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
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各与什么有关。
3.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声音特性有关的现象。
【教学过程】
一、音调的高低——频率。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频率:
(1)物理意义:频率是描述物体的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3)单位:赫兹(Hz)。
3.探究影响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因素:
(1)提出问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和假设: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
(3)实验过程:
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按紧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拨动。
(4)结论:钢尺伸出的越短,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4.超声波和次声波。
一般人的听力范围:20Hz—20000Hz,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1)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自然活动,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有些次声波对人体健康有害。
(2)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与人类不同,它们有些能听到超声波或次声波。
二、声音的强弱——响度。
1.响度: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影响响度的因素:
(1)振幅;
(2)人耳离发声体的距离。
4.实验证明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变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5.声音在介质中传播能量会衰减,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能量减小得越多,响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声音的音调并不改变,也就是说介质不会改变声音的频率,不能说距离远了,听不清楚了,是因为音调变低了。
三、音色。
声音的特色叫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也能分辨它们。主要是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如: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
四、乐音和乐器。
1.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
2.乐器可分为三类:
(1)打击乐器: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击鼓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弦乐器:如二胡、小提琴、钢琴等。长而粗的弦音调低、短而细的弦音调高。绷紧的弦音调高。
(3)管乐器: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3.要注意区别发声体的振动快慢(频率)与振动幅度(振幅)的区别。音调一般用“高”、“低”、“尖”、“细”、“沉”、“闷”、“亮”等来描述,响度有时也用“高”、“低”来描述,如“高声喧哗”、“低声细语”等,要注意区别。
4.一般而言一个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是由多种频率的波合成的,从波形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声音的本质。如图所示,不同乐器奏出相同音调的声音,从波形图上可以看出它们主要的振动频率相同,但小的附加振动不一样,所以音色不同。
音叉 钢琴 长笛
五、典型例题。
(一)类型一:声音的三个特性。
1.二胡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乐器,在演奏时,演员要经常拨动琴弦用来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敲击大小不同的青铜编钟,主要是为了使钟声有不同的( )。
A.响度强弱 B.音调高低 C.音色变化 D.时间长短
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4.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
5.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7.“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具有不同的(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二)类型二:综合应用。
1.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2.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 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3.聪明的海豚会做算术加减法运算,当驯兽师问海豚“2+3等于几”时,海豚就会敲五下麦克风。实际上是有人在台下吹了5下哨声。哨音海豚能听到而人听不到,这其中的道理是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海豚的听觉频率为150Hz-150000Hz,台下人吹的哨声是一种 故人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