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人体的外环境条件大气的温度、压力、含氧量、淡水和食物。人体生存所处的自然界叫做外环境。小资料(一) 地球大气层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3%。大气层之外,没有气体,是真空状态。小资料(二)成人每天消耗氧约450升,排出二氧化碳370升。当空气中的氧气低于7%~8%时,人就会发生窒息、昏迷,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小资料(三) 大气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叫做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压力逐渐降低,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减少。在海拔7500米左右的高空,氧气低到了极限。人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血细胞的内环境)(大部分细胞的内 环境)血液血细胞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运载血细胞、运输养 料和废物等)人体内环境因素有哪些? 温度(体温)、渗透压、PH值、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及其他物质的浓度等。人体内环境的维持一、消化系统:营养物质
无机盐
水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吸收不吸收的残渣组织营养物质(排出体外)氨基酸、葡萄糖
脂肪酸、甘油 水
(食物中的水分)营养物质
无机盐
水
和水二、泌尿系统:尿血液循环系统、肾消化系统三、呼吸系统:鼻
肺(泡)氧气
二氧化碳呼吸道四、血液循环系统:氧气和营养物质
组织、细胞二氧化碳和废物血液血液血液循环的途径 左心房 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肺全身的
毛细血管 主动脉腔静脉 肺动脉 肺静脉(肺循环)(体循环)双循环P.26思考与讨论1.肺循环的基本过程:血液:右心房 → 右心室 → 肺动脉 → 肺部毛细血管 → 肺静脉 →左心房。2.体循环的基本过程:
血液:左心房 → 左心室 → 体动脉 → 全身毛细血管 → 腔静脉 →右心房。人体内进行物质交换的载体——血液途径一:
毛细血管内的
氧气和营养物质
透过管壁组织细胞内的
二氧化碳和废物交换途径二:
途径三: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
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甘油脂肪人体血液循环系统途径四: 血液
(含代谢产物)尿液(排出)经过肾脏形成肾的基本功能单位——肾单位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第一步:原尿的形成(肾小球滤过)肾小球肾小囊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第二步:终尿的形成(肾小管重新吸收)肾小囊肾小管(余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五、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例:胰岛素(调节糖代谢,维持内环境中的血糖浓度)肾上腺素(收缩血管,增高血压,促使心跳加强 )甲状腺素(促进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六、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机体各系统例: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维持体温的恒 定)小脑(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练习册p.11 1.药物的循环途径:
(全身)毛细血管→上腔静脉 → 右心房→ 右心室→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体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组织细胞(伤口炎症处)p.11练习册2.二氧化碳的循环途径:
组织细胞→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