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7-09 17:05:09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 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3.通过相关图文材料,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兴衰、政治制度及经济文化成就
4.结合相关材料,了解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遗存;三皇五帝;夏商周的兴衰及政治、经济制度等
难点:原始人类分布的特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文化特征;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
【知识概览】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本课主要讲述中华文明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时期的相关内容。
原始社会从古人类出现到夏朝建立之前,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旧石器时代出现了元谋人等古人类,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像仰韶文化等。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私有制、阶级等,国家开始出现。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夏、商、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代表。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视频《人类文明的起源》,学生观看视频,思索中华大地上的古人类是如何而来的。教师结合视频导入本课。
【讲授新课】
框题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新知讲解』
概念解析:石器时代
教师提问:什么是石器时代?学生回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石器时代是一个考古学上的时间区段。第一个文明国家地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中华文明的石器时代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
教师说明: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以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后后到约2000年前,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教师出示图片,区别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打磨石器的区别,学生观察并说明区别。
『新知讲解』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教师出示PPT,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说明古人类的名称、时间、位置。学生描述古人类的生活场景
教师总结
『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原始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他们为什么选择在这些地区繁衍?)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归纳;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PPT图片“北京人头骨化石图片”,补充北京人头骨化石的相关内容:“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底在哪里?自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知所踪后,这个谜就一直在破解之中,但到现在都未能如愿。1998年,包括有“北京人”之父之称的贾兰坡院士在内,14名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发起的"世纪末大寻找"同样无果而终。
教师出示图片“北京人遗址烧过的遗物”并补充相关内容。用火是原始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火的使用是人类开始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开始。元谋人还不知道用火,北京人开始懂得利用自然火,如闪电引发的山火等。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那么,北京人用火有何作用呢?大家讨论
学生讨论并展示
教师进行总结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图片“新石器时代主要人类遗存”并让学生在图上找出新石器时代的几个重要遗存
学生展示
教师强调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在教材上找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学生展示
教师总结:文化共同特征:
1、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
2、大量使用陶器
3、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等
教师强调:分布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结合教材P3-5,概括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完成表格并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新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的社会特征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图片:早期文化遗存出土的代表性文物,体会早期文明的成就
教师出示PPT图片:姜寨遗址复原模型并介绍地点:陕西临潼
生产:新石器、原始农耕
生活:聚族定居
社会: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教师介绍: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材料引导』
教师出示PPT图片大汶口文化遗迹和良渚文化陪葬品,教师提问这两个遗址出土文物有何不同?学生回答:良渚文化陪葬品丰富,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等
教师讲解阶级产生的过程:
框题二:从部落到国家
『新知讲解』
(一)三皇五帝的传说
教师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三皇五帝的传说,并强调三皇神话色彩浓厚,五帝的内容较为具体,最后两位可能是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教师出示PPT图片:“黄帝和尧舜禹”
教师讲解黄帝、炎帝与蚩尤大战的故事,以此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的。传说中的黄帝被中华民族奉为始祖。
教师出示现代人祭祀黄帝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黄帝在中华民族中的崇高历史地位
教师提问:在尧舜禹时期,人们是如何选择部落联盟首领的呢?
教师讲解禅让制:什么是“禅让制”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舜同样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
『材料引导』
教师出示图片“竹书纪年”介绍:《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厘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出示《纪年》中有关尧舜禹的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教师提问:这段文字记载的内容表明当时是如何选择继承人的?学生回答
『新知讲解』
(二)夏朝的建立
教师出示PPT,教师讲解夏禹建立夏朝的史实。
『材料引导』
材料: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问题: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说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客观条件限制:记载内容无可靠的史料佐证
主观条件限制:史书记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人物立场、能力水平而产生不同
『合作探究』
教师提问问题: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材料引导』
材料:
《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夏朝的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夏王是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教师出示PPT图片并介绍二里头出土的遗址文物特征并介绍二里头有可能就是夏朝的遗址,但这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这有待考证。
框题三:从部落到国家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商朝疆域图片并介绍商朝建立、迁都的基本史实以及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王、尹
“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教师出示图片并介绍殷墟出土的文物及甲骨文
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图片“西周利簋”,让学生了解西周灭商的史实
西周利簋,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
释文译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
『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结合教材P6-7,梳理西周兴亡过程
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率众讨伐商朝,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于镐,史称西周。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道路以目”,召公周公“共和行政”。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合作探究』
《尚书.无逸》记载,祖甲以后的商王很腐朽,他们“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你从这条材料可以看到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自主学习』
结合教材P6-7,概括西周主要的政治制度
学生回答;分封制、宗法制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结合图片和教材,教师介绍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史实
强调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以及在分封制下形成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关系。
『材料引导』
阅读下列材料: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及特点有哪些?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学生回答:分封的主要对象及特点
教师总结: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教师出示PPT并介绍宗法制
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关系的办法。
教师结合图片介绍什么是嫡长子继承制以及大宗、小宗体系
『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图片并提问:仔细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图,谈谈你对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展示
教师总结: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新知讲解』
教师结合图片介绍商周时期的经济文化成就
重点是经济制度:井田制
『课堂总结』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拓展探究』分封制、宗法制是商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试分析这两大制度的利与弊
分封制:
