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9.1精神的三间小屋(同步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08 14:08:23

文档简介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襟怀(jīn)   宽宥(yòu) 麾下(huī) 自惭形秽(suì)
B.云霓(ní) 憎恶(zēng) 轻觑(qù) 金戈铁马(gē)
C.积攒(zǎn) 几案(jī) 坍塌(dān) 悄无声息(qiǎo)
D.广袤(mào) 挟持(jiá) 沼泽(zhǎo) 抽丝剥茧(bō)
(解析:A.“秽”应读作“huì”;C.“坍”应读作“tān”;D.“挟”应读作“xi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游弋  弛骋  形销骨立  李代桃僵
B.惊骇  腐蚀  鸠占雀巢  俯拾即是
C.灰烬  泥泞  不知所措  喜怒哀乐
D.濡养  矗立  羊肠小道  可望而不可及
(解析:A.“弛”应写作“驰”;B.“雀”应写作“鹊”;D.“及”应写作“即”。)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王的男中音和老张的手风琴的伴奏相得益彰,极富艺术感染力。
B.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C.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
D.这件事发生得非常蹊跷,他决心要把真实情况弄个水落石出。
(解析:B.“间不容发”形容事物之间的距离极小,此处不能用来形容关系亲密。)
4、下列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间不容发:时间紧急,来不及出发。
C.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D、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
(B 考点: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解析: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自惭形秽 (huì)
广袤(mào)
宽宥(yòu)
积攒 (zhǎn)
(D 解析:积攒(zǎn))
6、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一句名言一句俗语的作用是引出本文要论说的话题
(对 解析:作者用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自然引出关于心灵活动的空间问题的思考。)
7、作者在对第一间小屋进行描述时用到了排比、比喻、假设句( )
(对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
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
8、作者在描写第二间小屋时为了告诫我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 )
(对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9、作者在对第三间精神小屋进行描写只用到了比喻句( )
(错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第三间小屋中安放我们的自身。反问句引出下文;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能理解为最终要把“第一间小屋”建设成盛满爱得小屋( )
(错 解析:不能这样理解,因为第一间小屋里还要用来盛放恨,包括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等等 )
课件24张PPT。精神的三间小屋[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09250201R910209DH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丁叮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毕淑敏及写作背景壹积累文中重点字词贰贰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毕淑敏及写作背景壹毕淑敏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 背景资料 《精神的三间小屋》选自《毕淑敏散文》。
我们常把人的心灵比喻为天空、大海,以形容它的广阔。这篇文章选择的比喻则更贴近日常经验: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算是有了容身之所。那我们心灵是否也需要活动的空间呢?在精神上,我们是否也需要有三间小屋,可以盛得下情感、事业和我们的自身?文章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积累文中重点字词贰检查字词自惭形秽  广袤   宽宥
游弋 轻觑 濡养
麾下 坍塌 赘余
窗棂 灼晃 憎恶
金戈铁马 矗立 积攒
几案(huì) (mào)(yòu) (yì) (qù) (rú)(jī)(zǎn) (chù) (gē) (zēng wù) (zhuó) (líng) (huī) (tān) (zhuì) 词语释义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词语释义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西。
广袤: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相互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宽宥:宽恕,原谅。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起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
矗立:高耸地立着。
游弋:在水中游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叁 “精神”修饰限制“小屋”,“小屋”都是住人的,怎么能住精神呢?“精神的小屋”是什么样子的呢?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三间”修饰限制“小屋”,表明精神小屋的数量。题目解说1.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自秽……
2.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
3.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
整体感知层解:第一部分第一层(1-3段),
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名言和古话的感慨和思考,
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4.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也不富余,也算小康了。
5.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6.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萧萧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整体感知层解:第一部分第二层(4-6段),
由对身体活动的空间的思考引出对人心灵活动的空间思考部分解:第一部分(1—6段),
作者用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
自然引出关于心灵活动的空间问题的思考7.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8.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整体感知层解:第二部分第一层(7-8段),
作者对“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第一间精神小屋
进行描写9.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10.一个人从25岁开始做工,直到60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35年的时光……
11.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
12.适合你的事业……
13.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整体感知层解:第二部分第二层(9-13段),
作者对“盛着我们事业”的第二间精神小屋
进行描写14.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15.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16.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
17.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的精神小屋……
整体感知层解:第二部分第三层(14-17段),
作者对“安放我们自身”的第三间精神小屋
进行描写部分解:第二部分(7—17段),
作者在描写、议论中,进一步说明修建精神的小屋的重要和必要。作者借助感性的形象和手段,把思乡消融在情感里,精心营造了可以盛下“爱和恨”“事业”和“自身”的
三间小屋。18.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19.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整体感知部分解:第三部分(18、19段),
总结全文,集中发表议论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7—17)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7—8)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9—13)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14—17)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8—19)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1.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如何对这个小屋进行描写的? 整体感知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
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
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它需要我们用爱来让它变的光明而温暖。可是现在的我们对人对事时时抱着怨恨的心情,每当看到损害自身利益时总是责怪他人,从不反省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对人对事都能用一颗公正、公平的心去对待,对待每件事都能用一颗盛满爱的心去对待,那么我们的小屋里就会永远光明而温暖。???1.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整体感知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
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第二间小屋中盛放着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只要我们能很好的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
第二间精神小屋就会坚固优雅。???1.关于第三间小屋的描写? 整体感知反问句引出下文;
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
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第三间小屋中安放我们的自身。在这一间小屋里我们常常会把他人的想法、言论、行为放在这里,把它们当成我们自己的。可是这毕竟并不是我们自己真正所想、所说、所做,只要我们把自己真正所想、所说、所做的放在第三间小屋中,第三间小屋才会变的明亮、光鲜。所以,在这里我们要用我们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行为来装饰它,这样它才会变的明亮、光鲜。整体感知文中所说精神的三间小屋不需要我们做到“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中所说的那样拥有雄浑的襟怀,也不需要我们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那种度量。
它只需要我们有一颗大心,能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可是即使是以此为例,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为自己修建好这三间小屋呢? 了解作者毕淑敏及写作背景一二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学习小结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