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2.1 从生活中认识
几何图形1课堂讲解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的分类
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 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包
含着形态各异的图形,如
图所示的是一组建筑物的
照片,你能找到一些熟悉
的图形吗? 千姿百态的图形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也给我
们带来了思考:这些事物包括哪些几何图形,建筑施
工时怎样拉出直的参照线?时钟的时针、分针所成的图
形是怎样的?当你走到十字路口,这两条道路给你怎样
的形象感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了解更多的
立体图形的知识.请尽快进入本节去探索吧!1知识点几何图形观察图片,思考下列问题:知1-导知1-导(1)请描述以上情境中有关物体的“形状”,并谈谈你
的感想.
(2)请用“几何图形”来描述以上各情境中的物体.知1-讲对于各种物体,如果不考虑它们的颜色、材料 和质量等,而只关注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垂直、平行、相交等),就得到几何图形.定义 例1 如图所示,在每个立体图形下面写出其名称.
知1-讲(来自《点拨》)三棱柱圆柱长方体圆锥四棱柱正方体球知1-讲(来自《点拨》)导引:常见的立体图形有柱体、锥体、球体.
柱体分为棱柱(如长方体、三棱柱等)、圆柱
两类;锥体分为棱锥、圆锥两类.总 结知1-讲(来自《点拨》)本题采用定义法识别图形:
(1)柱体的基本特征:两个底面互相平行且完全相同,
当侧面是曲面图形时是圆柱,当侧面是平面图形
时是棱柱;
(2)锥体的基本特征:一个底面一个“尖”,当侧面
是曲面图形时是圆锥,当侧面是三角形时是棱锥.图中最接近圆柱的是( )知1-练(来自《点拨》)C1关于几何研究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何只研究物体的形状
B.几何只研究物体的大小
C.几何只研究物体的位置关系
D.几何研究的内容包括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
下列所述的物体中,与球的形状类似的是( )
A.电视机 B.铅笔 C.西瓜 D.烟囱知1-练2D (来自《典中点》)3C2知识点几何图形的分类知2-导请你把下面的实物与相应的几何体用线连接起来:知2-讲例2 (1)把下图中的立体图形分类,并说明分类标准;
(2)图中③与⑥各有什么特征?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来自《点拨》)知2-讲导引:按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1)按柱体、锥体、球体分:①③⑤⑥⑦为柱体;④⑧为锥体;②为球体.
(2)③是圆柱,圆柱的上、下底面都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⑥是五棱柱,上、下底面是形状、大小相同的五边形,侧面是5个长方形,侧面的个数与底面的边数相等.
相同点:两者都有两个底面.不同点:圆柱的底面是圆,五棱柱的底面是五边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五棱柱的侧面由5个长方形组成.解:(来自《点拨》)总 结知2-讲(来自《点拨》)常见的立体图形均按柱体、锥体、球体分为三类.1把下列几何体中,与其他不同类的是( )
A.长方体 B.正方体
C.三棱柱 D.圆柱
下面几种图形是平面图形的是( )知2-练(来自《点拨》)D A (来自《典中点》)2知2-练3图中为棱柱的是( )B (来自《典中点》)知3-导3知识点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对于上面的长方体和圆柱,交流下面的问题:
(1)在长方体中,面与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
(2)在圆柱中,两个底面与侧面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线.这样的线有几条,是直的还是曲的?
(3)在长方体中,线与线交接(相交)的地方形成点.这样的点有几个?包围着几何体的是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线,
线与线相交形 成点.
点、线、面是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
知3-讲定义例3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了一个圆锥,这说明了________.(来自《点拨》)知3-讲面动成体点动成线线动成面总 结知3-讲(来自《点拨》) 本题考查图形的构成及其关系,构成图形的要素
是点、线、面,重点考查学生观察、想象、概括的能
力.一个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这个立
体图形的形状取决于两个因素:(1)平面图形的形状;
(2)旋转时所绕的轴的位置.1 如图所示的图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各能形成怎样的立体图形?知3-练解:第1个图形旋转形成圆柱,
第2个图形旋转形成圆锥,
第3个图形旋转形成球.(来自《点拨》)2 下面几何体中,全是由曲面围成的是( )
A.圆锥 B.正方体
C.圆柱 D.球
3 在球、圆锥、圆柱、棱柱中,由曲面和平面围成的是( )
A.球和圆锥 B.球和圆柱
C.圆锥和圆柱 D.圆柱和棱柱
知3-练(来自《点拨》)DC1.必做: 完成教材P64练习T1-T2,完成教
材P64-P65习题A组T1-T3,B组T1-T2
2.补充: 请完成《典中点》剩余部分习题