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19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课件19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09 14:46:03

文档简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流程设计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流程设计
课程内容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教学目标
识记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知道楚汉之争。
引导学生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通过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材分析
本课为2016年版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0课。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有三部分,包括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之争。其中,前两部分内容之间是因果关系,即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第三部分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秦朝暴政的表现。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因为秦朝的残暴统治和对人民无限制的搜刮,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尤其是秦二世统治期间,残暴程度超过了秦始皇,他与赵高相勾结,使社会更加黑暗,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
陈胜、吴广首举义旗,虽然失败了,但他们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司马迁说:“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陈胜、吴广之后,继续领导反秦斗争的是项羽和刘邦。巨鹿之战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秦的灭亡已成定局。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攻占了秦的都城咸阳,宣告强大的秦朝正式灭亡。从建立到灭亡,秦朝只走过了15?载,是我国历史上短命的封建王朝之一。
秦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王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宣告结束。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称帝,先定都洛阳,五月迁往长安,于是在秦亡之后的第五年,又出现了统一的西汉王朝。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充满对历史的好奇和兴趣,这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希望通过情景模拟、史料分析、讨论抢答、课外探究、图片竞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教学目标的达成。
初一的学生,因为阅读的有限和年龄较小的特点,又是刚刚接触历史这门新的学科,所以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和对历史名词的理解。基于这样的学情,教师需要进行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其了解历史名词、历史知识、历史事件,以及内在的联系。如:通过阅读教材、史料,观察图片、地图,观看视频等,提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学会分析、归纳材料,并培养论从史出的史观。
重点
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版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6年6月版
(3)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4)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秦汉史》?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
(5)费正清、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版
(6)班固撰、王继如主编:《汉书今注》?凤凰出版社?2013年1月版
(7)李开元著:《秦帝国的崩溃》中华书局?2007年04月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本课课题
引领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进入本课学习。
温故而知新,回顾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相关内容,导入新课。
通过设置问题:“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谁何时建立的?”展示秦始皇相关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带着问题,进入本课学习。
回顾秦朝巩固统一相关措施
设置问题:“哪些选项与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相关联?”展示选项,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一、秦的暴政(板书)
设置问题:“哪些选项与秦巩固统一措施相关联?” 展示选项,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回答问题。
秦末农民大起义背景:赋税沉重
提供相应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阅读史料并思考。
秦末农民大起义背景:徭役繁重
提供相应图片、史料,通过指导学生研读史料了解秦朝徭役的繁重。
观察图片并阅读史料,思考探究。
秦末农民大起义背景:刑法严酷
提供相应史料,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体验相结合的过程让认识到秦朝刑法的严酷。
阅读史料并思考,进一步了解“论从史出”的原则。
秦末农民大起义背景:“焚书坑儒”
设置问题:“什么是焚书坑儒?”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的方式归纳,回答问题。
概括总结秦末农民大起义背景
设置问题:“秦的统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结合所学内容,总结发言。
二、陈胜、吴广起义(板书)
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
提供相应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养成专注、细致地研读史料,寻找有效信息的习惯。
研读史料,分析思考。
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和结果
展示“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及相关史料,通过历史地图的使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
看图片,聆听讲解。
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
设置问题:“起义失败了是不是就没有意义了呢?” 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思考问题,概括并表达。
项羽、刘邦起义前赴后继,秦朝灭亡
通过成语故事“破釜沉舟”的讲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的方式讲述。
三、楚汉之争(板书)
楚汉之争的经过和结果
通过“看图片、讲典故”这一活动环节的设置,拓展学生思维。
听取史实介绍,产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通过“材料研读”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阅读材料,分组讨论,组内交流等方式。
知识拓展
通过归纳连线,激发兴趣,掌握文史知识,知识延伸。
按照要求将史事和成语归类
课堂小结
通过时间轴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及一定的知识框架。
厘清历史意义的组成部分,并加以理解、勾划。
课件19张PPT。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六王毕(灭亡),四海一(统一)。 ——杜牧《阿房宫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下列哪些选项与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相关联?试在右侧的□中画√行郡县制 □ 统一文字 □ 焚书坑儒 □ 统一货币 □ 修建长城 □ 统一度量衡 □ 开拓交通 □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试在右侧的□中画√,并说出你的理由。统一度量衡 □ 行郡县制 □ 修阿房宫 □ 焚书坑儒 □ 统一货币 □ 修建长城 □ 修骊山陵 □ 开拓交通 □ 严刑苛法 □ 强征赋税 □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赋税沉重 (秦朝)田租、口赋(人头税)、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班固《汉书·食货志》一、秦的暴政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试在右侧的□中画√,并说出你的理由。统一度量衡 □ 行郡县制 □ 修阿房宫 □ 焚书坑儒 □ 统一货币 □ 修建长城 □ 修骊山陵 □ 开拓交通 □ 严刑苛法 □ 强征赋税 □ √√√√√阿房宫遗址一、秦的暴政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始皇陵的陵冢
蜀山兀( wù,指秃山),阿房出。
——杜牧《阿房宫赋》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试在右侧的□中画√,并说出你的理由。统一度量衡 □ 行郡县制 □ 修阿房宫 □ 焚书坑儒 □ 统一货币 □ 修建长城 □ 修骊山陵 □ 开拓交通 □ 严刑苛法 □ 强征赋税 □ √√√√√√√一、秦的暴政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秦代的刑具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找出你认为与秦朝速亡有关联的措施,试在右侧的□中画√,并说出你的理由。统一度量衡 □ 行郡县制 □ 修阿房宫 □ 焚书坑儒 □ 统一货币 □ 修建长城 □ 修骊山陵 □ 开拓交通 □ 严刑苛法 □ 强征赋税 □ √√√√√√√一、秦的暴政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十批判书》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址“百家争鸣”秦二世更加残暴 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罚严酷秦的暴政“焚书坑儒”秦末农民大起义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的暴政社会矛盾激化 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二、陈胜、吴广起义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陈胜曰:“天下苦秦(秦的残暴统治)久矣……”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大泽乡起义》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二、陈胜、吴广起义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二、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派遣)侯王将相竟(终于)亡秦,由涉(陈胜,字涉)首事也。
——《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克咸阳,秦朝灭亡。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约法三章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三、楚汉之争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无颜见江东父老垓下之围乌江自刎三、楚汉之争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善用人才刚愎自用 注重收揽民心、一味依赖武力、刘邦项羽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揭竿而起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刘邦入咸阳鸿门宴垓(gāi)下之围史事成语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秦朝灭亡西汉建立①②③④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⑤请说出下列数字标识的年代所发生的重大史事: 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子羽(项羽)暴虐,汉(汉王刘邦)行功德。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