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相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探索各种媒材的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掘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探索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三、教学策略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一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本册教学内容中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排列的。
在设计本课教学中针对本学段的学生要对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和表现力作进一步加强,训练他们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初步感受美的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因此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仔细所以要培养他们作画的良好习惯。本课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并把观察所得有顺序、有条理地叙述并写下来。通过欣赏、感知、探索、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多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感悟体验
感悟小动物
1.猜一猜:长长的鼻子,白胖的身体,大大的身体,黑眼睛,耳朵像扑扇,最爱吃的是竹子。四肢像柱子。我的脖子最最长,我还穿着花衣裳。
2.看一看:播放动物的录像,?它长得什么样?你能学学它的叫声吗?你能学学它走路的样子吗??3.说说发生在它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回忆小动物的可爱之处。
观察发现
1.教师出示一些典型的动物外形,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并能夸张的表现出来。
2.将搜集到的图片在小组内交流,选出你最喜爱的动物讲给同学们。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从动物的外形特征、花纹色彩、动作姿态三方面来讲述。
3.播放各种动物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4.分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
5.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呢?
6.赏识艺术作品中的动物,了解这些动物的艺术品跟原来动物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
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
发现探究
教师演示塑造一只小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制作的手法,演示制作步骤。
复习旧知识:??回忆我们学过的橡皮泥制作方法;请一位学生说出制作过程中的方法;揉,捏,搓,压,刻,连接等。(多媒体展示制作步骤)
启发学生尝试多种表现手法进行塑造。
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尝试表现
出示一个大的动物的乐园,里面没有动物,创设一个动物们要到动物乐园做客的情境,热情鼓励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制作时抓住动物的特征。
教师出示一些动物的图片。说说你认为还可以怎样表现。
作业要求:
1.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的形象特点。
2.选择材料及橡皮泥的颜色。
3.造型,按照步骤操作,从“头”开始。(头,身体,腿,尾巴)。
4.修改完成动物形象。
5.装饰美化动物形象。
6.讨论并思考: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出不同的动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展示小朋友大胆尝试的作品,学生将自己做的动物自由地展示到动物乐园里,鼓励他们谈出对他人或自己作品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联想创造
展示评价
1.分析学生作品的美感:形、色、花纹、动态以及用材等。
2.制作方法:可以根据材料来决定制作的“动物”,也可以根据想好的“动物”来选择材料。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表演。并进行自评互评。
???
?
????课后拓展
知识拓展:
你还知道其他关于动物的更多知识吗?你知道其他国家如何保护动物的?你知道动物可以分成哪些种类?动物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