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搜集资料并能从有关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地或独立或小组合作整理材料、分析材料、归纳材料,并在合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
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并能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历史、思辨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认识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一次巨变。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及评价。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知识清单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澧起义
⑴时间: 年;
⑵地点: 、浏阳、醴陵;
⑶领导人: .蔡绍南;
⑷影响: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
⑴时间: 年;
⑵地点:安庆;
⑶领导人: ,秋瑾
⑷结果:
3.广西起义
⑴时间:1907年;
⑵领导人: 、黄兴;
⑶结果:奋战七昼夜,最终 。
4.广州起义(又叫黄花岗起义)
⑴时间:1910-1911;
⑵领导人:孙中山、 、赵声;
⑶结果:起义失败,将收殓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与广州黄花岗,称“黄花岗 烈士”,历史上将起义又叫 。
⑷黄花岗起义的意义:革命党人 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 。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又称“ ”
2.地点:湖北
3.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
4.经过: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 。
5.起义的直接影响: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纷纷独立,清政府陷入 的局面。
6.辛亥革命的意义:
⑴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终结;
⑵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
⑶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 ,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7.辛亥革命结果(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 窃取,没变中国 ,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 。
二、训练巩固
(一)选择题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2.右图人物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自称“鉴湖女侠”,
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积极投身革命。
1907年,准备在绍兴策应安庆起义,但事泄被捕遇难。
她是( )
A.刘道一B.秋瑾
C.蔡绍南D.徐锡麟
3.1907年,孙中山与哪位人物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最终失败( )
A.刘道一 B.徐锡麟C.黄兴 D.秋瑾
4.“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D.黄花岗起义
5.“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世纪伟人孙中山如此评价黄花岗起义是因为( )
A.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使同盟会声望大振
C.导致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D.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6.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7.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是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B.推翻了清王朝并导致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D.建立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8.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旨在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9.“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燃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实现了民族独立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
10.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1.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二)简答题。
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请回答:
(1)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该政党的名称是什么?后来,孙中山把该政党的纲领阐发为什么?
(2)请问当年哪两座城市分别见证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其震撼力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弥留之际仍心系民族复兴,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如何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