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学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分析理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描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反映了中华民族具有反侵略的光荣传统,当代青少年应以先辈们为榜样,树立和培养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知识清单
1、九一八事变
爆发: 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 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 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 。
意义: 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 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东北三省,1932年,扶植清朝末代皇帝 ,在长春建立
。
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 ,抵抗日军;中国共产党派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 ,与日军战斗。
2、华北危机与一二· 九运动
华北危机: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 政策,中华民族面临 的危险。
一二·九运动: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 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 新高潮的到来。
3、西安事变
经过: 年12月12日, 、 在西安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 。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 。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 的序幕,成为 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
训练巩固
(一)选择题。
1、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地点是 ( )
A.南京 B.上海 C.沈阳 D.长春
2、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是在 ( )
A.“一?二八”事变后B.“九一八”事变后
C.“八一三”事变后D.“四一二”事变后
3、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的抗日队伍是( )
A.抗日救国军B.抗日义勇军C.八路军 D.新四军
4、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是( )
A.1935年12月9日B.1935年12月12日
C.1936年12月12日D.1937年7月7日
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参加谈判,联蒋抗日的是( )
A.周恩来B毛泽东C.张闻天D.朱德
6、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
A.改善两党关系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7、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B.七七事变爆发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8、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
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B. 华北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七七事变
9、右下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的呐
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
进入了(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
10、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的态度是( )
A.联共抗日B.采取不抵抗政策
C.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派兵北上抗日
11、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国共产党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
A.周恩来B.杨虎城C.张学良D.毛泽东
12.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西安事变的讨论。其中,哪位同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 )
A.小华: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的主张
B.小李: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C.小林: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D.小王: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处决蒋介石
(二)材料分析题。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请回答:
1)、这是谁在什么事变前发给谁的命令?
2)、此命令说明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
3)、这个命令造成了什么恶果?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