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液体内部的压强 同步练习(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液体内部的压强 同步练习(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6 07: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2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第二章 压力 压强 科学版 八年级上答案显示习题链接CABBC低;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改变其橡皮膜的朝向压强计;漏气;增大;液体密度B见习题连通器;茶壶(合理即可)BB答案显示习题链接A橡皮膜向下凸出;橡皮膜向上凹进;乙装置更合适,因为乙装置的现象明显,且可观察到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1)形状 (2)左;液体深度 (3)左;液体密度(1)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2)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液柱的升高而增大 (3)换不同密度的液体重复实验1.关于液体压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液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C.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都有关
D.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体积有关C2.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将液体看成一筐苹果,再将其中一个苹果当成自己,自己的感受是越在下层感到挤压越厉害。根据这种感受,提出液体压强规律的对应假设是(  )
A.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C.液体压强随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液体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A3.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的是(  )
A.不同液体中相同深度处的压强不同
B.同种液体中不同深度处的压强不同
C.同种液体中相同深度处的压强相同
D.不同液体中不同深度处的压强不同B4.某中学的一幢五层楼房,各楼层的自来水都是由楼顶的水箱供水的。把二楼和五楼的水龙头拧开同样大小,发现二楼出水湍急,五楼缓和,这是因为(  )
A.二楼管内水浅,五楼管内水深
B.二楼水的压强大,五楼水的压强小
C.二楼水的重力大,五楼水的重力小
D.二楼水的压力小,五楼水的压力大B5.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如图所示)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液体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C6.如图所示,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且液面相平,a、b、c、d是液面下的各点,已知a点与c点深度相同,b点与d点深度相同,则下列有关四点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的判断肯定成立的是(  )
A.pa>pb B.pb>pc
C.pc>pd D.pd>paB7.压强计的结构如图所示,在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可观察到压强计U形管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________。在探究同一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低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改变其橡皮膜的朝向8.如图甲所示,该实验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压强计漏气图乙和图丙是将该装置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的情况,比较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图丙和图丁,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增大液体密度9.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黏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
———————————————。
(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10.洗手池下面的排水管U形“反水弯”是一个________,请你再举一个与此原理相同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连通器茶壶(合理即可)11.如图为某玻璃容器的纵切面图,往该容器中匀速注水。下列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B12.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瓶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C.pA=pB;FAFBB13.如图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c>pbA14.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橡皮膜向下凸出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他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甲、乙装置中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橡皮膜向上凹进乙装置更合适,因为乙装置的现象明显,且可观察到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15.为了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
(1)当橡皮膜两侧所受的压强不同时,橡皮膜的______发生改变。形状 (2)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不同的水,且左侧水面较低,会看到橡皮膜向________(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
(3)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________(填“左”或“右”)侧凸出,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有关。左液体深度 左液体密度1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已知:①a、b两点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②a点压强等于a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左管内气压p1之和;③b点压强等于b点上方液柱压强与右管内气压p2之和;④液体1和液体2密度不同。该小组同学先关闭K2、打开K和K1,用抽气机抽气,进行多次实验。再关闭K1、打开K和K2,重复上述操作。具体数据记录如下表:(1)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所测得的数据,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比较第四、第五、第六三次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关系时,为了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该小组同学还应如何继续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不需写具体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内部压强随液柱的升高而增大换不同密度的液体重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