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12.一模不一样 教案湘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12.一模不一样 教案湘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7-07 12:3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对构成比较陌生,本节课初步接触到平面构成的有关知识,关于重复和特异构成的现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有初步的感知,如衣服花边的装饰的重复与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特异,学生校服的统一着装与领队服装的区别等。虽有感知但缺乏理论的认识和分析,本节课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欣赏结合教师讲解分析,让学生不仅全面、深刻的理解重复个特异构成的意义与美感,进而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欣赏作品、思考交流、创作表现的活动中,体验白板交互环境下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理解特异构成的定义和设计特性构成的具体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设计与绘画造型活动的区别,体验特异的发现与创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特异构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设计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难点:通过学习重复构成,完成特异构成的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两张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出示的这两张图片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呢?(指名回答)
生:左边的香蕉是完好的,右边的香蕉是剥开的……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竟然找了这么多出不同。看看老师找的,是不是跟你一样呢?
【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注意力和好奇心】
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这两张图片一样吗?
生:一样。
师:能不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描述?
生:一模一样
是板书:一模 一样
接着出示图片,问:现在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它们的形状都是一样的……
师:观察的真仔细,对,都是以一个图形的反复排列,构成视觉上的冲击。我们把这个其中的一个图形称为基本图形,把这些有规律的反复排列形成的图形称为重复构成。下面我来来看看具体的概念。由全班齐读。
师:在这个概念当中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生:什么是“骨式”?
师:骨式就如同人的骨架一样支撑着人的全部。
继续观看图片发现不同。引入新课《一模不一样》。
互动新授,特异感知
欣赏图片,说说不一样表现在哪里?
生:中间斑马的方向不一样。
生:第二行第二个喜羊羊变成了灰太狼
师:对,我们把在规律的基本型上变异个别基本型的这样的构成称之为是特异构成。
出示特异构成概念,全班齐读。
分析探究,总结归纳
前面我们学习了重复构成,那么特异构成和重复构成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师小结:重复现象带给人们和谐、整齐之美,特异现象醒目突出之感。
2、寻找要素:
课件出示范作,请学生观察分析,尝试总结特异构成由哪些要素构成?基本形和骨式。
课件出示特异构成图片,师生归纳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
方向不同 也可以叫方向特异
大小不同 也可以叫大小特异
形状不同 也可以叫形状特异
颜色不同 也可以叫颜色特异
……
师小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去改变其中的一处,就可以得到一幅特异构成。
归纳设计步骤:
、设计骨式图
、设计基本型
、完成特异练习。
【通过观察分析,师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探讨归纳出特异构成设计步骤方法。】
自主表现,大胆设计
尝试运用不同媒材与工具,运用不同的方法体验、创作一个特异形的作品。
跟随老师完成骨式图。
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并为学困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通过跟老师折骨架,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作业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特异构成的理解以及让其掌握设计方法。】
展示交流,拓展延伸
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
播放特异现象在生活各个领域当中的运用。
【通过让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总结,再次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
【板书设计】
第12课 一模不一样
重复构成:
特异构成:
方向不同
大小不同
形状不同
颜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