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06 20:0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
  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
  教学目标??????
  知道东汉建立的背景、建立者、都城和名称的来历,知道“光武中兴”和“外戚、宦官专权”的含义,了解外戚、宦官专权是造成东汉衰败、东汉末年割据动荡的主要原因。了解黄巾起义的基本史实,知道其出现的背景和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概括能力,懂得国家的兴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仁政”。
  重点??????
  “光武中兴”的表现及影响
  难点??????
  外戚宦官专权出现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过程
  1.在中国历史上,复活前朝的案例并不少见。西周之后有东周,西晋之后有东晋,北宋之后有南宋。然而既能复活前朝,又能发扬光大者,唯有东汉。梁启超称赞它“风化最美,儒学最盛”。东汉是一个怎样的王朝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共同了解东汉的兴衰。
  2.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一起来看这段史料: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谷永传》
  从这段史料可知,当时的社会状况主要表现为:赋税、徭役(劳役)繁重,民不聊生,数以百万的人民已流离失所,朝政越来越腐败。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但是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再来看这段史料:
  及王莽篡位,续以更始、赤眉之乱,至光武中兴,百姓虚耗,十有二存。??????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郡国一》刘昭注补
  从材料可知,王莽篡位后,因建新代汉改制失败,激起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其中最主要的有绿林和赤眉起义,绿林军后来建立了更始政权,两年后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到后来光武时期,老百姓仅存十分之二左右。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
  3 .为什么汉朝又被称为西汉和东汉呢?一起来看这张地图。从地理位置上,东汉都城洛阳位于西汉都城长安以东,所以人们习惯上把刘秀建立的朝代称为“东汉”。
  4.光武帝刘秀后来采取了巩固统治的一些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具体措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这段史料:
  (建武七年),诏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十一年,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
  提问:通过这段材料,你觉得光武帝对待奴婢的态度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奴婢问题是西汉中后期以来一直严重存在的社会问题。鉴于西汉末年至新莽时期,因没能解决土地和奴婢问题,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历史教训,刘秀在称帝的第二年,便下诏书释放奴婢,先后九次下诏,令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尽管这些诏令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自耕农沦为奴隶的发展趋势,对于增加生产劳动力,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光武帝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一起来看这张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强项令”董宣的故事吗?
  从这个故事可以体现出光武帝怎样的吏治思想呢?(公平公正,为正直官吏撑腰)这说明了光武帝为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吏的监督,对正直的官吏进行奖励,同时也惩处贪官污吏。除此之外,教材64页还介绍了光武帝采取的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以缓和民族矛盾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东汉出现了“光武中兴”的良好局面。
  5.画像砖,是我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种,它是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生产科技、民俗风情等重要的文物资料,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这幅东汉宅院画像砖图,它出土于四川成都扬子山的东汉墓葬。从图片的左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屋主悠闲地对坐畅饮,起舞的雀鸟和洒扫的奴仆,衬托出东汉社会一派安逸祥和的兴盛景象。一起来看这张东汉渔猎收获画像砖图片,在画像砖的上部分表现了狩猎和捕鱼的景象,一男子正张弓射鸟,另一个人弯腰像是在准备弓箭,又像是在河边捕捞鱼虾。画像砖下部表现了农业收获情境:最左边的一个人挑着担子,像是在运送收割下来的稻谷,右手拎着大概是送饭的陶罐;中间三个着裙装的,或许是妇女,正用短镰割穗;右边两人着短裤,正用长柄大镰除去禾秆。画像砖再现了当时农、渔、猎等生产景象,使人感受到在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农家丰收的繁忙与快乐,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7.经济的恢复也带动了艺术的发展,一起来看这幅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图片,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时期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
  7.但是,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势力也强大起来,一起来看这一幅陶院落图片。同学们知道这画圈的是什么吗?对了,这就是望楼,它起到瞭望巡视,军事防御的作用,这也反映出了东汉时期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比较发达,他们的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地方豪强大族势力猖獗,其中的外戚和宦官则是他们中最腐朽的集团,他们借助不断膨胀的经济力量,交替专权,把持朝政,从而使东汉社会走向衰落。
  8.东汉时期,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一起来看这张图表。这是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些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9.5岁)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24岁)因为皇帝年幼,无法主政,所以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慢慢地就形成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9.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4页正文内容,然后将这些历史现象重新排列顺序(小组讨论)。
  10.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会带来哪些影响呢?一起来看这两则材料:【材料研读】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相关史事】 外戚梁冀先后废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做是自己的奴婢,各地上朝廷贡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质帝。
  由此可见,东汉中期以后,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这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11.政治的腐朽,再加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东汉人民深受苦难,终于导致黄巾起义的爆发。中平元年三月,曹全出任凉州酒泉郡福禄县的县长,正赶上黄巾起义爆发,《曹全碑》碑文记载曹全的家世及生平,其中提到黄巾起义的相关情景:“?妖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反……三郡告急…… ”同学们从记载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黄巾起义范围大;黄巾起义得到民众的迅速响应。原因: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众多。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宗教形式发动的全国性农民暴动。
  12.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这是不是就标志着东汉朝廷转危为安了呢?经历了黄巾之变,东汉彻底滑入了乱世泥淖。中原乱,边疆乱,官场乱,人心乱,此时,一批乱世枭雄横刀跃马,闯入了历史舞台。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州牧,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例如有大家熟悉的袁绍、曹操、孙策、刘表、刘璋等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13.最后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本课所学。东汉建立以后,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史称光武中兴。但后来由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最终导致黄巾起义的爆发,东汉政权逐渐走向衰落。
  14.他(光武帝)开创的东汉王朝,延续了196年。诚然,这个王朝只有70多年的好光景,刘秀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之后的明帝和章帝还勤于政事,以后百余年间9位皇帝大多没活过40岁。当皇帝如此短命,说明政治环境恶劣。但是东汉王朝也有许多令后世值得称赞的辉煌成就。例如:东汉时牛耕已推广到长江和珠江流域,纺织业也是世界第一;中医发展到较高水平,出现名医华佗,医圣张仲景,日本至今还有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学会;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此后纸的使用日益普遍,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窦固、窦宪几次大破匈奴匈奴,巩固了西域版图,并迫使北匈奴西迁,引起古代欧洲大变化。关于这些内容,本单元的后面几节课将会有所学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