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3.6.1地球表面的板块1(同步课件+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 3.6.1地球表面的板块1(同步课件+习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7-17 18:01:49

文档简介

1.右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由魏格纳创立的全球构造理论是( )
A.大陆漂移说 B.板块构造学说 C.海底扩张说 D.上帝创造学说
3. 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证明了( )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地质力学学说 D.板块构造学说
4.阅读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两岸轮廓能够遥相对应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游泳,主要以海豹,鱼类,企鹅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B.在北极熊这一物种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它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 到南极
C.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D.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德国地球物理学家_______在 30岁那年,意外地发现 _______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地相对应。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______________;其内容是: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的位置。
7.地磁学研究的成果发展,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_______和迪茨基于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 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提出了______________;
答案:1--5 AAABB
6,魏格纳 大西洋 大陆漂移学说 一个整体
7,赫斯 远离 海底扩张学说

课件12张PPT。主讲人:小 Y 慕 课 联 盟 课 程 开 发 中 心 www.moocun.com[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课程编号:TS1504010202Z81030601YJ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6节浙教版《科学》慕课联盟课程开发中心 www.moocun.com地球表面的板块1学习目标了解“大陆漂移说”与“海底扩张学说”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大陆漂移学说大陆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离了。证据一:南美洲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比较吻合。 一、提出问题:二、建立假设:三、获取事实和证据:四、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大陆原先是连在一起的吗?大陆原先真是连在一起的,后来才分离了。 证据二: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和非洲的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魏格纳认为: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后来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海陆分布。大陆漂移说魏格纳思考与讨论舌羊齿在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是舌羊齿植物化石广泛分布于非洲,南美,印度,澳大利亚,南极洲等大陆中,而这些大陆的气候却不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这说明什么?这些大陆原先是连在一起的,且处于温而偏凉的气候条件下,后来慢慢分开了海底扩张学说地磁学支持了陆地断裂分离的观点1960~1962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海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海底扩张学说地幔的对流造成了地壳的运动描述下大西洋形成过程。一开始,美洲和非洲大陆连在一起,后泛大陆破裂,岩浆从地幔中不断涌出,洋壳上较老的岩石被不退推向两边,导致海洋面积不断夸大,两大陆分离开来。
思考与讨论“海底扩张学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它解决了“大陆漂移说”的什么问题?支持陆地断裂分离的观点,解决了大陆漂移理论的动力来源。小结学习了“大陆漂移说”与“海底扩张学说”形成过程及相应支持的证据。亲爱的同学,课后请做一下习题测试,假如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慕联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