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2《形体的组合》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美术2《形体的组合》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7-07 15:2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形体的组合》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白,大千世界虽然物象丰富,但都能用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形体来概括,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几何形体,什么是自然形体。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形体的组合之美。通过学生合作形式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收集的各种形体和谐且富有创意的组合一起,以此培养学生创造力,提升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同时本课是建立在线描画的基础上的造型活动,是学习立体造型的基础和过渡,具有承上启下地位。
1.是学习造型设计及创作表现的必要手段。
2.能促进和培养概括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
学情分析: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五年级学生正值自主意识开始形成的年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意识都逐渐形成和完善。为此本课的教学就从人文性和技能技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达成表达性自我表现的方式方法,即设计的多样与多彩,开放性创意思维的打开。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感受其形态之美,用重复、并列、叠加、相交、切割、贯穿等方法,将多种组合形体组合成和谐而有创意的作品。 ??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简单物体结构的表现方法,尝试自己动手,进行雕塑创作,并从活动中体会到乐趣。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废弃物进行创意组合再设计创造艺术品,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美化环境。
教学重点
理解立体和空间概念,掌握组合技巧,掌握组合形体的变化规律,用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组合成一件小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 1、认识形体的基本特点,巧妙利用多种方法组成一件雕塑作品。 2、有创意的设计,学会运用各种废旧材料及形体进行创意雕塑创作,作品和谐美观、造型生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几何形体组成的实物(建筑、车辆、生活用品)的图片,组合形体教具若干,几何形体小雕塑范作小帆船材料,纸张,课件。
学具:收集生活中各种形状(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的废旧物品、塑料瓶、易拉罐等、海绵胶、双面胶、胶带、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设计思路:确立教学重点,找突破口,发散形体组合元素的开放性思维。
(TPP课件配合)导入课题:一张纸由平面到立体引发的思考,由形到体的变化,打开课本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到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问题引入新课内容。
1、欣赏回顾几何石膏形体 看大屏幕图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出示这节课的图片,揭示课题:看了这些几何形体,有什么特点吗?有些形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合? 生答:是立体的……是圆柱体和圆锥体组合而成的……
师总结: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形体的组合(板书课题:形体组合) 2、导入课题:《形体的组合》 二、发展阶段
设计思路:激发欣赏热情,引导畅所欲言,形成形体组合制作的开放式设想。 1、形体的特点: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它可分为"自然形体""几何形体"。TPP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2、《形体的组合》的特点(学生讨论并寻找构成规律) 展示各种建筑、雕塑形体等。 师问:请欣赏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 师小结:形体是建筑、雕塑基本结构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 几何形体(人工创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圆等) 自由形体(自然界存在的)
3、实物与几何形体的关系:自然形体(植物、动物、自然界种的自由形体)与人工形体的关系,植物和几何形体的关系,如松树:外形是圆锥体;动物和几何形体的关系,如长颈鹿是由圆柱体和六面体组合而成;人类的创造形体活动是在自然界中获得的灵感:飞机翅膀来源于蜻蜓,轮船也是模仿鲸鱼的外形;等等。
三、拓展阶段
设计思路:尊重个体差异,放飞思维发展,创建形体组合制作的开放式操作 1、怎样运用各种形体组成立体雕塑作品(大屏幕展示古今中外各种建筑精品,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材料的构建和组合技巧,找到适合的创意的依据)。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些建筑作品是由哪些基本形体组成或者由哪些形体组合而来的,哪些设计堪称集艺术与设计完美搭配的艺术经典?哪些美妙设计又是经久不衰的视觉盛宴?
学生:建筑物大都呈现一定的几何形体,以及形体之间的巧妙组合才显得如此美观。具有现代感的国家大剧院的半球体组合;故宫角楼由立方体和圆柱体、棱柱体、棱锥体组合;还有美国的……
2、大屏幕展示学生立体造型设计作业,师生分析(边欣赏边分析)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合理设计和巧妙制作的,大屏幕多层次展示,用废弃物制作的立体形实物的学生作品引导,展示分析并思考创作,拓宽视野开启奇思妙想,为下一步创意设计做铺垫。
师:谁能说出它们是由哪些材料组装的?又是怎么组合的呢?
学生:形形色色的包装盒,经过剪贴,拼拼贴贴等等。
3、总结制作步骤:先取材再构思;先构思再取材(教师示范:废旧易拉罐等组成的帆船,造型简练美观有动感)
4、总结组合技巧:重复、并列、叠加、相交、切割、穿插 四、学生作业
设计思路:引导动手体验,激发学生兴趣,体验有创意的开放性制作。
作业要求
????以小组合作形式,用所带的立方体、球体、圆柱体、椎体等废旧物品设计并制作成一件有创意的作业,设计、制作一件稳定而有创意的立体作品。
五、教师巡回辅导
????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
1.确定主题之后的犹豫不决。
2.合作过程中的相互默契配合和创意的沟通
3.各种材料的巧妙利用,各种组合方法的尝试 六、作品展示 1、小组单位展示、评述学生自己的作品(从主题的表现、材料的运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心路)。 2、优秀学生作品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并评述自己的作品(有用饮料瓶等制作的飞行梦之队组合带来的飞行表演;有可以进行城市清洁的能“动”的车;有易拉罐和一次性杯做的航天飞机模型,它承载了孩子的飞天梦想……)。 七、收拾整理
????请每个同学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师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离不开同伴的帮助,学会了团结协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共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八、教学延伸
????师:用立体形状还可以创造出什么作品呢?(大屏幕图片展示课外衍生作品:作品的美化再包装,其它材料的尝试利用)
????师: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学会了标新立异,艺术来源于不断的创新,形体组合是未来设计师的必经之路,同学们要把这种合作学习愉快学习的方式延伸到课外……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学生了解形体是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知识,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形体的魅力,并学会应用各种形体来组成艺术作品。在小组活动中团队合作,利用废弃物进行再创造,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增加了环保意识,提升审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