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件(29张ppt)+教案+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课件(29张ppt)+教案+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7-09 20:56:33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并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实验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原电池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原理。
②通过化学史实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原电池的发明、发展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态度。
②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反应原理、构成及应用。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学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二、教学过程
【知识回归】
【多媒体】展示视频“手机没电以后”(橙子电池给手机充电视频)。
【学生活动】自己组装番茄原电池,体验原电池产生电流的过程。
【教师引导】引入本课内容,展示教学目标
【教师展示】多媒体展示第一组实验探究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问题
任务一: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或解释

?
?

?
?

?
?
【教师讲解点拨】1、讲解原电池的发现历史,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
2、给予提示:四点提示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问题1:原电池的定义是什么?
问题2:铜锌原电池原理:
①Zn片做什么极,发生什么反应,电极反应式是什么?
②Cu片做什么极,发生什么反应,电极反应式是什么?
③写出电池反应总方程式。
④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是怎样的?
⑤溶液中有哪些离子?阴、阳离子移离子的移动方向分别是怎样的?
【指定展示】指定同学到黑板展示学案要求内容
【学生点评】指定小组派出代表到黑板前点评讲解原电池原理
【点评提升】教师点评,点拨讲解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总结推理能力,由实验获得理论知识,获取探究的乐趣。
(本部分内容学生课前进行了自学,课上又通过实验验证和小组讨论,因此相信学生能基本讲解清楚)。
【教师展示】动画展示,加深理解
【练习】巩固训练,并回扣西红柿电池
【过渡,埋下伏笔】那可不可以把Cu换成别的材料?比如:石墨?金属Mg?
实验探究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教师展示】探究的内容及要求
【学生探究】尽可能多的设计原电池,并确认是否成功,思考原因
实验探究一:电极材料的探究
实验装置
画出改造后的装置 (至少画出2组)  
能否构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条件一

实验探究二:溶液的探究
实验装置
    画出改造后的装置   
能否构成原电池
?
构成原电池条件二
?
实验探究三:反应原理的探究
实验装置
画出改造后的装置   
能否构成原电池

构成原电池条件三
?
【提问学生】做出哪些设计,是否成功,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活动】请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画出它的装置图。”学生画图(同学到黑板画)。
小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跟踪练习】练习2
【设问】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还有没有别的方式?
【学生】整理回答
【学生总结】总结收获,形成知识体系
【教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进一步明确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为我们以后研究更加复杂的电池做更好的准备
【学生活动】整理提升。
【当堂检测】1、大部分学生独立完成。2、指定学生到黑板完成指定题目。
【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学习,认真整理完善学案,二次上交。
2、完成课后习题
课件29张PPT。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手机没电以后,
牛人怎样解决?模仿视频,尝试组装一个西红柿电池【学习目标】
1.熟悉能源的分类、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
2.掌握原电池的原理,学会判断原电池正负极。
3.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熟知原电池的应用。
【学习重点】
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习难点】
写出简单的电极反应及电池反应方程式。锌片上有气泡产生并不断溶解Zn+2H+ = Zn2++H2↑铜片上无气泡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铜片(锌片)上有气泡,并产生电流?实验探究一要求:观察现象,思考并解释现象 1799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伏特,在一次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上述实验现象。这个实验现象与人们当时的认识是矛盾的。很多人对它并不重视。但是伏特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偶然发现。于是他深入研究了这个现象,最终得出了科学真理 一个偶然发现改变了一个时代科学发展的轨迹!偶然性中蕴藏着真理的必然性。
记住伏特的故事,也许会对我们将来发现科学真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提示:1, 实验(1)和(2)对实验(3)有什么启发
2,实验(3)产生的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离子转化而成的?
3, Zn+2H+ = Zn2++H2↑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4,电子的定向移动就会形成电流
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合作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哪个电极做正极?哪个电极做负极?
写出电极反应,电池反应方程式。
2.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电流的流向?
3.溶液中有哪些离子?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电子: Zn流向Cu, 电流: Cu流向 Zn。Zn2+、H+、SO42-等,
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Znee铜片
正极锌片
负极[尝试练习]
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少
D.电子从铜片流向锌片C思考:
电极材料Cu参与反应了? 那可不可以把Cu换成别的材料?实验探究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利用给定的仪器和试剂,尽可能多的设计原电池,并确认是否成功:
药品:稀H2SO4,蔗糖溶液,铜片,碳棒,锌片(2片)。
仪器:烧杯(或水槽),导线,灵敏电流表等。
(可以)(不可以)(不可以)说出你的设计:(不可以)电路的探究(不可以)形成条件二:活泼性不同且能导电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氧化反应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等,一般不参与反应。形成条件三:需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
提供阴、阳离子 导电
对于简单电池:阳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形成条件四:形成闭合回路。形成条件一: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构成原电池的必要前提实验探究(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尝试练习】
下列可构成原电池的是 (  )B 格林太太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金子的,是他富贵的象征。一颗是铜的,是在一次车祸后留下的。可奇怪的是,自从那次车祸后。格林太太时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头痛,隐隐约约连绵不绝,使她日夜坐卧不宁。几次去医院检查也没有结果。
《两颗假牙》 一天,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到格林太太家做客。格林太太无意中谈到了自己的烦恼。这位化学家听了以后。说:我想我可以治好您的病、、、、、、 同学们,你知道格林太太的病因在哪里吗?怎么帮她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火电站工作原理示意图思考:火力发电中,能量是怎样进行转化的?化学能
(煤)热能机械能电能燃烧蒸汽发电机(蒸汽轮机)火力发电缺点:
1、能量利用率低2、污染大我国发电总量构成图2001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2013年我国发电总量构成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开发使用清洁能源。锂电池干电池叠


池钮


池生活中常见的电池用于汽车的燃料电池 一节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一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垃圾分类,电池回收,环境保护,从你我做起!化




能间接:直接:装置原电池概
念构成条件工作原理知识建构1.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石墨棒,一为铁片。若电流
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以
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D.b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当堂训练】
2.如右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
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
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D3.指出下列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如果属于,指出正负极。(其中ABCD中的溶液为H2SO4,E中的为NaOH)√×+-√√√---+++4.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X>Z>Y
C.Y>X>Z D.Y>Z>XCC谢谢大家评测练习:
[尝试练习]1.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少 D.电子从铜片流向锌片
[尝试练习] 2.下列可构成原电池的是 (  )
[当堂训练]:
1.如图所示,两电极一为石墨棒,一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C.a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
D.b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2.如右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
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
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
A.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
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
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
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
3.指出下列哪些装置属于原电池,如果属于,指出正负极。(其中ABCD中的溶液为H2SO4,E中的为NaOH)
3.请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设计一个原电池,画
E
4.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X>Z>Y
C.Y>X>Z D.Y>Z>X
5.请根据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写出正负
极电极反应式及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