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测试卷
知识要点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发现了距今约 年的原始聚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 ,主要种植粮食 。他们居住在 的圆形房子里,能制造色彩艳丽的 。
2.假如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猫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3.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 )
A.木器 B.骨器 C.铁器 D.陶器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参观某一古人类遗址时写下的诗句:“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1)根据材料中诗歌的内容猜测,这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2)你能举出“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的一个彩陶文物代表吗?
(3)“农耕既普及”所描绘的原始居民种植的是什么农作物?
(4)郭沫若参观此遗址后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知识要点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5.距今约 年的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代表了我国 流域原始农耕文明。他们种植 ,住着 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6.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图1 图2
(1)图1、图2所示分别是那个原始居民的房屋?
(2)这两种房屋各有什么特点?
知识要点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8.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和玉米 D.水稻和粟
9.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衣耕经济的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10.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不同 B.使用的工具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 D.思想意识不同
11.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B.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C.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聚落和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农具名),教民农作。
——《白虎通》
(1)神农为什么要“教民农作”?(可直接摘抄原文)
(2)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什么历史现象?
(3)列举出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典型古人类以及他们种植的农作物。
参考答案
1.6000 磨制石器 粟 半地穴式 彩陶
2.B 3.D
4.(1)半坡原始居民。 (2)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3)粟。 (4)没有文字记载。
5.7000 长江 水稻 干栏式
6.D
7.(1)图1是半坡人居住的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2是河姆渡人居住的的干栏式房屋。
(2)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冬暖夏凉,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可以防止虫蛇的袭扰,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8.D 9.C 10.A 11.B
12.(1)人民多,禽兽不足。
(2)原始农业的出现。
(3)长江流域:河姆渡人,水稻。黄河流域:半坡人,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