向电源正极移动,因而NaCl溶液能导电。(ppt展示图片)
当NaCl固体受热融化时,离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Na+和Cl-,因而NaCl在熔融状态时也能导电。(ppt展示图片)
【例题】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导电,是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二、电离
概念: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电解质的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
教师:可以发现,Hcl、H2SO4、HNO3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 。由此可以总结出酸的特点: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 )的化合物。
【思考讨论】
(1)请写出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
答案:NaOH —— Na+ + OH-
Ca(OH)2 —— Ca+ + 2OH-
Ba(OH)2 —— Ba2+ + 2OH-
(2)请结合以上电离方程式,并参考酸的本质,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的本质。
答案:可以发现,NaOH、Ca(OH)2、B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OH-。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 )的化合物。
【思考交流】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与离子有关系吗?
答:有关系。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定向移动,带正电的往负极跑,带负电的往正极跑。
【思考交流】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2.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3.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教师: 向盛有2mL Na2SO4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并分析。
当Na2SO4稀溶液和BaCl2稀溶液混合时,Na+、Cl-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而SO42-和Ba2+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三、离子方程式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
教师: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拆写为:
(3)删掉方程式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简:
(4)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例题】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将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 Mg2+ + H2O
C.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 2H+ —— Ca2+ + H2CO3
【例题】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1)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钾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讨论】 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强酸电离出来的H+与强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H2O。
【教师板书】离子反应的类型
【思维启迪】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
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 —— BaSO4↓+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SO2、NH3等)。
CaCO3+2HCl —— 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水。
【例题】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H+、SO42-、OH-
B. Na+、Ca2+、CO32-、NO3-
C. Na+、H+、Cl-、CO32-
D. Na+、Cu2+、Cl-、SO42-
【思考交流】下列化学反应式和离子方程错误的是( )
【思考交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
B. 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 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
D. 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概念辨析】(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金属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等气体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思维启迪】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课堂达标】
1、下列9种物质
①NaCl溶液、②NaOH、③H2SO4、④Cu、⑤CH3COOH、⑥NH3·H2O、⑦CO2、⑧乙醇、⑨水。
其中_________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NO3 —— H+ + N5+ + 3O2-
B. Ca(OH)2 —— Ca2+ + (OH-)2
C. AlCl3 —— Al3+ + 3Cl-
D. Al2(SO4)3 —— 2Al3+ + 3SO42-
4.(2016 东城一模)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溶于氯化铁溶液:Fe + 2Fe3+ —— 3Fe2+
B.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 + 2H2O —— H2S + 2OH-
C.氯水具有漂白性:Cl2 + H2O —— 2H+ + Cl-+ ClO-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勾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填写表格内容。
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并记录笔记。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自行思考,对例题进行解答。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勾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并记录笔记。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和老师一起思考问题,并得出答案。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勾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自行思考,对例题进行解答。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学生在课本对应部分抄写板书。
学生在课本相应部分进行誊写。
学生自行思考,对例题进行解答。
学生和老师一起思考问题,并得出答案。
学生在课本相应部分进行誊写。
学生在课本相应部分进行誊写。
学生自行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通过对知识点概念的解析,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
通过设计实验,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
通过设计思考讨论的环节,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设置例题,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
