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1.(2018扬州)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B.寓言给人启迪。《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C.细节常常独具魅力。《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D.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有的柔婉清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
2.(2019无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李杜”。
C.《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作品集《文山集》以其号来命名。
D.“足下事皆成”中的“足下”是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指对方;“欲报之于陛下”中的“陛下”是对皇帝的谦称。
3.(2019长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格林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曾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B.《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名医生,他广闻博见,历经磨难,见识了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一个在革命的熔炉中从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英雄形象。
C.在读书节“读对联,猜名著”的活动中,有一联是“一辆黄包车,为生活奔波,满载酸甜苦辣;三个不幸者,与命运抗争,终成一代伟人”。答案是《骆驼祥子》和《童年》。
D.《水浒》在说完一个故事后经常会出现“有诗为证”,例如“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这首“为证”之诗,就是出现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故事之后的。
4.(2019岳阳)名著阅读。根据相关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内容。
《骆驼祥子》是①--------的作品,作为语言大师的他创造性地运用②-----------(地名)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浓浓的京味儿。小说讲述了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③--------------,但残酷的现实让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作者正是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5.(2018成都)名著阅读
下面有关《伊索寓言》的评论,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指出错在哪里。
《伊索寓言》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驴和狼》警示大家不要相信坏人的甜言蜜语,《乌龟和老鹰》告诉我们应对困难要有充分准备。
6.(2019南充)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民艺术家”老舍在《骆驼祥子》中,运用肖像描写、心理刻画等表现了主人公祥子由老实、坚韧、满怀希望到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性格变化,深刻揭露了旧中国“不让好人有出路”的社会罪恶。
B.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其辛辣的讽刺中包含了对人性及人类社会的悲观见解,隐含了作者一种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C.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
D.写记叙文,可以用人物作为线索,如胡适的《我的母亲》;可以用事件作为线索,如莫怀戚的《散步》;也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作为线索,如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
7.(2018河南)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 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8.(2019安徽)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用苦痛换来欢乐“是他写给埃尔多迪伯爵夫人信中的话,也是他的人生写照。他是( )
A.罗曼?罗兰 B.贝多芬 C.米开朗琪罗 D.托尔斯泰
(2)“却说那【甲】久坐林间,盼望行者不到,将行李搭在马上,一只手执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出松林向南观看。”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记》中的--------,他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终成正果,受封为-------------。
9.(2019云南)名著阅读
晁盖心中欢喜,对六人说:“我等造下这弥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王头领如此错爱,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报!”他只是冷笑。晁盖道:“先生何故只是冷笑?有事可以通知。”他道:“兄长性直,你道王伦肯收留我们?兄长不看他的心,只观他的颜色动静。”晁盖道:“观那王头领颜色怎地?”他道:“兄长不看他早间席上与兄长说话,倒有交情。次后因兄长说出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放了何涛,又见所氏三雄如此豪杰,他便有些颜色变了,虽是口中答应,心里好生不然。他若是有心收留我们,只就早上使议定了座位,杜迁、宋万这两个自是粗卤的人,待客之事如何省得。只有林冲那人,原是京师禁军教头,大郡的人,说事晓得,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早同林冲看王伦答应兄长模样,他自便有些顾的之心,只是不得已,小生略放言,教他本自相火并。”晁道:“全仗先生妙策良谋,可以容身。”自夜七人安歇了。
次早天明,只见人报道:“林教头相访。”他便对晁盖道:“此人来相探,中俺计了。”
选段中加点的他是谁?选段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10.(2018玉林)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题目。
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一生谨慎的诸葛亮足智多谋,在与东吴的交锋中三气“雄姿英发”的大都督周公瑾;一气让周郎“赔了夫人又折兵”,二气让东吴丢了南郡和荆州,三气则使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B.巾帼不让须眉。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中有四位女性,按排座次先后分别是:矮脚虎王英的妻子、武艺高强的一丈青扈三娘,侠义敢为、开酒店的母大虫顾大嫂,同样曾开酒店的母夜叉孙二娘和一枝花蔡庆。
C.在西天取经路上,唐三藏先来到西梁女国,被貌赛西施的女国王相中招亲,后到天竺国,被假冒天竺国公主的玉兔妖精将绣球抛在头上欲招为配偶。唐僧不为烟花所动,不向妖邪屈服,不忘初心,排除干扰,矢志西行取经。
D.大观园内成立过两个诗社:第一个名为“桃花社”,社设稻香村,李纨任社长;第二个名为“海棠社”,社设潇湘馆,林黛玉任社主。园中女儿两度欢聚,先写诗,后作词,各展才情,共赏佳作,高雅地快乐着。
