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九上科学同步练习:1.3 常见的酸(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版九上科学同步练习:1.3 常见的酸(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06 10:21:07

文档简介

1.3 常见的酸(1)

1.某同学在观察盐酸试剂瓶的标签时记录了下列信息,其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 有腐蚀性 B. 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C. 有刺激性气味 D. 溶质质量分数为98%
(第2题)
2.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HCl分子在运动
C. Y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Y烧杯内没有生成新物质
3.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下列关于盐酸的性质、用途及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盐酸能与锌、铁、铜等许多金属反应
B. 稀盐酸常用于去除金属锈蚀及水垢
C. 浓盐酸瓶盖打开时可观察到冒白烟现象
D.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盐酸
4.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化学式为Na2CO3)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 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改用盐酸滴入纯碱中,放出气泡的速度一定加快
5.某“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第6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 __。
(2)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 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 。
(4)实验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 。
8.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药品名称】胃酸完全抑制剂
【主要成分】每片内含碳酸钙800毫克、氢氧化镁116毫克。
【适应症】用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每日2次。
(第8题)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9.烧杯中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10.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0题)
A. 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 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 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 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1.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和小明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小明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和CaCl2。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呈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证明她的猜想,原因是 。
【拓展与应用】 要想从废液中回收比较纯净的氯化钙晶体,首先需要向废液中加入 ,反应完成并__ __(填操作),再蒸发结晶。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若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参考答案
1.3 常见的酸(1)

1.某同学在观察盐酸试剂瓶的标签时记录了下列信息,其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D)
A. 有腐蚀性 B. 储存于阴凉通风处
C. 有刺激性气味 D. 溶质质量分数为98%
(第2题)
2.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HCl分子在运动
C. Y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Y烧杯内没有生成新物质
3.盐酸是一种重要的酸,下列关于盐酸的性质、用途及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稀盐酸能与锌、铁、铜等许多金属反应
B. 稀盐酸常用于去除金属锈蚀及水垢
C. 浓盐酸瓶盖打开时可观察到冒白烟现象
D.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盐酸
4.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化学式为Na2CO3)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 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 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 改用盐酸滴入纯碱中,放出气泡的速度一定加快
5.某“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D)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第6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试管__。
(2)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a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节约药品(或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澄清石灰水。
(4)实验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成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7.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漂白水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ClO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H2O2(填化学式)。
(2)大理石上的污垢不能用“洁厕灵”清洁的理由是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洁厕灵”与“漂白水”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NaCl+H2O+Cl2↑。
8.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药品名称】胃酸完全抑制剂
【主要成分】每片内含碳酸钙800毫克、氢氧化镁116毫克。
【适应症】用于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片,每日2次。
(第8题)
(1)“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碱的物质是Mg(OH)2(写化学式)。
(2)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

          
9.烧杯中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烧杯中有关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C)
【解析】 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时,氧化镁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氧化镁完全反应后,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一开始没有氢气产生,至氧化镁完全反应后才有氢气生成;溶液的质量一直增加;反应开始后,氯化镁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镁完全反应后,氯化镁的质量不再变化;反应时盐酸不足,溶液pH等于7,反应结束后,盐酸过量,pH小于7。
10.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第10题)
A. 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 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 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 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解析】 由图可知,开始时溶液总质量为零,可知是将稀盐酸逐滴加入氧化铜中;至n点氧化铜完全反应,On段溶液中溶质只有生成的氯化铜,n点之后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氯化氢,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两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由于氯化氢会挥发,故最终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On段增加的溶剂除加入稀盐酸中的水外,还有氧化铜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水,n点之后,增加的溶剂只有加入的稀盐酸中的水,与图中曲线变化吻合。
11.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和小明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 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 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小明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和CaCl2。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①小红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呈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小明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证明她的猜想,原因是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酸也呈无色。
【拓展与应用】 要想从废液中回收比较纯净的氯化钙晶体,首先需要向废液中加入足量CaCO3,反应完成并__过滤__(填操作),再蒸发结晶。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若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管道(写一条)。
【解析】 【拓展与应用】回收比较纯净的CaCl2就要除去溶液中的HCl,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故应加入足量的CaCO3,反应完后过滤即可。
1.3 常见的酸(2)

1.若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则可以肯定它们的( )
A. 质量都增大 B. 溶质质量都减小
C. 酸性都增强 D. 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2.下列用途中,不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两者共有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氢气
B. 实验室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C. 金属表面除锈
D. 制造多种化工产品
3.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 B. C. D.
4.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 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 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5.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柠檬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铜
C. 铁钉 D. 碳酸钠
6.科学实验室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 。
(2)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这类反应的实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分别往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 。
7.“喜羊羊”——硫酸,不小心走进了由“灰太狼”和“红太狼”等(即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把守的小山,请你帮助“喜羊羊”顺利地走出小山(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
,(第7题))
(1)请你写出“喜羊羊”走的路线:入口→ (填序号)→出口。
(2)“喜羊羊”在刚进小山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 ; 。
8.在学习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发现实验室中还有两瓶浓硫酸和浓硝酸,为了进一步了解浓酸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分为甲、乙两组进行探究。
(第8题)
(1)甲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请你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 ↑+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提醒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大家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 __,其理由是 。
(2)乙组的同学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
(填物理性质)。乙组同学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的NO2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 (填化学性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 。
9.在拓展性课外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 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 __(填字母)。
A. 3%的盐酸 B. 5%的醋酸
C. 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第10题)
10.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 )
A. 溶液的质量
B. 稀硫酸的质量
C. 硫酸钡的质量
D. 溶剂的质量
11.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12.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 __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 __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毫升和63.3%的硫酸(用10毫升98%的硫酸与10毫升水配成)约20毫升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所示。
,(第12题))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缓缓地注入盛有__ 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如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 。
参考答案
1.3 常见的酸(2)

