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2.理解噪声的两种定义,明白乐音也可能成为噪声
3.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增强环保意识
4.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减弱噪声的思路
二、教学重点
1.噪声的理解
2.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三、教学难点
1.噪声的理解
2.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四、教具
无
五、教学教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引入:在21世纪,我们越来越关注环保的问题,汽车的鸣笛声,马路边嘈杂的交通噪声,建筑工地的大型机械的轰鸣声,以及工厂机器运转摩擦都会发出很多、很大的声音,他们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声音过大不但对我们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干扰,甚至成为了一种污染,我们称为噪声污染,并将它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一起称为21世纪的四大污染。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关于噪声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噪声。
(二)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定义
情景1:一段优美的音乐; 情景2:三洋洗衣机声音;
情景3:早读学生的读书声; 情景4:刮玻璃的声音。
问题1:我们可以如何将上面4个声音进行分类?情景1和3听起来比较优美,我们称为乐音。而情景2和4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很刺耳,我们称为噪声。
问题2:大家观察刮玻璃的声音的波形图,和前面钢琴、长笛的声音进行对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而乐音是规则振动产生的。
问题3:清晨,楼下的老太太老大爷伴随着优美的“小苹果”乐曲翩翩起舞,“小苹果”的声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乐音还是噪声?
问题4:如果我们正在睡觉,“小苹果”声音对我们来说是噪声还是乐音?老师在讲课,大家都在用心的听讲,有同学在讲话,是乐音还是噪声?
得出结论:
(1)物理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声;
(2)环保: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强调:
(1)一切声音都有可能成为噪声;(2)噪声不一定响度大。
(三)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引入:在物理学中,用分贝(dB)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
1.几个特殊的分贝值:0dB,30-40dB 、50dB 、70dB、90dB。
2.危害:
(1)心理: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休息
比如:二战时德国用噪声逼口供
(2)生理: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休克、死亡
比如: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实验,80名志愿者中28人当场死亡。
(3)物理:超成巨大破坏
比如:一架飞机以1100Km/h,在60低空飞行,下面的楼房全倒塌了。
过渡:噪声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甚至伤害。因此,我们就要注意控制噪声,使它的伤害降到最小。
(四)噪声的控制
引入:要控制噪声,首先我们就得弄清楚噪声是怎么来的,噪声和所有声音一样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也是通过介质传播进入人的耳朵。(重要考点)
声源振动 介质传播 鼓膜振动
防止声音产生 阻断声音的传播 防止声音进入人耳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例题:
(1)课本P27插图;(2)市区禁止鸣笛;(3)植树造林;(4)保持安静;(5)防噪声门窗;(6)无声手枪;(7)工厂远离市区;(8)噪声监测器。
噪声的利用:
(1)除草;(2)制冷;(3)发电;(4)除尘;(5)克敌。
六、板书设计
§2.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一、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声
2.环保: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单位:分贝,dB
二、噪声的控制
声源振动 介质传播 鼓膜振动
防止声音产生 阻断声音的传播 防止声音进入人耳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