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复式折线统计图表格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3复式折线统计图表格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7-08 21:5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时
1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在读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的过程中,了解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意识,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
难点
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体会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难点:学会在有横轴、纵轴的方格图上用折线表示相应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教学过程: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创设情景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到现在,共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下面是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表。
(1)投影出示统计表。
师:表中数据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投影出示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和五次人口普查男女人数统计图。
二、探究体验
引导学生自学。
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1、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从两幅图中分别了解到哪些?
2、我国男女人数的差距有什么变化?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预测一下,到2010年我国人口大概是多少?
师巡视。
师指图强调重点:我们看表示男性人口这条线坡度较大,所以男性人口增加幅度大。
(二)引导学生总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练习试画。
引导学生完成书中男、女身高与平均体重统计表。
(1)明确图例的意义。
引导学生连线。
重点强调:看清图例。实线和虚线各表示什么?
(2)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师强调:在同一身高分别找到男性、女性平均体重的对应点,再顺次将男性、女性平均体重的对应点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3)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解决问题。
师:预测一下:身高175厘米的男性平均体重大概是多少?
三、实践应用。
引导学生完成书中113页习题。
边巡视边强调出现的问题。
组织交流订正
四、全课小结。
充分让学生来表达。
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
学生可能回答
1、相同点:都是折线统计图。
不同点:第一幅图中只有一条折线统计图。
第二幅中有两条折线,分别表示五次人口普查男、女人数的变化情况。即在一幅统计图中
表示了两组数据,并且有图例 。
学生可能会说。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男、女人数的差距越来越大。男性人口增加幅度比女性人口增加的幅度大。
从这我想到男、女人口已经出现比例失调,这是重男轻女的恶习产生的后果。
学生可能会说:以1990年到2000年为例,十年间我国人口从11.34亿增加到12.66亿,啬 了1.32亿,即我国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按此增加速度推算,到2010年我国人口大概是14亿。
学生可能会说:
1、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两条折线分别代表什么内容,还要在图的右上方画出图例。
2、复式统计图;在计量过程中存在两组数据,又需要在一幅统计图中表示这两组数据,就要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折线来表示不同数量的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特点:可以方便地分析两组数量的变化情况,便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可能会说:虚线表示女生身高对应身高的体重,实线表示男生对应身高的体重。
学生连线。
学生可能会说:身高173厘米的男性平均体重比身高153厘米的男性平均体重多62.8—48.3=14.5(厘米)即身高每增加1厘米体重约增加14.5÷(173—153)=0.725(千克),从而推测出175厘米的男性平均体重大概是64.25千克。
学生试画。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如果学生回答得不准确,教师引导学生看统计图1,先明确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可根据近几年或近几十年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变化量计算出我国人口每年发生的变化,然后根据它来推算2010年我国的人口大概是多少。




复式折线统计图 不仅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