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物质的酸碱性(1)
1.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物质都属于酸,这是因为( )
A. 它们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B. 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它们都含有氢元素
D. 它们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2.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氨水 B. 汽水 C. 冰水 D. 糖水
3.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酸根可能含有氧元素
B.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 酸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
(第4题)
4.微型实验具有节约成本、现象明显等特点。如图是微型实验装置——井穴板,向其中4个井穴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像硫酸铝和氯化铵这样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 )
A. 四种溶液都显酸性
B. 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C. 上述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色
D. 上述溶液如果滴加酚酞试液也变红色
5.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显红色 B. 一定显紫色
C. 可能仍显紫色 D. 一定显无色
6.用酒精浸泡木槿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木槿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
B. 能使木槿花的溶液显绿色的一定是碱
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木槿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 木槿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7.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第7题))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呈__ 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 _(填序号)。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 __(填序号)。
8.某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分别与水反应后的产物的酸碱性,收集了若干瓶CO2和NH3。
(1)探究CO2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向一瓶CO2中加入 30毫升水,充分振荡。再取一个洁净的表面皿,放上一条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滴加瓶中的液体,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由此获得结论:瓶中液体里含有__ __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探究NH3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用(1)的方法继续进行NH3的实验,他们分析液体里含有碱性物质,观察到的现象是 ,分析依据是 。
(3)有同学提出:仅用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或NH3与水发生了反应,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以NH3为例,该对比实验的操作为 ,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不变色。
9.小牛春游时,发现了一株被太阳晒成紫红色的蒲公英,他将其带回家洗净、捣碎,用老白干浸泡,再用纱布过滤,取其汁液,将其分成两份。已知紫红色蒲公英汁与紫色石蕊试液性质相同,请你预测:向一份中滴入食醋,会显__ __色,向另一份中滴加餐具洗洁精,会显__ __色。
10.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现象记录如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紫薯汁__ 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__ 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薯汁的目的是 。
11.小巧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花瓣颜色的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 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为A和B;②将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 __。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拓展反思】 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2 物质的酸碱性(1)
1.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物质都属于酸,这是因为(D)
A. 它们的水溶液都呈酸性
B. 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它们都含有氢元素
D. 它们溶于水时,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2.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A)
A. 氨水 B. 汽水 C. 冰水 D. 糖水
3.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 酸根可能含有氧元素
B.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 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D. 酸中一定有非金属元素
(第4题)
4.微型实验具有节约成本、现象明显等特点。如图是微型实验装置——井穴板,向其中4个井穴分别滴加盐酸、醋酸、硫酸铝和氯化铵四种溶液各3滴,再各加1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四种溶液均变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像硫酸铝和氯化铵这样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A)
A. 四种溶液都显酸性
B. 盐溶液一定呈中性
C. 上述实验中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色
D. 上述溶液如果滴加酚酞试液也变红色
5.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显色的溶液,若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一定显红色 B. 一定显紫色
C. 可能仍显紫色 D. 一定显无色
6.用酒精浸泡木槿花可得到紫色溶液,该溶液遇酸溶液显红色,遇碱溶液显绿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木槿花的溶液与酸作用显红色是化学变化
B. 能使木槿花的溶液显绿色的一定是碱
C. 将氯化钠溶液滴入木槿花的溶液后,溶液仍为紫色
D. 木槿花的溶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7.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第7题))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呈__碱性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2、5__(填序号)。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3__(填序号)。
8.某小组同学为探究二氧化碳(CO2)、氨气(NH3)分别与水反应后的产物的酸碱性,收集了若干瓶CO2和NH3。