通过对知识点概念的解析,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
通过观察例子,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设计思考讨论的环节,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设计思考交流的环节,帮助引导同学们对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
通过对知识点概念的解析,帮助同学们理解概念。
通过设置例题,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
通过设计思考讨论的环节,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有助于同学们课后复习。
有助于发散同学们的思维。
通过设置例题,帮助同学们巩固知识点。
通过设计思考交流的环节,帮助引导同学们对问题进行思考。
有助于发散同学们的思维,辨析知识点。
有助于发散同学们的思维。
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
课堂小结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如:所有的酸,碱,盐。
2、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解质的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学生和老师一起快速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
板书
学生在笔记本上对板书进行誊写。
方便学生课后回顾。
课件42张PPT。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程学习目标 大人总是教育我们不要用湿手触碰电器电源,这是为什么呢?导入 当我们给电气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总是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我们的手上常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导入 大人总是教育我们不要用湿手触碰电器电源,这是为什么呢?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如:NaCl、HCl、BaSO4、CaCO3等。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电离 成离子的电解质。如:H2O、CH3COOH、NH3·H2O等。本质区别:是否能完全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新课讲解三.强弱电解质的对比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全部部分溶液里溶质粒子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同条件下导电性强弱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某
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物质类别强酸、强碱、
大多数盐等弱碱、弱酸、
水等新课讲解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新课讲解有哪些物质可以导电呢?我们通过以下材料做一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表新课讲解石墨电极实验表明:
干燥的NaCl固体, KNO3固体都不导电,蒸馏水也不导电。
NaCl溶液、 KNO3溶液都能导电。否否否是是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等都能导电。
NaCl、KNO3、NaOH等固体加热至熔化,也能导电。你还知道哪些物质能导电呢?思考·交流 为什么NaCl、KNO3等电解质,在干燥时不导电,而溶于水或溶化后却能导电呢?思考·交流 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电解质的水溶液(或溶化而成的液体)能够导电,说明在水溶液(或液体)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为什么NaCl、KNO3等电解质,在干燥时不导电,而溶于水或溶化后却能导电呢?思考·交流 在__________里或___________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了________,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电解质概念和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电解质的水溶液(或溶化而成的液体)能够导电,说明在水溶液(或液体)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例题水溶液熔融状态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电离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新课讲解电解质的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如:新课讲解 可以发现,Hcl、H2SO4、HNO3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 。
由此可以总结出酸的特点: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 )的化合物。 答案: NaOH —— Na+ + OH- (1)请写出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思考·讨论Ca(OH)2 —— Ca+ + 2OH-Ba(OH)2 —— Ba2+ + 2OH- 答案:可以发现,NaOH、Ca(OH)2、B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OH-。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 )的化合物。(2)请结合以上电离方程式,并参考酸的本质,尝试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的本质。思考·讨论NaOH —— Na+ + OH-
Ca(OH)2 —— Ca+ + 2OH-
Ba(OH)2 —— Ba2+ + 2OH-有关系。
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定向移动,带正电的往负极跑,带负电的往正极跑。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与离子有关系吗?思考·交流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
2.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
3.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X?思考·交流X向盛有2mL Na2SO4稀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BaCl2稀溶液,观察现象并分析。新课讲解Na2SO4+BaCl2 —— 2NaCl+BaSO4↓SO42-+Ba2+ —— BaSO4↓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新课讲解如:SO42- +Ba2+ —— BaSO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把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如强酸、强碱和大部分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拆写为:
(3) 删掉方程式两边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简:
(4)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新课讲解Na2SO4+BaCl2=2NaCl+BaSO4↓2Na+ + SO42- + Ba2+ +2Cl- —— 2Na+ + 2Cl- + BaSO4↓Ba2+ + SO42- —— BaSO4↓解析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不反应;
B.氧化铜与稀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CuO+2H+ —— Cu2+ +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Cu+2Ag+ —— Cu2++2Ag;
D.氢氧化镁和盐酸混合的离子反应为2H++Mg(OH)2 —— Mg2++2H2O.例题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 + 2H+ —— Cu2+ + H2↑
