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07 15: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史实。 2.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相关史事,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分析其目的及条件,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感受郑和下西洋的精神。(重难点) 3.结合教材及相关史事、《戚继光抗倭路线图》及相关史料,分析抗倭的背景,说出抗倭的经过,评价戚继光抗倭事件,学习戚继光的爱国精神。(重点) 4.结合相关史事,讲述葡萄牙是怎样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
【课堂教学流程】
【学案自学 梳理知识】 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基本史实。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任务单,任务一,《明朝的对外关系》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一、郑和下西洋 1.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称帝后,派 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主要目的是为了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概况:①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 ②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 、精美 、上等的 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互补互利。 ③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来到中国。 意义:郑和的远航, ,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 ,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 ,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 ”。明朝中后期,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狂,沿海地区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 2.概况: ①明王朝派 到东南沿海抗倭。他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 ”。 ②1561年,倭寇大举进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 。 3.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______年,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互助探究 生成能力】 任务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皇上……,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jī 带着)币往赉(lài 赐予)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 (译文) 皇帝派遣郑和率领庞大舟师运载大量礼物回赠他们,是为了宣扬我们中国的道德文化,与他们建立和平友好关系。 ——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 材料三: 探究:结合材料及形势图,探究郑和下西洋目的是什么?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才能顺利完成远洋航行? 任务三:【合作探究】 探究二: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郑和哥伦布达·加马到达地点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数7次4次1次船数共百余艘17艘4艘船只大小大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旗舰长24.5米,宽6米长34米,宽8米
探究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对比归纳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任务四:【合作探究】 材料一:《凯歌》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少保年谱耆[qí]编》 材料二:(倭寇)“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满千船。” ——《倭变事略》 材料三: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探究三:小组合作,从材料中,探究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我们该如何评价戚继光? 【精讲点拨 总结归纳】 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检测提升 巩固新知】 一、单项选择题 1.“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 ?? ??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 ?? ?? ??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2.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 B 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 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 D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东南亚各地? ??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原因是(? ?)?? A.海外交通发达? ?? ?? ?? ??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的应用? ?? ?? ?? ?? ? D.造船技术高超 6.下列为中外友好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有( ) ①鉴真 ②玄奘 ③郑和 ④戚继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4.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 A.岳飞抗金? ? B.文天祥抗元? ?? ?C.戚继光抗倭? ?? ?D.郑成功收复台湾 8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从此可以了解到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 A.西班牙? ???B.葡萄牙? ?? ?? ?C.日本? ?? ?? ? D.荷兰 9.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 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10.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 ?)?? A.玄奘西游? ? B.鉴真东渡? ?? ?C.葡萄牙入侵? ? D.郑和下西洋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课后思】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 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