(1)探究CO2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向一瓶CO2中加入 30毫升水,充分振荡。再取一个洁净的表面皿,放上一条紫色石蕊试纸,向试纸上滴加瓶中的液体,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由此获得结论:瓶中液体里含有__酸__性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2)探究NH3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碱性。该小组同学用(1)的方法继续进行NH3的实验,他们分析液体里含有碱性物质,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分析依据是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3)有同学提出:仅用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或NH3与水发生了反应,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以NH3为例,该对比实验的操作为将干燥紫色石蕊试纸放入另一瓶NH3中,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不变色。
9.小牛春游时,发现了一株被太阳晒成紫红色的蒲公英,他将其带回家洗净、捣碎,用老白干浸泡,再用纱布过滤,取其汁液,将其分成两份。已知紫红色蒲公英汁与紫色石蕊试液性质相同,请你预测:向一份中滴入食醋,会显__红__色,向另一份中滴加餐具洗洁精,会显__蓝__色。
【解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而紫红色蒲公英汁与紫色石蕊性质相同,所以滴加食醋显红色,滴加餐具洗洁精显蓝色。
10.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现象记录如表所示: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现象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1)紫薯汁__能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__碱性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薯汁的目的是作对照。
【解析】 (1)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薯汁由紫色变成绿色,所以紫薯汁可以作酸碱指示剂。(2)草木灰溶液能使紫薯汁变成绿色,所以草木灰溶液呈碱性。(3)向蒸馏水中滴加紫薯汁的目的是证明水不能使紫薯汁变色,起对照作用。
11.小巧发现她家种的牵牛花,早晨为红色,太阳出来后颜色逐渐加深,中午呈紫色。她很好奇,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花瓣颜色的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
【实验步骤】 ①早晨,她选取两组生长状况相同且均开红花的牵牛花,编号为A和B;②将A组放在阳光下,B组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③中午,观察花的颜色,A组为紫色,B组为红色;④得出实验结论。请回答:
(1)实验中的变量是__光照__。
(2)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花瓣颜色变化和光照有关。
【拓展反思】 查找资料发现:牵牛花花瓣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它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中性条件下显紫色;细胞液的酸碱性强弱受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
(3)从植物生理活动的角度分析,牵牛花花瓣从红色变为紫色的原因是: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使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酸性减弱。
【解析】 (1)提出的问题为花瓣颜色变化是否与光照有关,所以设计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2)A组放在阳光下,花的颜色为紫色,B组遮光处理,花的颜色为红色,故可得出的结论是花瓣颜色变化和光照有关。
1.2 物质的酸碱性(2)
1.据报道,某宾馆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 )
A. 3 B. 7 C. 13 D. 5
2.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在pH试纸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 )
3.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
A. 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 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 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4.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性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A. 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 25 ℃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 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
D. 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5.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时趋于正常。下列与描述情况最接近的图像是( )
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
(1)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若体液pH超出正常范围,则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胃液的pH__ __(填“小于”“小于”或“等于”)7。人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__ __(填“升高”或“降低”)。
(2)下表是一些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茶树
柑橘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0~5.5
5.0~7.0
6.0~7.0
7.2~8.5
江西素有“红土壤”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上述作物不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__ __。
7.实验室有A、B两种溶液,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A、B两种溶液的pH的大小关系是A__ __(填“大于”或“小于”)B,显酸性的是__ __溶液,该溶液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酸。要测定A、B溶液的pH,其做法是 。
8.小雪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并定时对其进行酸碱性强弱的测定,发现其pH均小于7且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5。由此得出结论:雨水的酸性逐渐__ 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该地区的西瓜适宜在pH为6.0~7.0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此雨水对西瓜产量的影响是 。
9.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酸性
n(H+)=n(OH-)
中性
n(H+)<n(OH-)
碱性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__ __(填“>”或“=”或“<”,下同)n(OH-)。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 ,原因是该溶液中n(H+)__ __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退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__ __n(OH-)。
(4)通过上述信息得出盐溶液一定显中性。该结论是否正确?__ __。
10.我们知道溶液的pH可显示的溶液的酸碱性:溶液pH<7,溶液显酸性;溶液pH>7,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的pH怎样呢?盐溶液显什么性呢?(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1)要测定盐溶液的酸碱度,不能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 __(填序号)进行测定实验。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无色酚酞试液 ③pH试纸
(2)下列是两同学分别对NaCl溶液、CuSO4溶液、K2CO3溶液的pH进行的测定实验:
甲:取pH试纸放在玻片上,用玻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pH标准比色卡比较。
乙:取pH试纸放在玻片上,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玻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pH标准比色卡比较。
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NaCl溶液
CuSO4溶液
K2CO3溶液
甲
7
4.2
10
乙
7
4.5
9.6
通过测定几种盐溶液的pH,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上述两同学测得的数据,反映了溶液真实pH的是__ __同学,另一同学测定的数据不够真实的原因在于: 。
参考答案
1.2 物质的酸碱性(2)
1.据报道,某宾馆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洗涤床单和被套,导致它们显碱性,引起顾客皮肤不适。氢氧化钠溶液的pH可能是(C)
A. 3 B. 7 C. 13 D. 5
2.在鸡蛋清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由此可知,鸡蛋清的pH在pH试纸标准比色卡的区域可能是(D)
3.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液
pH
4.7~8.4
0.9~1.5
7.35~7.45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正常情况下(B)
A. 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 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 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4.取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和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花的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
花汁在酸性溶液中的颜色
花汁在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玫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雏菊
无色
无色
黄色
A. 研磨花瓣过程中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其中的色素
B. 25 ℃时,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粉红色
C. 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H2SO4和K2SO4溶液
D. 上述三种花汁都能用作酸碱指示剂
5.人体口腔内唾液的pH通常约为7,在进食过程的最初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之后酸性逐渐减弱,至40分钟时趋于正常。下列与描述情况最接近的图像是(B)
6.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
(1)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若体液pH超出正常范围,则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胃液的pH__小于__(填“小于”“小于”或“等于”)7。人体内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__降低__(填“升高”或“降低”)。
(2)下表是一些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茶树
柑橘
西瓜
甘草
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
5.0~5.5
5.0~7.0
6.0~7.0
7.2~8.5
江西素有“红土壤”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上述作物不适宜在红土壤中种植的是__甘草__。
7.实验室有A、B两种溶液,溶液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B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A、B两种溶液的pH的大小关系是A__小于__(填“大于”或“小于”)B,显酸性的是__A__溶液,该溶液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酸。要测定A、B溶液的pH,其做法是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并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相同颜色的pH。
8.小雪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并定时对其进行酸碱性强弱的测定,发现其pH均小于7且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5。由此得出结论:雨水的酸性逐渐__增强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该地区的西瓜适宜在pH为6.0~7.0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此雨水对西瓜产量的影响是造成西瓜减产。
9.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H+[用n(H+)表示]和一定数量的OH-[用n(OH-)表示],n(H+)与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n(H+)与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酸性
n(H+)=n(OH-)
中性
n(H+)<n(OH-)
碱性
(1)常温下测得水中pH=7,可知水中n(H+)__=__(填“>”或“=”或“<”,下同)n(OH-)。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是溶液变为红色,原因是该溶液中n(H+)__<__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退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中n(H+)__>__n(OH-)。
(4)通过上述信息得出盐溶液一定显中性。该结论是否正确?__否__。
【解析】 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原因是该溶液中n(H+)<n(OH-);再滴入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退去,说明碱性减弱,故硫酸氢钠溶液中n(H+)>n(OH-)。
10.我们知道溶液的pH可显示的溶液的酸碱性:溶液pH<7,溶液显酸性;溶液pH>7,溶液显碱性。那么盐溶液的pH怎样呢?盐溶液显什么性呢?(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阴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1)要测定盐溶液的酸碱度,不能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①②__(填序号)进行测定实验。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无色酚酞试液 ③pH试纸
(2)下列是两同学分别对NaCl溶液、CuSO4溶液、K2CO3溶液的pH进行的测定实验:
甲:取pH试纸放在玻片上,用玻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pH标准比色卡比较。
乙:取pH试纸放在玻片上,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再用玻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显色后与pH标准比色卡比较。
所得数据如表所示:
NaCl溶液
CuSO4溶液
K2CO3溶液
甲
7
4.2
10
乙
7
4.5
9.6
通过测定几种盐溶液的pH,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盐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上述两同学测得的数据,反映了溶液真实pH的是__甲__同学,另一同学测定的数据不够真实的原因在于: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会稀释待测液,从而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
【解析】 (1)酸碱指示剂只能鉴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反映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2)由实验数据可知,盐溶液有的呈中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呈酸性,所以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