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体育教案-预防狂犬病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体育教案-预防狂犬病 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7-05 22: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预防狂犬病
教育主题
安全应急与避险
教学对象
小学1-2年级(水平)
教学内容
1.狂犬病的病因及传染源、传播途径。
2.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3.狂犬病预防措施。
学情分析
学校处于小区内部,家养、流浪的狗比较多。小学生都是比较喜欢小狗,喜欢去抚摸他们,但这样容易出现被狗咬伤、抓伤的情况。据本校学生问卷调查,很多同学都不清楚怎么预防狂犬病,从而也会被狗抓伤或咬伤。大部分学生仅仅知道被狗咬伤或者抓伤后,要去医院,但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自己救治。有必要就此内容对学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让学生能预防危险,保护自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狂犬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并了解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教学重点?
预防狂犬病的方法及关键措施。
教学难点
狂犬病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景教学法、视频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PPT、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哪些学生家养有小动物?你们养小动物的目的又是什么?知道养小动物存在的危险在哪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如何预防狂犬病。
二、讲授新课??
(一)介绍狂犬病的病因及传染源、传播途径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或抓伤而被感染,所以又叫疯狗病。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病犬的唾液中,在发病前数天已具有传染性。
如被病犬咬伤或抓伤,病毒就会通过被咬伤口侵入体内,也可是有病毒的唾液碰到了原来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而感染,也可是剥病兽的皮或吃病兽的肉而被感染。另外,狂犬病人的唾液中也含有病毒,因此狂犬病人也具有传染性。
介绍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发病早期会出现低热、头痛、咽喉痛、疲倦、恶心等症状,跟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被咬伤或抓伤的伤口及其周围有麻、痒、痛的感觉,四肢还会有蚂蚁爬的感觉。
早期过后人会进入一个高度兴奋状态,出现恐惧不安,对声音、光线、风、水等刺激非常敏感,喉部发紧,吞咽困难,恐水、怕风、多汗、流口水等现象。其中以恐水症最典型,病人在非常渴的情况下也不敢饮水,因为一看见水或者听到水声甚至提到水字都会引起咽喉部严重的痉挛,进而不敢碰水及饮水。严重的会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状况。这样的兴奋期一般会持续1~3天。
兴奋期一过,人会慢慢的安静下来,痉挛发作也会停止,但是会出现全身瘫痪的现象,呼吸开始变弱并且没有规律,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如何预防狂犬病
如果不慎被小动物咬伤或抓伤,我们应该怎么办?请有过此经历的学生介绍到医院处理伤口,并接收狂犬疫苗的接种的过程。
其次最好不要养小动物,如果有必要养就要给小动物定期打预防针。
注意传染源,对发病的小动物要马上打死并且以火烧或者深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切记不能剥皮甚至进食。
在被病犬咬伤、皮肤伤口被病犬唾液感染、皮肤伤口被狂犬病人的唾液感染,一定要到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在被咬伤的时候,要立即挤压伤口进行排血,用肥皂水或者新洁尔灭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以上,然后再用烧酒或者酒精涂擦伤口,伤口千万不要缝合或者包扎,最后及时到医院接种狂犬疫苗。
三、全课总结?
?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好多有关狂犬病和预防狂犬病的知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利用有关知识避免自己得狂犬病,保护自己的安全。
课后作业与布置任务
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朋友及父母。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