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2.1生物与非生物(同步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2.1生物与非生物(同步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8:07:42

文档简介

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的特征 ( )
A.能生长和繁殖 B.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C.会呼吸和排泄 D.能运动
2、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是因为生物能 ( )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3、猪笼草是一种常绿半灌木,长有奇特的捕虫叶,能捕获小虫,但把它归为植物,其依据是 ( )
A.它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它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C.它不能自由运动 D.它是绿色的
4、小豆豆在学习《生物与非生物》时,对蜗牛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与同伴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蜗牛的各处环境和蜗牛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地点
蜗牛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1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1
干草地中
2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5、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
A、能否运动 B、营养方式不同 C、是否绿色 D、能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6、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说明了生物能( )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7、下列最适于蚯蚓生活的环境是(   )
A、潮湿松软的土壤  B、干旱疏松的土壤 C、北方冰冻的土壤 D、潮湿板结的土壤
8、在蜗牛的前面放点糖水,蜗牛会爬向糖水,这说明蜗牛具有(   )
A、扑食性   B、遗传性    C、应激性   D、适应性
9、为了更仔细地观察生物,往往要借助不同的工具。能让我们更方便、更仔细地观察蜗牛的工具是(   )
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镜   D、反光镜
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非生物不能生长
C.生物能繁殖后代,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非生物不呼吸
答案:1--5 DCBBB 6--10 BACAA
课件18张PPT。主讲人:杨 娟 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504010202Z710201YJ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浙教版《科学》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生物与非生物学习目标1.识别生物与非生物,知道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描述蜗牛的形态与生活习性生物非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植物和动物的区别需要 不需要 不能能有没有不能能两界说:动物、植物
三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
五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 [猜谜语]
名字叫做牛,
不会拉犁头;
说我力气小,
背着房子走。壳带眼睛的触角下触角带有锯齿形
状舌的嘴足粘液
性的
皮肤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内,蜗牛喜欢群居。蜗牛的生活环境蜗牛的食物主要吃植物(包括农作物)的茎、叶,也吃枯枝落叶。 可四处寻找食物,交配繁衍后代,寻找合适的生活环境等。1、蜗牛爬行时会在地面上留下痕迹吗?
会。蜗牛用腹足爬行,爬行时会分泌粘液。2、蜗牛为何要四处爬行?你还知道有关蜗牛的什么呢 1)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观察蜗牛将怎样?
爬向阴影部分。
2)结论:蜗牛能对光线的强弱产生反应。
3) 为何要等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才进行遮光实验?使蜗牛能爬行的自然些,减少先前的一些刺激对此实验结果的影响。蜗牛的视觉1)用铅笔头触碰蜗牛的触角:
反应明显,触角 回缩。
2)用铅笔头触碰蜗牛的足:
蜗牛快速向前运动。
3)用铅笔头触碰蜗牛的壳:
蜗牛无明显反应
结论:有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角。
4)为何要轻触?
检验出蜗牛身体各处的敏感程度,同时也避免对蜗牛造成伤害。
蜗牛的触觉蜗牛的嗅觉与味觉1)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一点米醋,蜗牛:

2)蜗牛前方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有反应,开始难受,然后两对触角
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最后调头爬走。淡糖水会尝,浓糖水爬过或转头避开。结论:有嗅觉、味觉。4.蜗牛会听吗? 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结论:蜗牛无听觉。蜗牛的感觉有: 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我们把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思考:为什么生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这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适应。■避免危险,寻找食物等。 小结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
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
慕联提醒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