B.将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MgO + 2H+ —— Mg2+ + H2O
C.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 + 2H+ —— Ca2+ + H2CO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离子方程式解析 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①写:书写完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拆:将能拆的化学式(完全电离的酸、碱、盐及融化态的金属氧化物)拆为离子符号③ 删:将未参加离子反应的离子从两边删掉,整理(系数应为最简整数比)④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例题(1)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钾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 + OH- + SO42- + Ba2+ —— H2O + BaSO4↓H+ + CO32- —— H2O + CO2↑Ag+ + Cl- —— AgCl↓完成下表中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思考两种方程式在表示某一类反应时,表达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并进行讨论。思考·讨论Hcl+NaOH —— NaCl+H2OHcl+KOH —— KCl+H2OH2SO4+2NaOH —— Na2SO4+2H2OH2SO4+2KOH —— K2SO4+2H2OH+ + OH- —— H2OH+ + OH- —— H2OH+ + OH- —— H2OH+ + OH- —— H2O 4个反应都是中和反应,虽然它们的化学方程式不同,但它们的离子方程式是相同的。 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强酸电离出来的H+与强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H2O。思考·讨论新课讲解 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 如Zn和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Zn + 2H+ = Zn2+ + H2↑思维启迪能相互反应的离子显然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在反应里生成难溶或微溶物质(如CaCO3、BaSO4、AgCl、Cu(OH)2等)。
BaCl2+H2SO4 —— BaSO4↓+HCl
(2)在反应里生成气态物质(如CO2、SO2、NH3等)。
CaCO3+2HCl —— CaCl2+H2O+CO2↑
(3)在反应里生成水1.判断溶液中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离子共存问题2.离子间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H++NO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等)不能大量共存。特别提示:要注意题目的附加隐含条件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无色溶液”、“因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共存 ”等)思维启迪解析 A.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共存;
B.I-、MnO4-、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B错误;
C.Fe2+、OH-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C错误;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D正确。例题A. K+、H+、SO42-、OH-
B. Na+、Ca2+、CO32-、NO3-
C. Na+、H+、Cl-、CO32-
D. Na+、Cu2+、Cl-、SO4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新课讲解下列化学反应式和离子方程错误的是( )思考·交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
B. 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 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
D. 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思考·交流?概念辨析 (1)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金属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等气体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①生成难溶(或微溶)的物质。
如Al(OH)3、BaSO4、Ag2SO4、CaSO4、Cu(OH)2等。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如弱酸、弱碱、水等。
③生成挥发性的物质。
如CO2、SO2、NH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Zn与硫酸铜溶液Zn + CuSO4 —— ZnSO4 + Cu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思维启迪1、下列9种物质
①NaCl溶液、②NaOH、③H2SO4、④Cu、⑤CH3COOH、⑥NH3·H2O、⑦CO2、⑧乙醇、⑨水
其中____________是电解质;__________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解析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单质(如O2),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的混合气体)。课堂达标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
D.水难电离,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不是电解质√课堂达标解析 A.氯化钠溶液在水中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无须通电,通电是电解氯化钠溶液,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故A错误;
B.硫酸氢钠是盐,但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故B错误;
C.强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硫酸钡属于强电解质,虽在水溶液中很难溶解,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但电离出阴阳离子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NO3 —— H+ + N5+ + 3O2-
B. Ca(OH)2 —— Ca2+ + (OH-)2
C. AlCl3 —— Al3+ + 3Cl-
D. Al2(SO4)3 —— 2Al3+ + 3SO42-√课堂达标解析 A.硝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HNO3═H+ +NO3-,故A错误;
B.氢氧化钙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Ca(OH)2═Ca2+ +2OH-,故B错误;
C.氯化铝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少量会产生Al(OH)3沉淀,故C错误。4.(2016 东城一模)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铁粉溶于氯化铁溶液:Fe + 2Fe3+ —— 3Fe2+
B.硫化钠溶液呈碱性:S2- + 2H2O —— H2S + 2OH-
C.氯水具有漂白性:Cl2 + H2O —— 2H+ + Cl-+ ClO-
√课堂达标解析 A .铁与氯化铁反应,Fe + 2Fe3+ —— 3Fe 2+
B .硫化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S2- + 2H2O —— HS- + OH-
C .氯水就有漂白性的原因是Cl2 + H2O —— 2H+ + Cl- + HClO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如:所有的酸,碱,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电解质的电离通常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