11.(2018柳州)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在《格列佛游记》描述的小人国里,如果重要职位出缺,候补人员就会通过绳上跳舞比赛来决定谁接任这个官职。
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宋江的足智多谋。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印第安人乔最后死在山洞里。汤姆和哈克挖出海盗埋在山洞的金银并分了那一大箱金子,汤姆和哈克都成了富人。
D.“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一生恪守的人生原则。
12.(2018南宁)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骆驼样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
B.真假孙悟空都神通广大,沙僧、菩萨、玉帝、唐僧、地藏等均不能辨出真假,直至来到如来佛祖面前,被佛祖轻而易举判出真假。真悟空打死假悟空,师徒团聚。
C.格列佛在慧骤国遇到很有理性、观察敏锐而且判断正确的慧骃马,对它项礼膜拜,学它走路,模仿它说话的腔调。当慧骃马要求他离开时,格列佛非常悲伤。
D.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幕还来”。
13.(2019重庆)下面是下面是选自《骆驼祥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先生!”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先生另找人吧!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1)选文中的“先生”是指-----,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事件)(2)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14.(2018西宁)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C.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的《格列佛游记》《海底两方里》《神秘岛》这三部曲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原因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D.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面、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15.(2018呼和浩特)名著阅读。
请你结合下面选自《二十四孝图》的文段,说说作者借“阿长”这个人物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16.(2019赤峰)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的《骆驼祥子》是京味儿小说的代表,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北京地狱的文化特色。
B.《水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该书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好汉”形象,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为了解救刘老汉的女儿而质问宋江,在一气之下砍倒了忠义堂前的旗杆,撕碎了杏黄旗。
C.格列佛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他曾帮忙扑灭了利立浦特王宫的大火,不过他的灭火方法却让该国皇后感到十分痛恨。
D.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作家。他的随笔关注现实,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17.(2018黄冈)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的一部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百折不挠的精神。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名著阅读答案
1. C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其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注意结合内容积累。ABD正确;C项一“脱”一“穿”的细节,是为了遮掩刚才辱骂将军的心冷胆寒的心理,勾勒出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态。
2.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BC.正确。D.有误,“陛下”是对皇帝的敬称。
3. C 【解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其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答题注意结合课内容积累。ABD正确;C.三个不幸者,与命运抗争,终成一代伟人”,指的是《名人传》中的三个人物。
4. ①老舍。 ②北京。 ③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名著作者是谁,文中人物是谁,与之相关的有什么故事情节,主旨是什么。读过《骆驼祥子》的都知道其作者是老舍,文中大量运用北京方言,主人公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5. 《乌龟和老鹰》评论有误,这个故事通过一只乌龟非要让老鹰教它学飞翔,结果从高空中落下来从而摔死的悲剧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6.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ABD.正确;C.错误,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7. (1)任选其一作答。①鲁滨逊航海失事,鲁滨逊和一条狗被海浪冲到荒岛上。他想记录日期却没有工具,于是就在上岸的地方竖了一个用柱子做成的大十字架,刻下他上岛的日期,此后他开始在这根柱的四边,他每天用刀刻一个凹口,每七天刻一个长一倍的凹口,每月刻一个再长一倍的凹口。这样他就有了一个独特的日历,可以用来计算日期了。②格列佛乘“羚羊号”航海时,船只失事,他被海水推送到小人国。清晨醒来时,格列佛发现自己被很多小人用细线绑在地上,挣扎不脱。随后他被献给了小人国的国王。在小人们的攻击和劝说下,他表示投降。 (2)任选其一作答。①“故事情节”: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悟得祖师敲他三下的暗示,半夜跪在祖师榻前求学长生之道;后来祖师传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口诀,他自悟自修,学成之后返回花果山。“极真之理”示例:求学之道,名师引路不可少,个人领悟和勤学更重要。②“故事情节”: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化成美丽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接近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了。“极真之理”示例:坏人无论如何伪装,最终都会被识破,得到应有的惩罚。或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解析】本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的阅读情况,结合阅读积累作答。(1)①《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鲁滨逊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28年,并得以返回故乡。题目图片上所显示的情节是,鲁滨逊制造日历的情节。
