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第3节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学习目标1.会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人类开始研究物体运动起,速度就成为人们测量的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包括天体运动等),那如何来测量它们的运动速度呢?议一议: 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20cm、30cm和40cm所用的时间?把数据填入下表中0.020.020.020.02510152005555s/cmt/s40302010048121620通过以上实验可总结出气泡运动的规律:
气泡在上升了一段路程后,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正比,运动速度可以看作是不变的.1.定义: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线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特点: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任意相等的路程内所需的时间是相等的.即:(1)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
(2)运动的路线是直线.有些情况可以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自动扶梯3.路程—时间图象( s – t 图像)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大小是定值,与路程、时间____关.无v-t图像v-s图像t/sv/m·s-10甲乙s/mv/m·s-10甲乙ots甲乙A例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 )
A、v甲 > v乙 B、v甲 < v乙
C、v甲 = v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速度改变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2.特点:1.定义:我们用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时间)内运动的快慢.t/s总时间是指从出发到结束所用的时间,中途不管你做了什么事,一律计入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反映的是某段路程(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这个平均速度值等效,而这个平均速度不一定与其他路程(时间)段运动的快慢等效,所以在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
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分析:例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前50m平均速度:后50m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全程时间: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7 s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公式单位变速直线运动
的平均速度概念公式单位运动的速度1.甲、乙两同学沿平面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 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D2.小华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
(1)小华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少?
(2)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AB3.下列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匀速”或“变速”)运动.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变速1.9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与时间图像(s-t图),你从该图像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答:(1)整个过程小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2)小车前2s内的速度为1m/s
(3)小车在7s内通过的路程是6m
(4)小车在第2—5s内处于静止状态
(5)小车在7s内的平均速度为0.8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