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2创造宣言(同步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5.20.2创造宣言(同步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7-09 11:20:44

文档简介

1.下列词语中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懒惰(duò) 不朽(xiǔ) 中伤(zhōng)
B.遁词(dùn) 繁殖(zhí) 卦辞(guà)
C.鲁钝(dùn) 灌溉(gài) 玄奘(zhuàng)
D.懦夫(nuò) 豢养(juàn) 雕刻(diāo)
(A 考点:正确认读生字 解析:A项“中”应读zhòng,C项“奘”应读zàng,D项“豢”应读huàn。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懒惰者对勇于创造的人对自己的指责颇有遁词。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一部电影必须有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节抓得好,处理得好,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D. 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A 考点:正确修改病句 解析:“遁词”指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这里应为“微词”。)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细看这女孩,不过十五、六岁,眉清目秀,白皙的脸上带着一丝羞涩。
B.他终于攀登到绝顶,饱览了石笋峰、百步云梯、天都峰……等奇观。
C.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
D.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D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 解析:A项“十五、六岁”为约数,应删去顿号;B项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可删去省略号;C项句号应该在后引号里面。)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教育水平提高了,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③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④科学技术实力和国家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⑤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④③⑤①② B.②④①⑤③ C.①③②④⑤ D.③①⑤②④
(D 考点:正确梳理内容 解析:③句与①句之间是因果关系,⑤句针对①句进一步说明创新的关键因素,②句与④句紧承“教育”说明其重要性。)
下列事例中没有创造性思想的一项是(  )
A.亚历山大用剑劈开高尔丁死结。
B.经常问离奇的问题。
C.家乡通火车后。毛毛看到铁路,认为铁路不过是火车和铁轨。
D.建筑师依据人们踩出的小道铺设人行道。
(C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析:前文“自去一边”用得准确精当并且传神,形象地传达出杨志已是脱离了集体,成了孤家寡人的信息。由此推出杨志任务失败已是势不可挽。)
6.《创造宣言》这篇驳论文运用的主要写法是( )
A.先破后立??
B.先立后破
C.边破边立
D.先破后立再破
(A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析:先提出中心论点:人类离不开创造。接着作者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最后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号召我们献身创造。)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塑相 六贤祠?? 哑口无言
B.金刚 无字碑 走头无路
C.卦辞 矛草房 陷入绝境
D.封锁 安魂曲 接二连三
(A 考点:正确认读生字 解析:A.“相”应写作“像”;B.“头”应写作“投”;“矛”应写作“茅”。)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管什么时候,人都不可以自暴自弃。
B.这副对联挂在这气派的厅堂,真是画龙点睛。
C.以他的个性,事情未到山穷水尽时,他绝不会罢休的。
D.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最后落得个众叛亲离、一败涂地的下场。
(B 考点:正确使用成语 解析:B“画龙点睛”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选出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1)有人说,环境太 了,不能创造
(2)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 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3)你不能 你的责任。只是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
A.平庸 鲁钝 放任
B.平凡 鲁莽 放弃
C.放弃 鲁莽 放任
D.平凡 鲁钝 放弃
(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能否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是中考取得满意成绩的前提
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持续走低,国内参考的原油变化率持续下滑。
C.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D.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大约已经有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
(B 解析:A 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可删除“能否” C 语序不当,将“有效的”移至“方法”前面; D语义重复,删掉“大约”或者“左右的”。 )
课件20张PPT。[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811010201R910520DH
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
丁叮 创造宣言学习目标研读文本内容 品味文章语言探究写作特色研读文本内容 壹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驳论文,那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议论话题的?研读1—3段 用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话题,
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以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
的话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研读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2~4段)教育家:“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宗教家造神
艺术家造石像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正反论证研读5—11段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又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太无能 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八大山人 飞帝亚斯 米开朗基罗 《易经》 《正气歌》 《国际歌》  雷塞布 莫扎特  爱迪生 帕斯加尔  曾参  惠能玄奘 哥伦布 莫扎特 歌德 古语 借 口反驳论据外部
环境主


素举例论证本部分采用的论证方法:例证法第三部分(第5~11段)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11段)研读5—11段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研读11段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品味文章语言 贰(1)“有人说……不能创造”(5/6/8/9/10段)五个排比句。
   
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第6段)
   
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第10段)
   
强调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品味语言——排比(4)10.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
  
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11.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6)1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16.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出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强调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品味语言——排比品味语言——比喻10.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探究写作特色叁1.举例论证,说服力强写法探究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服力极强。在举例论证时,事例取自古今中外,涉及美术、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各个领域,例证富有典型性,在驳斥每个错误观点时,都用了两个以上的事例,证据充分。如,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等。2.破立结合,论证有力写法探究开头由造神、造石像、造爱人三种现象引出论点:我们的教育应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号召师生共同创造,就要破除种种“不能创造”的理由,自然引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的结论;最后对创造之神的呼唤,表达出献身于创造的强烈愿望。归纳总结本文作者用生动的事例,主要论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文章的主旨是号召师生共同献身于创造,处处、天天、人人都要创造,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以达到教育的最大成功。研读文本内容
品味文章语言
学习小结探究文章写作特色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