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期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一)(2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7分)
1、北京奥运会的huì huī( )——中国印wǔ dòng( )的北京,jiē xiǎo( )仪式非常lóng zhòng( ),不仅是因为它设计bié zhì( ),更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
2、祖国是我们每个人的gǎng wān( ),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不被qī wǔ( )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 粗糙(zào)耷拉(dā)字帖(tiě)留恋(niàn)
B 不禁(jìn)似乎(shì)怀孕(yǜn)悄无声息(qiāo)
C 颤动(chàn)过滤(lù)潜力(qiǎn)滩涂(yú)
D 迅即(xùn)繁衍(yǎn)困难(nán)匿名(nì)
(三)下面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侦察 争辩 残酷 应接不瑕 B 辉煌 陪训 矿藏 慢条斯理
C 措施 无瑕 会徽 炉火纯青
(四)下面都是同一类词语一组是( )(2分)
A 排球 足球 篮球 乒乓球 B 树木 柳树 杨树 松树
C 教师 司机 学生 青年
(五)下面词语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担当重任? 成绩优异? 房屋牢固? 发扬作用
B 认识深刻? 调查深厚? 态度端正? 性格古怪
C 维持秩序? 发挥威力? 提高质量? 珍惜时间
D 改正缺点? 改善生活? 分析形势? 色调鲜明
(六)下面六个词语都和“说话”有关,你能区分开吗?(只写序号)(6分)
①高谈阔论 ②闪烁其词 ③妙语连珠 ④欲言又止 ⑤口若悬河 ⑥吞吞吐吐
(1)想说又停止不说( )???(2)不着边际地议论?( )
(3)滔滔不绝地说?( )?? (4)遮遮掩掩,有所隐藏地说( )
(5)巧妙风趣地说? ( )???(6)想说,但不痛痛快快地说( )
(七)用“续”字组词填空。(4分)
入夏以来,我国北方地区( )高温,旱情严重;南方部分省市却是暴雨( )不断,导致洪水泛滥。危急时刻,一队队解放军战士( )奔赴灾区,参加抗洪救灾。部队首长表示,一定要( )发扬光荣传统,做好救灾工作。
?? 二、积累与运用(二)(23分)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江畔独步寻花》《寒食》《泊船瓜洲》这三首诗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 )
2、丽江古城呈八角形放射状延伸。( )
3、五彩池在天山的藏龙山上。( )
4、《小树死因调查报告》一文中,小数的死因是气候原因。( )
?(二) 修改病句。(3分)
(1)听了张老师的报告,我对写科幻作文产生了浓厚的愿望。
(2)在马上,你不用离鞍,虽然稍一伸手,但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3)“六一”庆祝会上,我的舞蹈刚跳完,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家就热烈鼓掌。
仔细分辨,请选出句子中引号的作用。(3分)?
?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② 表示特殊含义。③ 表示讽刺和否定。
(1)我常常想起爸爸说过的话:“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 )
(2)他嘲笑着说:“你的手太‘巧’了!”(??? )
(3)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四)选择恰当的比喻,将序号填在空缺处。(3分)
A.像一支支手电筒 B.像一粒粒芝麻 C.像一条条细线
飞机像一只大鸟在蓝天翱翔。透过小小的窗户,我看到路变窄了, ;楼房变矮了, ;车变小了, 。
按一定顺序把下列句子排列.(6分)
( )这时,出乎人们意料的事发生了:母树袋熊扑了过去,抓住小熊,对准它的屁股痛打了一顿。小熊痛得不停地哀叫着。
( )望着抖动不已的细树枝,母树袋熊心急如焚。
( )从此以后,这头小树袋熊再也不敢爬细树枝了。
( )最后,总算谢天谢地,小树袋熊平安地下来了。
( )有一天,一头顽皮的小树袋熊爬上了母熊爬不上去的细树枝。
( )澳大利亚的特产珍兽树袋熊长相奇特而有趣,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这种动物居住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
语文实践。(4分)
根据提示,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补全下列对话。
淘淘:我喜欢桂林山水,那里风景秀丽,美好的事物让人看也看不过来,简直是 。(填成语)?
乐乐:我喜欢长江。宋朝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时写下的“ , ”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绝唱。?
洋洋:说起我喜爱的这个地方,那可真是“上鞋不用锥子—— ”。(填歇后语)?
这里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富饶美丽;56个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你们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地方么?
淘淘:我知道!是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阅读与理解(22分)
(一)非连续阅读文本阅读。(4分)
统计表解读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小学生都佩戴上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二至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搜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希望小学学生视力调查统计表(调查人数:3624人)
1.?该项阅读测试题目是:请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上述调查表所揭示的问题。(2分)
2.?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发现,写一则相关的公益广告?(12字以内)?
课外阅读(一)(9分)
竹
竹,是极不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竹子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历来竟先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严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吹过,它好象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厚厚的笋衣,披上一身绿状装,直插云天。暑尽寒来,迎风斗霜,经霜雪而不调,历四季而长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需要的也不正是这种精神吗?
1、这段话写竹子的?? ???、 ?? ???两个方面。(1分)
2、作者从????、?????、?????、????、???的用途写出了竹子“全身是宝”。(2.5分)
3、“岁寒三友”是指?????、????、?????。(1.5分)
4、写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句子。(1分)
5、写出文中比喻句。在这个句子中,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2分)
6、竹子具有怎样的品格?你读了这篇文章得到什么启发?(1分)
??课外阅读(二)(9分)??
??????????????????????????????????????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hú?lú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脑),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像)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因为记忆力不好,(????)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能消化书的内容,(?????)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流)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1、把短文第一、二自然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用“?\?”划去。?(2分)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
囫囵吞枣:???????????????????????草草了事:??????????????????????
日积月累:???????????????????????????
3、我能从下面的关联词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2分)?
不但……而且……??????如果……就……????不是……而是……
陈正之为什么一开始读书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请你找出短文中能够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短文前的横线上。(1分)?
四、习作与表达(30分)
根据要求写一篇习作。
题目: 我想________________
要求:1、 可以写你想说的心里话,想做的事情,想念的人,想去的地方,想拥有、想发明的东西......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要求写出你为什么这样想。2、 写的时候,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你所积累的好词佳句。3、把题目补充完整。4、字数不少于350字。
期中答案
积累与运用(一)
(一)
1、会徽 舞动 揭晓 隆重 别致
2、港湾 欺侮
(二)D
(三)C
(四)A
(五)D
(六)(1)( ④ )(2)( ① )(3)( ⑤)(4)( ② )(5)( ③ )(6)( ⑥ )
(七)持续 连续 陆续 继续
二 积累与运用(二)
√ ╳ ╳ ╳
1、“愿望”改为“兴趣”
“虽然……但……”改为“只要……就”
3、
1、① 2、③ 3、②
C B A
④ ③ ⑥ ⑤ ② ①
目不暇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真(针)好
三 阅读与理解
(一)1、年级越高,近视的人数越多。
2、
(二)1、用途 品格(精神)
2、竹竿 竹皮 竹沥 竹茹 竹笋
松 梅 竹
春风一吹过,它好象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厚厚的笋衣,披上一身绿状装,直插云天。
竹子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竹子 宝矿(春风一吹过,它好象一把利剑, 把竹子比作利剑)
自强不息、不屈不挠
(三)1、(费 废)(恼 脑)(向 像)(留 流)
2、囫囵吞枣:形容读书不认真。
草草了事: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日积月累:形容长时间的积累,指一天天地不断积累。
不是 而是 如果 就
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hú?lún)吞枣。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