1.若将一瓶浓盐酸和一瓶浓硫酸都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则可以肯定它们的(D)
A. 质量都增大 B. 溶质质量都减小
C. 酸性都增强 D. 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2.下列用途中,不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两者共有的是(B)
A. 实验室制取氢气
B. 实验室用石灰石制二氧化碳
C. 金属表面除锈
D. 制造多种化工产品
3.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C)
,A) ,B) ,C) ,D)
4.食醋里通常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 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 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5.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柠檬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B)
A. 紫色石蕊试液 B. 铜
C. 铁钉 D. 碳酸钠
6.科学实验室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等,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含有氢离子。
(2)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这类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分别往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硝酸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加入稀盐酸中时无明显现象,加入稀硫酸中时产生白色沉淀。
7.“喜羊羊”——硫酸,不小心走进了由“灰太狼”和“红太狼”等(即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把守的小山,请你帮助“喜羊羊”顺利地走出小山(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
,(第7题))
(1)请你写出“喜羊羊”走的路线:入口→③⑤⑦⑨(填序号)→出口。
(2)“喜羊羊”在刚进小山时,碰到了两种阻止他前进的物质,请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_Zn+H2SO4===ZnSO4+H2↑;H2SO4+Na2CO3===Na2SO4+H2O+CO2↑。
8.在学习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发现实验室中还有两瓶浓硫酸和浓硝酸,为了进一步了解浓酸的有关知识,同学们分为甲、乙两组进行探究。
(第8题)
(1)甲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请你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提醒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大家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酸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氢气__,其理由是随着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浓硫酸变成稀硫酸,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2)乙组的同学打开盛装浓硝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白雾产生。据此可知,浓硝酸具有挥发性(填物理性质)。乙组同学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立即观察到溶液上方有红棕色的NO2气体产生。据此现象可推知浓硝酸强光照射易分解(填化学性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浓硝酸?棕色瓶阴凉处保存。
9.在拓展性课外活动中,小明利用以下常见物品验证酸的一些性质:白醋(含3%的醋酸)、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是CaO)、鸡蛋壳、牵牛花汁液、铁钉、苏打(碳酸钠)。
【查阅资料】 牵牛花汁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
【实验过程】
(1)在鸡蛋壳上滴加白醋,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鸡蛋壳中一定含有CO32-(用离子符号表示)。
(2)小明知道酸能够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但当他将足量的白醋加入放有铁钉的容器中,没有看到明显的气泡产生。小明很疑惑,于是提出猜想:气泡不明显可能与酸的浓度和种类有关。要验证与酸的浓度有关,应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B__(填字母)。
A. 3%的盐酸 B. 5%的醋酸
C. 5%的盐酸
(3)小明利用已有物品还想验证酸与碱的反应,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将食品干燥剂加入适量清水中,搅拌后静置
放出大量的热
2
取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先加入牵牛花汁液,再逐滴滴加白醋至过量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再变为
紫色,最后变为红色
【评价反思】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科学。

          
(第10题)
10.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C)
A. 溶液的质量
B. 稀硫酸的质量
C. 硫酸钡的质量
D. 溶剂的质量
【解析】 溶液的质量开始不为0,随着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大,故A错误;稀硫酸的质量开始不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质量逐渐减小,而不是增大,故B错误;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开始时硫酸钡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完毕后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C正确;溶剂的质量开始不为0,随着滴加氯化钡溶液至过量溶剂的质量不断增大,故D错误。
11.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
【解析】 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至反应完全后不变;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最终减小为零;氯化铁未完全反应时,溶液增加的质量大于稀盐酸的质量,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溶液增加的质量等于稀盐酸的质量,图像应先陡后缓;同理,氯化铁未完全反应时,溶剂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稀盐酸中的水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之和,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溶剂增加的质量等于稀盐酸中水的质量,图像应先陡后缓。
12.硫酸是常见的酸,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浓硫酸的某些特性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由于浓硫酸具有__脱水__性,使纸中的纤维素炭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__吸水__性。
(2)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兴趣小组把98%的硫酸10毫升和63.3%的硫酸(用10毫升98%的硫酸与10毫升水配成)约20毫升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大表面皿中,称量、观察、记录、分析。根据室温环境下实验的数据绘成的曲线如图所示。
,(第12题))
①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地注入盛有__水__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②由如图曲线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有哪些?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的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
【解析】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字迹显黑色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导致纸张炭化;而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吸水性,起到干燥剂的作用。(2)①浓硫酸稀释时应加酸入水,并不断搅拌使溶解时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失。②从曲线观察两种不同的酸的吸水情况的变化可知:一定浓度以上的硫酸都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水能力比稀硫酸强(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开始两者吸水速度差异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水速度越来越接近,吸水能力越来越弱;硫酸浓度越低吸水性越弱,低到一定浓度后就失去吸水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