②《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游记体讽刺小说。主要讲述了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国(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题目图片上所显示的情节是,格列佛航海失事后初到小人国的部分。
(2)①《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叙述的是唐僧师徒五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它除了奇幻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又在奇幻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使它显得亦庄亦谐,于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悟彻菩提真妙理”这一章节,就可以通过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学艺,悟得祖师敲他三下的暗示,半夜跪在祖师榻前求学长生之道;后来祖师传他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的口诀,他自悟自修,学成之后返回花果山的故事,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悟到“求学之道,名师引路不可少,个人领悟和勤学更重要”的道理。“尸魔三戏唐三藏”这一章节,就可以通过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化成美丽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接近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的故事,结合我们生活实际悟到“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8. (1)B (2)沙僧;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所给语段出自哪部名著,作者是谁、主人公是谁,文学常识也就迎刃而解。
(1)《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期法国著名作家。 主要内容: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其中贝多芬遭遇病痛的折磨,仍不放弃音乐。
(2)《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的帮助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的故事,题干中所指为沙僧。
9. 他指的是吴用,性格特点: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学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在这段文字里,吴用一眼就看出了王伦的鼠肚鸡肠、林冲的不平之气,在林冲来访时,又设计激怒林冲,可见他是一个有眼光、有谋略的人。
10. 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名著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所给语句的对与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玉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为主线。但是,小说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并没有孤立地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族存亡过程,从而折射出社会的变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悲剧写得像《红楼梦》这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A.表述错误,应该是“一气让东吴丢了南郡和荆州,二气让周郎“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则使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B.表述错误,梁山泊一百零八位英雄中有三位女性,一枝花蔡庆是男的。C.表述正确;D.表述错误,第一个名为“海棠社”,社设稻香村,李纨任社长,以后解散;后来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11. B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选项中涉及的名著内容熟悉,才能准确把握语句表述的正确与否。这就要求平时的名著阅读认真细致,准确识记名著内容。ACD.表述正确;B.表述有错误,句中的“宋江”应是“吴用”。
12.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情节的掌握,涉及的篇目较多,作答时需要依据原著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A.根据选项中的“教点书”“中等人物”等要素,可以看出“他”是指曹先生,不是刘四爷;BCD正确。
13. (1)曹先生 祥子拉车碰伤了曹先生 (2)曹先生让祥子到他家拉车,安排他与小福子的生活。 【解析】本题考查了名著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1)选文中的“先生”是指曹先生,祥子到曹家拉包月,曹先生一家对他很好,很尊重他。一天夜里,祥子拉曹先生回家,不小心撞到石头上,他和曹先生都摔伤了,祥子很难受,所以祥子叫先生另找人。(2)曹先生答应祥子拉包月车,而且愿意把小福子也一并接来。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帮他重燃生括的信心,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
14.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A、B、D都正确;C.有误,凡尔纳的三部曲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没有《格列佛游记》。
15. 阿长对《二十四孝图》的“图画”津津乐道,对其中“孝子”的故事赞许、推崇,她是深受封建孝道流毒影响的人。作者借阿长这个人物,表达反封建孝道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主题的探究能力。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一文的主旨是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文中“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的叙述更能表现封建孝道对人毒害之深,连阿长这样不识字的人对其中的故事也是非常熟悉和赞许,可见受到了很深的毒害。从而突出了文章表达反对、批判封建孝道的主旨。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7年所作的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共10篇最初在《莽原》杂志上发表时总题目为“旧事重提”,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全书收录了《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十篇文章。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不少文章包含着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16.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能力。名著阅读需要我们平时多下功夫,认真阅读原著,掌握所读小说的相关重点情节。
ACD说法正确;B有误,砍倒忠义堂前的旗杆,撕碎杏黄旗的人是李逵,不是鲁智深。
17.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ABD正确。C有误,手足指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