利——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疆域;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弊——各诸候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必须形成诸候割据局面
宗法制:
利——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弊——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性关系,人为划分无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典题练习』完成相关练习题
课件51张PPT。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建立中外历史纲要 上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3.通过相关图文材料,了解夏商周早期国家的兴衰、政治制度及经济文化成就。
4.结合相关材料,了解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知识概览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本课主要讲述中华文明从原始社会到夏商周时期的相关内容。
原始社会从古人类出现到夏朝建立之前,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旧石器时代出现了元谋人等古人类,新石器时代出现了像仰韶文化等。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私有制、阶级等,国家开始出现。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夏、商、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代表。新知导入新知讲解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以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距今1万年后后到约2000年前,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概念解析:石器时代新知讲解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距今70万一20万年前距今约170万年前打制石器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学会用火合作探究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合作探究自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不知所踪后,这个谜就一直在破解之中,但到现在都未能如愿。1998年,包括有“北京人”之父之称的贾兰坡院士在内,14名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发起的"世纪末大寻找"同样无果而终。“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底在哪里?合作探究烧烤食物取暖驱吓野兽照明……北京人学会用火的作用新知讲解新石器时代主要人类遗存时间:距今约1万年
文化共同特征:
1、打磨结合方法制造石器
2、大量使用陶器
3、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等
分布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3-5,概括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母系
氏族社会共同劳动
成果共享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父系
氏族社会贫富分化
私有制
阶级分化粟(小米)水稻彩绘陶器
蛋壳黑陶精美玉器养蚕缫丝技术
精美玉器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姜寨遗址
地点:陕西临潼
生产:新石器、原始农耕
生活:聚族定居
社会:共同劳作平均分配,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姜寨遗址复原模型新知讲解聚焦“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良渚遗址: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 经考古研究,良渚古城的范围最终确定,东西长约 1700 米,南北长约 1900 米,总面积约 300 多万平方米,相当于 4 个北京紫禁城。良渚古城是在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也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文明:在中国众多璀璨的远古文化中,环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是一颗非常耀眼的明珠。
它以发达的稻作农业、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制的制陶技术、成句子的陶器符号文字资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不平等和社会分层等现象,使研究者们或者认为它正站在文明的门槛上,已看到了文明的曙光;或者认为它已进入文明社会,已形成文明古国。材料引导新知讲解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贫富分化氏族贵族下层平民早期贵族早期奴隶阶级产生新知讲解二、从部落到国家(一)三皇五帝的传说新知讲解蚩尤新知讲解中华文明脉络清,炎黄始祖奠功勋!新知讲解 什么是“禅让制”呢? “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禅让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舜同样禅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材料引导《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厘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新知讲解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二)夏朝的建立材料引导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说法。客观条件限制:记载内容无可靠的史料佐证主观条件限制:史书记载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人物立场、能力水平而产生不同合作探究 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材料引导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对夏后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
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夏朝行政管理制度:《礼记·祭义》言,“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反映夏人对官位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夏代的职官已有明显的高低等级区别。新知讲解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新知讲解三、商和西周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商王、尹
“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
“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一)商朝建立及其制度新知讲解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二)商朝的文化新知讲解新知讲解西周利簋,簋腹内底铸铭文4行33字如下: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
释文译文大意是: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第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P6-7,梳理西周兴亡过程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道路以目”,召公周公“共和行政”。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武王伐纣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率众讨伐商朝,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定都于镐,史称西周。(二)西周的兴亡合作探究《尚书.无逸》记载,祖甲以后的商王很腐朽,他们“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你从这条材料可以看到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商王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关心民众疾苦。合作探究结合教材P6-7,概括西周主要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三)西周的制度新知讲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材料引导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襃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阅读下列材料: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及特点有哪些?新知讲解 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关系的办法。新知讲解嫡长子继承制合作探究仔细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图,谈谈你对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新知讲解(四)经济文化成就土地制度:井田制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新知讲解养蚕缫丝(世界最早)课堂总结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建立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政权更替:夏-商-周主要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经济文化成就:农业、青铜器、甲骨文早期:大汶口-河姆渡遗址早期:龙山-良渚-红山文化传说时代:三皇五帝:禅让制拓展研究 分封制、宗法制是商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试分析这两大制度的利与弊。分封制:
利——使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扩大了疆域;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
弊——各诸候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离心力,必须形成诸候割据局面。拓展研究宗法制:
利——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弊——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性关系,人为划分无近尊卑,个体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典题训练1.证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最可靠证据来源是
(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文字记载
D.视听资料B典题训练2.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正如歌中唱的那样,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那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吗? ( )
A.尧
B.舜
C.禹
D.黄帝D典题训练3.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 ( )
A.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B典题训练4.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 ( )
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
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
C.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宗法等级
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