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会判断原电池的电极,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讨论与交流等技能及科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技巧与意识;让学生感到化学与我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悟科学研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原电池构成条件。
设计思路:?首先以多媒体视频展示中国新能源的发展创设情境,介绍热电厂发电原理,引领学生明确能量转化;其次利用趣味实验--西红柿发电,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再次通过学生实验--锌铜原电池中的实验现象的分析和问题讨论,展开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索,进而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构成原电池需要的条件,突破本节教学上的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并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从实验出发,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讨论、类比分析,从而归纳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两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以疑激思,揭示新知(5分钟)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视频:中国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飞速发展,结合热电厂的发电过程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能量的转化的必要性
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蕴含的化学信息,体会化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化学的价值。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新知
1.探究实验一:原电池的概念(10分钟)
教学
环节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探究实验一
多媒体展示探究实验一的内容:西红柿会发电,并提出问题:实验中电流表的指针有没有发生偏转?说明了什么?
1.按所给仪器和图示,分组组装实验仪器,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
2.分组讨论并展示: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电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总结原电池的概念: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通过本组实验意在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并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切实感受能量的变化,培养学生表达及总结的能力。
2.探究实验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0分钟)
教学
环节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二
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二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两组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
在第二组实验中铜片上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原因是什么?
第二组实验中锌片上也能观察到气泡的原因?
4.按所给仪器和图示,分组组装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讨论。
5.分组讨论并展示:第二组实验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产生电流。铜片上产生氢气,说明过程中有电子的转移。
6.总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通过本组实验意在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将抽象问题简单化,利用实验切身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自我理解和归纳总结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探究实验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0分钟)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三
分组进行三个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7.按所给仪器和图示,分组组装实验仪器,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
8.分组讨论并展示:
1、2组: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
3、4组:电解质溶液
5、6组:形成闭合回路
9.总结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要闭合。
学生通过分组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对比分析、互相讨论从而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引导小结,解惑答疑,优化新知,提升学科素养(7分钟)
教学
环节
教学程序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
小结
通过向学生提问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分析总结。
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养成学习 --总结--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惑
答疑
回顾课堂存在的两个问题
学生自我展示
利用本节课知识解决探究过程中存在的疑惑,让学生再次体会科学探究的成就感,提高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
小文章阅读
展示原电池的告白
学生阅读
通过阅读,了解原电池的应用和科学发展前景,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科素养。
五 板书设计
板
书
设
计
一、原电池1、原电池的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原电池的原理
负极: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正极:2H+ + 2e- = H2↑(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式:Zn + 2H+ = Zn2+ + H2↑
3、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2)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
(3)两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测评练习
1.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次能源
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D.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2.现有M、N、P、E四种金属,已知: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P>M>N>E B.E>N>M>P C.P>N>M>E D.E>P>M>N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在铜锌原电池中(如下图),以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锌为_____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为___ __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反应:
课件23张PPT。化学能与电能太阳能核能海洋能风能化
学
能电
能机
械
能热
能直接转化蒸汽热电厂发电发电机煤燃烧
学习目标1、以锌铜原电池为例,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利用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趣味实验 观察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能量转化西红柿会发电锌片 铜片 灵敏电流计 西红柿 导线将各仪器如图连接(时间2min)一,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实 验 探 究 在容器中加入约1/2容积的稀硫酸,按下列要求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时间4min)现象思考①电流计指针偏转
②锌片逐渐溶解
③铜片表面有气泡①指针偏转说明了什么?
②锌片还是铜片参加反应?③铜片表面气泡如何产生?
①锌片表面有气泡并逐渐溶解
②铜片表面无气泡Zn+2H+=Zn2++H2↑Cu不与稀H2SO4反应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Zn)失去的电子从锌极流出流入铜极经外电路Zn2+H+SO42-过 程 分 析注意: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四个流向D
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SO42-逐渐移向正极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实验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试剂,按如图所示完成各组实验,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情况,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时间3min)(1)(2)(3)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两电极都接触电解质溶液(3)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两极一液要闭合三,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构成了原电池?若是,请指出正负极;若不是,请说明理由。⑤2、某原电池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正确的组成是 ( )C1、原电池的定义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四,课堂小结1、用所学原电池的知识,解释“西红柿会发电”的原因(西红柿含柠檬酸)现学现卖2、在锌铜原电池中,锌片表面产生气体的原因(锌片不纯,含铅、铜、锡、碳等导电性物质)来自原电池的告白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原电池一族的族长,非常高兴更非常荣幸与大家相遇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相识在这个充满活力、积极热情的课堂。相信第一次见面,我们就给各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于我们原电池的构成各工作原理有了直观深刻的认识。实际上原电池种类繁多,总体来说分为一次电池和充电电池两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国防工业、通信、照明和医疗等部门,并成为日常生活中收音机、录音机、照相机、计算器、电子表、玩具、助听器等常用电器的电源。
人无完人,我们亦是如此。各类电池优点与缺点并存。同学们,你们是有志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你们一定要全面、客观、科学的认知我们,帮助我们保持优点,改正缺点,让我们越来越完美。希望你们能够刻苦学习,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科技创新,让越来越多的新成员加入我们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共同努力为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拜托!
请记住,明天我们有一个美丽的约会,期待我们美好的邂逅!
祝愿同学们健康快乐、学业有成!
人类的好朋友: 小原
2019.3.13 谢 谢 今 天 多 一 份 拼 搏
明 天 多 几 份 欢 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