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自行车局部写生》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自行车局部写生》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7-08 12: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自行车局部写生
教学内容
自行车局部写生
学 ???科
美术
教材版本
人美
年级班级
四年级
备课教师
备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自行车局部写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前一课《猜猜我是谁》的学习基础上的,与《猜猜我是谁》都属于线描造型表现系列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精细的观察和分析,掌握线描写生的基本方法,用多种线条表现出自行车局部的结构和细部特征,提高学生的线条造型能力,体验造型表现的乐趣。
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追求比较逼真的造型表现效果,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并能够理解一定的远近、高低的空间关系。但他们的写实能力还有待提高,看到复杂的自行车,会因画的不像而丧失信心。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写生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作品不断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完成写生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行车的主要组成部分,运用各种线条对其进行粗细的描绘。
过程与方法:认真观察自行车的某一部分,发现线条的对比和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体会写生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疏密、交错、穿插的形式美感,流畅、自然线条丰富的表现力的运用。
教学难点
运用对比的线条使画面产生丰富的变化,表现其美感。
教学准备
自行车、高光笔、勾线笔、画板、卡纸等
教学课时
1
教 学 过程
个性思考
二次修改意见
?一、设疑导入
出示自行车局部零件请学生猜测这是什么交通工具
?生答
揭示今天的学习任务《自行车局部写生》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导入,让学生通过声音辨别物体。
?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二、?初步感知:
?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
?1.整体观察
?师:你会骑自行车吗?自行车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生:会或不会,骑自行车方便、快捷,可以锻炼身体。
?师:现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共享单车,为我们的生
?活带来了很多帮助,那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行车都有哪
?些零件?
?生:轮胎、前叉、车把、车座、脚蹬、链条…… ?
?师总结:这辆拥有小小身躯的自行车也是由许多零件组成
?的,也有许多的功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也为同学
?们的童年带来许多的乐趣。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中探究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和局部
?特征。
?3.感知线描
??教师课件播放三种不同自行车创作方法,分析三种自行车
?创作方法,明确线描写生的含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细节进行观察,使学生感受到线描
?写生作品精细、流畅等形式美感,了解创作重点。
三、 三、探究学习
?1.探究绘画中自行车和生活中自行车有什么不同?
?学生观察生活中自行车和写生作品之间的区别,品味写生
?作品中线条疏密、曲直和穿插的变化,零件之间的大小,
?并思考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出来这些细节的特点和质感?
?生讨论并回答:生活中自行车轮胎是圆的,但是线描写生
?中的不一定是圆的,线描写生的作品更具有趣味性,用交
?叉线表现出车筐密密麻麻的编织感,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
?车条的顺畅感,用细小曲线表现车把上的花纹……
?教师总结:美术作品中的线不完全是生活中的线,它的曲
?直顿挫、繁简疏密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表现力画家
?的真实感受。
?2.?局部观察
??出示取景框,利用取景框选一个你喜欢的局部,观察他的
?细节,比一比各个零件之间的大小和前后关系,零件之间
?是怎么衔接的?
?学生尝试用取景框取景,从自己观察的角度说一说自行车
?零件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中探究线条疏密、交错、穿插
?变化,明了本节课的重点。
?五、教师示范
?选择自行车局部写生
?播放微课示范视频并讲解绘画过程和注意事项。
四、 六、?艺术实践:
?利用取景框选择线条具有疏密、曲直变化的自行车局部
?写生。
?写生要求:
?注意零件大小之间大小的对比
?线条疏密、交错、穿插
?线条流畅线条粗细变化
?七、展示评价:
?让我们举办一次自行车局部写生画展吧!
?说一说,在写生时,我们应该怎样观察事物?谈一谈写生
?感受。
七、??拓展
?带领学生观看共享单车被破坏和造成交通堵塞图片
?自行车不仅是我们日常的交通工具,还可以强身健体,但
?是我们生活中的共享单车在给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
?带来许多困扰,希望同学们在骑车的同时也要规范自身的
?行为习惯,为我们的出行带来真正的便捷和方便。
?
?
板书
设计
自行车局部写生
线条:疏密 交错 穿插
线条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