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具分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最基本的方法。物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新的物质还在不断地被发现或制造出来,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一种一种的去研究,就用到了分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分类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后,进一步学习对物体的分类这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的对象不局限于文具,还包括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引导学生认识分类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学情分析
对于分类,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如对人群的分类、商场中商品的分类、图书的分类等等,但是,对于什么是分类、怎样确定标准分类却没有理性的认识。因此,在学生接触科学课之初,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认识分类及分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标准对文具进行分类;能把探究中学得的分类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对事物进行分类。
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知道给事物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具的分类,初步掌握分类的概念和分类的方法,认识到分类的意义。
评价任务
1.能用不同标准对文具进行分类。
2.知道给事物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
教学准备
1.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调查文具是怎样分类摆放的,并做好记录。
2.自己的文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用图片展示两个文具店的情境:一个井井有条,一个杂乱无章。
提出问题:老师的笔坏掉了,请大家帮忙推荐一家店,说说你的推荐理由。(学生回答。)
2.看来分类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好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分类的奥秘!(板书课题:给文具分类)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文具店里的分类。
1.谈话:课前我们对学校周围的文具店进行了调查,同学们收集了好多的相关信息。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你们的调查情况。
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2.通过课前的调查,你有什么发现?能不能具体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所有铅笔放在一起,不同花色的文具盒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笔袋和文具盒靠得很近等。)
3.小结:同学们调查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特别多,而且很有价值。这节课你想不想也当一回商店的老板,也来给文具分分类呢?
活动二:给文具分类。
1.自由分类。
(1)谈话:下面请各小组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让我们看看能用几种方法分?看看哪个小组分类的方法最多?
(2)学生动手分类,填写如下表格,教师巡回指导。
文具分类记录表
分类种数
分类标准
具体类别
所属文具
好处
1
2
3
2.汇报交流:师会问:“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用了多少种方法?”“还有哪些分法?”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
3.方法梳理:并让学生明白分类时要确定一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教师边说边板书:确定标准)
4.总结提升:刚才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给文具进行了分类,谁能说一说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自由活动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分类?这样有什么好处?(结合课本图片:图书馆里的图书,商场里的服装,超市里的商品,药店里的药品……)
2.利用所学,解决问题。
师:分类这种科学方法你学会了吗?刚才大家当小老板非常开心,也该轮到老师来当老板了,你们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好吗?请将大屏幕上的商品分类摆放在货架上。
(请看大屏幕)商品:冰箱、饼干、电视、钢笔、果冻、肥皂、练习本、毛衣、洗衣服、铅笔、海苔、马甲、牙刷、裙子、糖果、空调、文具盒、洗发水、洗衣机、橡皮、裤子、微波炉、牙膏、巧克力、帽子
货架
商品类别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四、拓展活动
1.生活中的分类太多了。假如生活中没有分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试着给家中的一些物品分分类?(吸引学生将分类用到家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课后调查了解,它们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那样分?
板书设计
给文具分类
确定标准
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交流调查结果,接下来让同学们拿出文具盒自己对文具进行分类,但只是引导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分类,所以教师要督促学生课前一定要做好文具店分类的调查活动。为增强生活性,教师可以提前去超市拍一些文具照片,然后让学生去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