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2.2.2显微镜的使用(同步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2.2.2显微镜的使用(同步课件+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8:07:27

文档简介

1、显微镜对光时应首先( )
A 转动低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 B 转动高倍物镜,使其对准通光孔
C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若处于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观察显微镜,调整时应选用( )的光圈和反光镜。
A 大光圈,平面镜 B大光圈,凹面镜 C 小光圈,平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3、显微镜对光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是( )
A白亮的 B有直射阳光的 C黑暗的 D暗灰的
4、从载物台上取下玻片标本时,旋转粗准焦螺旋的方向为( )
A 从下往上 B从右到左 C从内到外 D逆时针
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 )
A目镜15×,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10×
C目镜15×,物镜25× D 目镜10×,物镜25×
6、显微镜的物镜是45×,要观察放大了675倍的物像,应选用的目镜是( )
A 8× B 10× C 12× D 15×
7、小强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b”,则装片上写的是( )
A b B q C p D d
8、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左下方,要把物像调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A 右上方 B 左下方 C 左上方 D 右下方
9、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央出现一污点,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均不动,
则污点可能在( )
A 反光镜上 B 装片上 C 目镜上 D 物镜上
10、当发现显微镜的目镜有灰尘时,除去灰尘的正确方法是( )
A用手揩去 B 用水洗 C 用抹布擦掉 D 用擦镜纸擦拭
答案:1--5 CBADC 6--10 DBBDD
课件17张PPT。主讲人:杨 娟 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504010202Z71020201YJ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浙教版《科学》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显微镜的使用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知道各个结构的操作方法
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学会绘制显微图目镜放大物像 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物镜放大物像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转换器夹片夹镜臂镜座载物台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放玻片调节通光量光通过的孔反射光线升降镜筒调换物镜升降镜筒固定玻片提握镜身稳定镜身放大倍数放大倍 数想一想
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放大倍数是10X,物镜放大倍数是10X,那么这台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大多少倍?放大率(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目镜短,放大倍数大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1、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轻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镜臂要朝着自己。
显微镜的使用 2、对光 (1)、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转动遮光器,让一个较大的光圈(光线较暗时)对准通光孔。(3)、左眼用目镜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凹、平),直到视野出现一个明亮的圆形光线暗时,大光圈、凹面镜
光线强时,小光圈,平面镜3、放片 将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1)、眼睛从侧面看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约0.5厘米停止。(2)、 左眼看目镜,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可再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4.调焦5、观察你观察到的物像是: 放大的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相反)
继续观察:慢慢把玻片向前移,所看到的“上”的物像向 移动。
继续观察:慢慢把玻片向左移,所看到的“上”的物像向 移动。两眼睁开,左眼看目镜后右操作:
1、向左移动玻片,物像向—— 移动
2、向下移动玻片,物像向—— 移动 思考:要把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心,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右上右下方注意1: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注意2:当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变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6.显微镜复原(1)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到斜前方;
(2)将镜筒下降;
(3)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1、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节?2、慢慢移动载玻片时,可发现目镜中的物像移动方向跟载玻片的移动方向 (相同、相反),这说明显微镜中看到的确物像是原物的 (正像、倒像)。 要想让视野变暗,可用平面反光镜或小光圈
要想让视野变亮,可用凹面反光镜或大光圈
相反倒像3、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看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
讨论物镜会下降,眼睛盯住物镜,以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并且损伤物镜。
小结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使用慕联提醒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